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中国书画

> 谢裕枋捐献书画举隅:瑰宝献国家

谢裕枋捐献书画举隅:瑰宝献国家

http://feicui168.com 2012-07-13 11:43:24

  陕西安康 刘勇先

  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安康县政协副主席李振滋先生联系当地各方人士和收藏家谢裕枋、祝凯、杨瑞周、顾元伯、宋云石等人将所藏书画及古玩捐献给国家,其中书画数目较大,有关单位还专门举办了一次书画文物展,让群众大饱眼福。这些书画瑰宝珍藏在安康博物馆,安康社会贤达的赤诚爱国之心也永远珍藏在这里

  谢裕枋,祖籍福建漳州龙岩。祖上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迁安康县岚河口鹿角沟租地主的土地耕种,农闲设小店铺于岚河口。谢家勤劳经营,家境逐渐富裕,又注重子弟读书,至晚清繁衍为名门望族。谢家先后出进士谢裕楷、举人谢裕栋(同治己巳科)、谢裕三(同治庚午科)、谢裕棠(同治癸酉科)等,还有贡生多人。谢裕枋的曾祖父谢鹤汀擅长书画,工笔虫鱼最佳。谢鹤汀之子谢海门亦善画,同光年间,其孙谢仁傅、谢仁涵官居显位。谢裕枋亦是名宦,他自幼深得家传,酷爱书画文物,任职期间更是广为搜求,因此家藏极富。谢裕枋还擅鉴赏,家藏多为上品。

  现将谢裕枋捐献的12幅书画作以介绍,与同好共赏。

文徵明《松阴草堂图轴》文徵明《松阴草堂图轴》

  1.明文徵明《松阴草堂图轴》

  绢本,纵98厘米,横39厘米。

  文徵明(1470~1559年),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仕宦,与吴中名士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交游,并称“吴中四才子”。54岁时由诸生被举荐为翰林待诏,居官4年辞归。名声喧赫一时,四方求诗文书画者极众。

  这件绢本《松阴草堂图轴》是文徵明64岁作品。工笔彩绘,布局自下而上,山势层层高耸,岩壑幽深,草堂掩映在巨松、翠竹、芭蕉之间,一座小木桥跨过溪流通往亭院及草堂,草堂内一位高士席地而坐。山石、树木设青绿色,房舍、树干、地面设淡赭色。神韵清雅,风骨秀逸,布势疏朗。图右上角用行书题:“草堂深覆松阴里,窗外青山崖前水。扁舟何处未归来,唯有桐花风絮飞。嘉靖甲午春仲,长洲文徵明。”下钤“文徵明印”“衡山”。甲午年是明嘉靖十三年,即公元1534年。

杨文骢《翠峰山庄图轴》杨文骢《翠峰山庄图轴》

  2.明杨文骢《翠峰山庄图轴》

  绢本,纵139厘米,横42厘米。

  杨文骢(1597~1646年),字龙友,贵州贵阳人,流寓金陵(今南京)。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举人,崇祯时官任江宁知县。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提升他任右佥都御史,与清兵隔江相峙,后兵败,走处州。时南明唐王朱聿键已自立于福州,杨乃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清兵至,不能御,退至浦城,被执,至死不降。杨文骢博古好学,好交游,有文藻,善画山水,为“画中九友”之一。他的山水画受董其昌影响,师法元四家而有所变化,画史称其画有“一种士气,人莫能到”。

  杨文骢这幅《翠峰山庄图轴》作平远景,近处为坡石高树、曲渚茅堂,远处山峦重叠,崖峰点翠,境界清旷雅逸。画法折带干笔皴,略仿倪瓒、黄公望,笔墨简秀。画幅右上角落款“杨文骢”,下钤“杨文骢印”“龙友”。从画的风貌气韵来看,为其壮年时的作品。杨文骢的传世作品稀少,故此画弥足珍贵。

高其佩《古木幽兽图轴》。高其佩《古木幽兽图轴》。

  3.清高其佩《古木幽兽图轴》

  绢本,纵139厘米,横54厘米。

  高其佩(1660~1734年),号且园,或书且道人,又号南村。先世自山东高密迁辽宁铁岭县,隶汉军镶黄(一作蓝或作白)旗,以荫官至刑部侍郎。他8岁即开始学画,遇画便临摹,积十余年装满两篓。传说他梦中得一老人指点,以手指蘸水临习,醒后以手指蘸墨作画,信手拈来,皆为妙品。从此专用指头作画,曾制印曰“画从梦得,梦自心成”。后逐渐形成“指头画派”,长久不衰。

  他的这幅绢本指画之上,树木、双鹿、山石等随意点染,不露笔痕的粗细线条,将老树的苍劲、鹿的灵动之质表现得十分出色,堪称指画佳作。画右上题识:“甲辰夏首月望前三日,铁岭高其佩指头画。”下钤“高其佩” “且道人”。甲辰年,即雍正二年(1724年)。

高其佩《云龙图轴》高其佩《云龙图轴》

  4.高其佩《云龙图轴》

  纸本,指画,纵169厘米,横91厘米。

  两条巨龙在云雾中翻腾,云气拂拂,动感极强,堪称奇绝。无款署,无印记,只是画轴题签 “高其佩云龙图”。

高其佩(寄托款)《寒山归隐图轴》高其佩(寄托款)《寒山归隐图轴》

  5.高其佩(寄托款)《寒山归隐图轴》

  纸本,指画,纵98厘米,横40厘米。

  远处淡山犹如笼罩着一层薄雾,近处山石又很坚实清晰,虚实相生,境界开阔而优美。树木凋零无叶,一派深秋、初冬景象。近处一高士立于板岩小路上,远眺山间房舍,或者对景吟唱。左上角题识:“时在乾隆十四年夏六月,铁岭高其佩指作。”下钤“且道人”“高其佩印”。右下角钤一方白文收藏印“李氏珍藏”。这幅画有两点破绽:一是画面树木枯枝萧索,明明是深秋、初冬景象,而题识中是“夏六月”;一是题识中“时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高其佩是1734年去世的,怎么他去世后15年又画了这幅《寒山归隐图轴》呢?由此两点可断定这是晚清或民国一幅寄托款指画。

袁耀《仙山楼阁图轴》。袁耀《仙山楼阁图轴》。

  6.清袁耀《仙山楼阁图轴》

  绢本,纵139厘米,横84厘米。

  袁耀,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子,一说为侄。约生于康熙后期,卒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以后。他的山水界画近乃父,比较粗放松散。

  这幅《仙山楼阁图轴》采用鸟瞰式的全景构图,结构准确,设色亮丽,层次分明。远山、楼阁、曲径、绿树以及楼阁里面的人物、香案等,如同仙界。左上角题识:“甲辰中秋邗上袁耀画。”没有钤印。甲辰为雍正二年(1724年),邗(hán)上,古称江阳、广陵,在今江苏江都县东北。

董邦达《待客登楼图轴》。董邦达《待客登楼图轴》。

  7.清董邦达《待客登楼图轴》

  设色绢本,纵136厘米,横59厘米。

  董邦达(1699~1774年),字孚存、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乾隆二年(1737年)授编修。时修《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诸书,命入内廷襄其事。官至礼部尚书。学识渊博,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论者以其与董源、董其昌并称“三董”。董邦达远师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近学“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他的山水画作品水墨疏淡,设色淡雅,用笔轻柔,文人情趣极浓。

  这幅绢本《待客登楼图轴》,远景山峦叠翠,瀑布高挂。近处楼台亭阁掩映在丛林间。右侧厅堂两位长者坐于秀墩之上,似在谈经论道。厅外一红衣童子在生炉烹茶,溪水边一绿衣童子似在洗涮茶具,厅堂左侧廊桥上有着红衣、蓝衣的两童子在窃窃私语。树木、楼阁及人物工写兼用,宛如仙境。画的右上角题识:“?绿嫣红四列稠,花开不待画登楼。穗头岿然黄扉画,多少青春是梦游。董邦达并题。”下钤白文“董邦达印”“非闻”。

恽寿平《玉堂春晓图轴》。恽寿平《玉堂春晓图轴》。

  8.清恽寿平《玉堂春晓图轴》

  绢本,设色花卉,纵73厘米,横37厘米。

  恽寿平(1633~1690年),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更字正叔,号南田、云溪外史、东园生,晚年又号白云外史、瓯香散人等,江苏武进人。清初隐居乡里,以卖画为生。为人狷介,品行高洁。他幼承家学,随伯父恽向学画。恽向师法黄公望,用笔古拙,气厚力沉,恽寿平的山水受其影响很大。早年画山水,中年后以画花卉为主,自创一种名为“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即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敷染而成。这种画法独开生面,风靡一时。

  《玉堂春晓图轴》画了富贵的牡丹、圣洁的玉兰、傲骨的红梅三种寓意吉祥的花卉,从右下角斜出,布满画幅,错落有致。左上角题识:“玉堂春晓。白云外史寿平。”下钤 “寿平之印”“正叔”。

恽寿平《喜字花卉图轴》。恽寿平《喜字花卉图轴》。

  9.恽寿平《喜字花卉图轴》

  绢本,纵172厘米,横80厘米。

  该画是一幅民俗画,在画幅正中用各种花卉摆成一个大“喜”字,挂在中堂,抬头见“喜”。从上到下依次为牡丹、茶花、菊花、玉兰、水仙、梅花、杏花、百合等,衬以竹叶、荷叶、松枝及蝴蝶等,一派富贵吉祥、高雅热闹的气氛。这是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和风俗板画一样受民众喜爱。画左上题识:“甲辰冬日仿董云间笔意,南田草衣寿平制。”下钤“恽寿平印”“正叔”。甲辰年即康熙三年(1664年)。

  恽寿平的花鸟画成就突出,他既重视对物写生,力求形似,“每画一花,必折是花插之瓶中,极力描摹,得其生香活色后已”;又强调“与花传神”,力去华靡,追求“淡雅”,自述:“余故亟称宋人淡雅一种,欲使脂粉华靡之态,复还本色。

邹一桂《雄鸡竹石图轴》。邹一桂《雄鸡竹石图轴》。

  10.邹一桂《雄鸡竹石图轴》

  设色绢本,纵140厘米,横72厘米。

  画面主体是一只芦花红公鸡带领7只雏鸡在山石旁觅食。山石之上是几竿翠竹、几枝芍药花。一只麻雀在竹枝上鸣叫,另一只麻雀从远方飞来,两只蜜蜂在花间奔忙。吉祥静雅气氛跃然而出。

  11.清邹一桂《山雀戏梅图轴》

  设色绢本,纵85厘米,横64厘米。

  邹一桂(1686~1772年),字元褒、原褒,号小山、二知、让卿,晚号二知老人。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1727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云南道监察御史、贵州学政、大理寺少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年迈告归,赠尚书衔。

  这幅绢本设色《山雀戏梅图轴》画了12只山雀,10只在梅枝和岩石上鸣唱嬉戏,又有一对山雀从远方飞来,在右上方入画。整幅画面清新淡雅,喜气洋洋。右上题:“仿黄居?笔意于系邸,锡山邹一桂写。”下钤印“邹一桂”“原褒”。

  12.明傅山《草书轴》

  绢本,纵165厘米,横46厘米。

  傅山(1607~1684年),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等,山西阳曲人。明清之交,有一批明遗民不满新王朝统治,隐遁山林,寄情翰墨。他们往往借书法抒发自己郁懑胸怀,因此其作品个性强烈,笔法、结构奇崛,傅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画家和书法家。

  他的这幅绢本行草书法条幅,是抄录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的第一首,加上落款一共30个字:“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山书。”下钤印“傅山公它”“啬庐朱联”。傅山弱冠学晋唐人楷法,后得赵孟、董其昌墨迹,临仿能乱真。后鄙夷赵体浅俗,改学颜真卿,并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由于他传统功底深厚,既学过工整的小楷、圆转流丽的赵体、雅淡秀逸的董字,又学过苍劲浑厚的颜体,因此,其书法中的拙、丑、支离、真率是从工巧、秀媚、方圆规矩中发出来,故拙而不失流畅,苍劲有力而又婀娜多姿。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