随着玉雕市场的不断发展,玉雕艺术要走向更加持续、健康、创新的道路,艺术评论是不可缺位的。古有魏征敢于直言敢谏,助唐有贞观繁荣之景。能听取并采纳意见和建议让更多的火花碰撞,玉雕艺术市场也如此,有时候当我们享受周围的”甜言蜜语“,也应该喝喝“苦药”。王异却是业界中鲜有敢于直言的玉雕艺术评论人,作为资深收藏家,他对玉雕艺术作品饱有鲜明的立场和收藏心得,常常给处在迷茫中的玉雕师带来一剂处方,话题一针见血,直指行业痛点。
杨相象·山和山
近期的笔记《艺术批评与对话》就玉雕行业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一些观点的看法,值得玉雕人思考。由于本文尺度较大,慎读。以下为全文:
艺术批评,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场关于作品和灵魂的对话。“对话”是两个具有同等地位的主体之间的思想博弈,视觉维度的坦白,既有同声相呼应又可各抒己见,君子可以和而不同。哈贝马斯用“交互主体性”概括了“对话”的概念。
陈军锋·五行 - 水
现在整个业态,对批评似乎三缄其口。
实际上,对于批评家与创作者对话的重视,正是因为当下的社会环境里批评与对话常态机制的缺失。人们习惯性的以为,艺术家创作作品,我们就被动的以作品论作品。就艺术批评来说,如果不能实现批评家和作者、作品之间的有效对话,那将批评转变为批评者的自说自话,或者是艺术家的自圆其说,批评家也成了传声筒和站队者,那在艺术争鸣的环境里构建有灵魂的批评是不可能的。
王一卜·谁是幻影
这样的场合甚至还比不上菜市场,在菜市场中,人声鼎沸,买卖双方可以凭借各自对物品的认识,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最终达成价值认同,这种交流是坦诚而直接的,混乱而富有活力。但在艺术领域,充满的多是肤浅、表面的赞扬,“会议始终是在和谐的谈话中进行”,“XX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等等,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表述出现在相关报道中。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同一个人更换了一种身份在继续自我表演,其本质不是“对话”而是“独白”。
在理想而富有深度的批评中,批评者与创作者之间是一种坦诚而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靠纯粹而长期的观察、关注、跟踪与思想交流实现的,它们更多是休闲和娱乐的产物,是批评家自由思想冲动的产物,缺少现实而紧迫的功利性,因而批评行为成为批评者和作者之间情感和思想交流的行为,它是精神性的,也是有创造力的。这种批评很少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
徐小丁·合唱班
这样的批评,它不是简单的对创作者的否定,是一种思考与辩论。我们的艺术领域需要思辨的艺术,思考与辩论的艺术。现在我们的作品,都去描述作品画面的表象出来的表现形式,只是满足于简单的画面感,它引不起人们的思考。
在今天的玉雕行业,这种现象存不存在,我觉得普遍存在!究其根本原因,还不在作品,而是生产作品的人!先不说他的作品如何?我觉得工作态度决定了从业初心,玉雕人进入这个行业,不是为兴趣与爱好,而是为了获得好的生活与生存,这个行业好,表面很光鲜亮丽,评个大师钱不少赚。
反观今天从业人数庞大的玉雕行业,这种现象存不存在?我觉得普遍存在!今天我所论及的批评与对话,对于这个群体,我都已经高看了这个行业的大部分人!究其根本原因,还不在“作品”,而是生产所谓“作品”的[人]!
先不说他的作品如何?我觉得人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从业初心,玉雕人进入这个行业,不是为兴趣与爱好,而是为了获得好的生活与生存,这个行业好,表面很光鲜亮丽,评个大师钱不少赚。有这些想法也没有错,人嘛,欲之本源。错在浮躁与过度自我包装。动不动就来个三岁学画十岁操刀,师出名门独创一派。
潘惊石作品
千方百计争名头、博出位,固定江湖地位,晒晒粉丝几何,没有在技艺上精益求精,学习上用心领悟,更没有心思去真正的做工,这样的生活状态与工作态度,他们的“作品”怎么可能有对话价值与批评价值。
我们常说的工匠者,精细深耕、艰苦劳作,以艺体现精神,以质求得生存,始终坚守精神家园和生存底线。手艺之下有碗饭吃,足矣。眼下的玉雕界,又有多少人踏进这个行业,以私心杂念为先、物质利益为先、名号头衔为先,贴张金箔在脸上混迹社会。
王俊懿·仙螺王
跟工匠都相去甚远,与大“家”更是毫不沾边。抄袭、模仿、粗制滥造者比比皆是,毫无廉耻之心者,构成了一大批玉雕界的乌合之众。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如果有,我们就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放置于整个工艺美术行业去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问题。也许,这也是我们的工艺美术行业,为什么只是停留在“工”与“匠”的阶段,而不是“家”的阶段。
从工到匠再到艺术家,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各个领域的建设都还不具备完整的学术、创作、自律的氛围,手艺人没有自律,艺术创作不具备自由!而且现有的批评氛围也是不健康不健全的,所以我们行业老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也是这方面的原因。今天的艺术批评领域,更需要进行自我的反省与自我批评,培养严谨自律。需要切断种种利益链,这成为当下批评界一项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