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中国书画

> 广东名山罗浮山与王蒙关系之谜

广东名山罗浮山与王蒙关系之谜

http://feicui168.com 2012-07-07 10:04:47
去年保利春拍中以4.025亿元人民币成交《稚川移居图》。 去年保利春拍中以4.025亿元人民币成交《稚川移居图》。 《罗浮山水册》里的“麻姑峰”。 《罗浮山水册》里的“麻姑峰”。 王蒙的山水画。 王蒙的山水画。

  一年前,在北京保利2011春拍夜场中,元代王蒙的《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当年春拍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这个价位仅次于一年前黄庭坚《砥柱铭》4.368亿元的价格,也是拍卖市场上第二高价的古代书画作品。

  《稚川移居图》画的是东晋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上有署名为与王蒙同时或稍后的七位大学者、大画家或大诗人如韩性、倪瓒、陶复初、陈则等人的题诗。罗浮山是广东名山,葛洪是入粤名人,中国拍卖市场上最贵三甲的书画作品,就与广东的山水挂上了钩。

  王蒙笔下的罗浮山,与实景有着多少的差别?长期隐居黄鹤山中的王蒙,是不是曾经来过罗浮山?他为何对创作罗浮山题材的画作乐此不疲?记者走访罗浮山实地,采访专家,发掘出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文:记者 卜松竹

  《稚川移居图》

  镇宅之宝几次失而复得

  在《稚川移居图》拍卖前后,围绕作品的画风、技法、题跋、年代等诸多方面,不少收藏界人士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但最终的天价落槌让争论暂时告一段落。

  按照拍卖行方面提供的说法,这件作品出自著名的民间收藏机构过云楼。苏州过云楼是晚清民国历史上蜚声中外的收藏世家,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誉。1937年日机轰炸苏州,将顾家园林化为灰烬,而《稚川移居图》藏于与其园林近在咫尺的顾家书房,幸运地避过一劫。此后顾家后人将藏品转移至上海租界,才得以保全。上世纪60年代,过云楼藏品被查抄,《稚川移居图》也在其中。此后十年间画作杳无音信,一度被怀疑已毁于人手。1977年11月8日,上海博物馆的书画鉴定专家郑为、承明世与钟银兰先生赴苏州博物馆(微博)鉴定书画,在一堆查抄作品中偶然发现了王蒙的《稚川移居图》。“画极精,令人激动不已。”钟银兰先生在当日的鉴定日记中记载说。最终王蒙的《稚川移居图》被发还过云楼顾氏后裔,为过云楼第五代顾笃?所有。

  王蒙画罗浮山

  何止一两幅

  除了《稚川移居图》,王蒙画的罗浮山其实并非一件。故宫(微博)博物院现藏有一件《葛稚川移居图》,据说美国也有一件。而且根据文献记载,王蒙可能还画过更多相关素材的手稿。

  故宫收藏的《葛稚川移居图》被视为王蒙代表作品之一。画面中山峦起伏,层岩叠嶂,无论山石、树木、人物,皆画得一丝不苟,为其细笔山水的倾力之作。山岩重重,树木茂密,流泉回环,山径曲折,造成一个幽深宁静、远离尘世的境地。而保利拍场上的《稚川移居图》,也流露出类似的情绪。

  罗浮山文化研究会会长谢泽南对王蒙描绘罗浮山的画作赞赏有加。谢泽南出身美术专业,对中西方绘画都有深入研究,在他看来,王蒙在描绘罗浮山水景色上,更显示出其善变多巧的技艺和擅长山水文人画的境界。

  当时的罗浮山二教(佛、道)并存发展,显赫东方,成为可融通性的宗教场所,吸引了不少的禅师道士。另外,罗浮山又以“两峰相叠、一水对流”的人间仙境招揽天下游客,罗浮山历记432座大小峰峦,980多处飞瀑流泉,72个石洞山房,终年植被茂密,生机盎然,十分适合隐者向往的那种“安时”、“处顺”、“幽栖”、“仙逸”的环境追求。王蒙屡屡描绘罗浮山,当是认为此山与其心意相通。

  《罗浮山水册》 开了广东乡邦山水画的先河

  梁基永说,古代中国人画画,强调的并非对景“写生”,而是“看”。看够了在心中消化,然后流注笔端。大到山水,小到花鸟,大体都是这样一个路子。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现场摹写以求细节精确,但更属于个人行为,不算是学艺的标准法子。画得越来越像实景,是清中后期以后到近现代才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但罗浮这座名山,在古代画家的笔下,却还有着另外一层的意义??在广东本地画家所画的本地山水作品中,它是最早被描绘的对象之一。

  “广东的山水,其知名度远逊于江南与中原诸名山。除罗浮、西樵等几处外,几乎不为外人所知。北方画家,其描绘乡邦山水传统很早就出现,如赵孟?之《鹊华秋色》等。而粤人之画本地山水作品出现很晚。”梁基永指出,这应该与绘画中本土认同感形成有着较深的渊源。

  按照梁基永的研究,目前所见描绘广东山水题材的作品,可居最早之列的当推康熙中叶汪后来的《罗浮山水册》,现藏广州艺术博物院(微博)。虽然此前还有发现所谓高俨所画《羊城八景图》,但由于不具高俨名款,因此仍然存疑。

  从汪后来的这套作品中,可以看出带有某种“游历”或者“纪实”的味道。比如他在描绘麻姑峰时写下“麻姑峰在冲虚观西南”,描绘“石洞”时写“石洞在朱明洞东南崖,屹立如门,相传邝仙骑牛入石处”,描绘梅花村写“梅花村在飞来峰道左,赵师雄梦美人处”,列仙祠页上题“列仙祠在冲虚之左壁下,有石池三,皆甘美,相传即酒池也”,读来仿若游记速写。

  “汪后来祖籍安徽新安,落籍广东番禺,他的绘画带有明显的明末清初新安画派的味道,如这山水册画朱明洞、梅花村等罗浮山的风景,汪后来用的是略带新安式的笔法,而且他在画《梅花村》的时候,还把册页画成漫天大雪的场景。”梁基永说,梅花村在罗浮深处,即西华道院所在,据说著名的“梅花美人”的掌故就起源于此。岭南炎热,本无冰雪,当地即使下雪也不会如画中一般千山全白,“所以汪只是用他所熟悉的手法和构图去建构意想中的罗浮景象”。也就是说,虽然汪后来完全有可能曾经爬过罗浮山,瞻仰过葛洪曾经游历、筑庐、炼丹的遗迹,不过“‘罗浮’在他画里仍只是一个概念,一个名山的概念多于写实中的广东山水”。

  梁基永曾经专门走过汪后来画中提到的这些地名。他说在某些方面,汪的描绘是精确的,比如朱明洞虽名“洞”,实际没有洞??所谓洞者,道教之“洞天”是也。但是实际地形地貌,自然景观,和汪的画作就不一定对得上了。

  谢泽南带着记者在汪后来画作描绘的这些地方走了一圈,从某些角度看,花岗岩山体的麻姑峰,确与汪后来笔下的类似,但汪笔下的山体更瘦削陡峭,有些他家乡黄山的味道。而朱明洞作为中国道家十大洞天中排名第七的灵秀之地,汪后来不过取了一角,实难和实景对照。至于梅花村,如今已经难见,唯有梅花山。

  疑问:

  王蒙究竟来没来过罗浮山?

  后人评价,王蒙所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

  这也许与王蒙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经验有关。画家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混乱时代,一生跌宕起伏。他是赵孟?的外孙,元末做过“理问”官,后因世乱弃之,隐居黄鹤山,以诗书画自娱。后张士诚据苏州,他又出仕为“长史”。朱元璋立国,王蒙又降明出仕为“泰安知州”。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丞相胡惟庸谋反,株连杀戮甚众,王蒙亦因到胡家看画被系狱,洪武十八年死于狱中。

  在《葛稚川移居图》中,山峦的强烈动势和密匝填满的画面空间,依然有着慑人的气势,但明细的笔法、清丽的色彩和平和的人物,对冲了山水的力量,营造出一种宁静平衡的美感,隐隐透出画家对于离世避居的向往。

  位于惠州博罗县长宁镇境内的罗浮山曾被史学家司马迁比作“粤岳”,历来许多文人墨客、方士道人纷纷前往山中游览、隐居和修炼,为其作赋吟诗,歌颂赞美。但真正奠定它中国名山地位的, 是因其为道家传说的仙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东晋的葛洪是道教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移居罗浮山32年,以朱明洞为中心,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道教哲学理论和医学著作,并建冲虚(南庵)、白鹤(东庵)、孤青(西庵)、酥醪(北庵)四庵,从此罗浮山成为岭南道教圣地。

  此外,秦汉时神仙家安期生曾至山修炼,宋代著名道士白玉蟾也曾在此修道。他始建的冲虚古观建于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杭州黄龙观、香港黄大仙、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黄龙庙等,均认它为“祖庭”。观内房无落叶、墙无蛛网、井水治病三大“奇观”,更为历来所称颂。

  但鉴藏家、文献研究学者梁基永博士说,王蒙是不是曾经登临罗浮山,至今为止还没有可见的记录。更有可能的是,他笔下的罗浮山,只是出自自己的想象。

  不过谢泽南则认为,没有登临罗浮的经历,王蒙对罗浮山的表现不会如此传神。他指着《葛稚川移居图》中最上端的一座峰峦说,这个与罗浮的顶峰??海拔1296米的飞云顶和一侧的上界峰形态就是非常类似的,两峰之间的小起伏也画得很精确,此外老人峰、狮子峰等也都能从中找到原型。保利拍卖的那件作品中,隐隐也能看出阿婆髻等山峰的形态。此外王蒙在画作中表现的山林形态,与他长期隐居的江南一带山区景象有别,气象博大奇奥,更类岭南山水。

  谢泽南说,虽然目前在资料中查不到王蒙来罗浮的记载,但很可能他曾经到此游览,并进行了大量的资料准备,才能最终完成《葛稚川移居图》这样的千古杰作。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