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材里,有一个《王羲之书六角扇》的故事。说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经在戢山脚下看见一位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卖。王羲之走上前去,在每把扇子上都题了五个字。老妇人见状有点儿生气。王羲之就跟她说,您只要说这字是王右军(王羲之字右军)写的,一把就能卖到100钱。老妇人照做,果然,大家都抢着买她的扇子。过了两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找王羲之,王羲之笑而不答。 这个小故事,大概是“扇面书画”几千年历史里,最有喜感的注脚了。
中国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作画或题字以抒情达意,扇面书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
《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梁代肖贲“曾于扇上画山水,咫尺内万里可知”。到了宋代,随着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在唐代基础上得到空前的提高,文人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了文人画创作高潮。加上皇帝对扇面艺术的重视,书画扇面相应得到飞速发展,臻于顶峰。《书继》中载:“政和间,徽宗每有画扇,则六宫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
集书法、绘画于一扇,则始于明代,这是因为折扇形式的出现。折扇制造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以地名、人名著名的就有杭扇、曹扇、川扇、歙扇、弋扇、潘扇、方扇、黄扇、青阳扇、溧阳歌扇、丰润画扇、武陵夹纱扇、金陵柳氏扇、尹氏纸麦扇、吴扇等众多的名号,也有以性能用处区分的春扇、秋扇和靴扇等种类。扇骨、扇面的制造逐渐精良,且各著名家。扇面书画普遍盛行,在文人雅士中得到承认。国人历来都有这种习性,一件实用品总要给它艺术化,扇面画就是这样经过历代书画家的匠心经营,从而逐步确定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种而广泛普及、流传下来,继而也逐步形成了扇面画独立的审美体系。及至清代、民国,扇面画成为文人雅士乐于把玩、收藏的艺术品。
鉴赏一幅扇面,无论是寥寥数笔的墨竹、秋兰,还是全景工笔的亭台楼阁,展开扇面,首先是对扇面形象的评估,从画的精神、气韵、造诣、趣味及意境着眼,细细品味作者对整个扇面布局、构图的意图,以及笔触的深浅、虚实。水墨或是设色,加之重彩,都能反映作者的思想,以及其流派的特点、作画的风格。
扇面书画,很能检验一个书画家的艺术水准。扇面从形制上看,有圆形的团扇和折叠式的折扇之分。折扇的扇面上宽下窄,要求书画家在命笔之时,就要考虑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安排画面,精思巧构,展示技法。巧妙的构图,使扇面展开时不觉得是画在半圆形的扇面上,而是如同画在一张平整的长方形横幅上。因此,扇面书画高手往往匠心独运,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能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
近些年来,收藏书画扇面出现了兴起的势头。位于琉璃厂的宏宝堂近日举办第十五届书画名家百扇展,为琉璃厂文化街平添一扇清凉。
(本报记者 于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