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中国书画

> 观黄胄《赶驴图》和《马图》:畅快淋漓 英姿勃发

观黄胄《赶驴图》和《马图》:畅快淋漓 英姿勃发

http://feicui168.com 2012-05-08 14:07:47
黄胄《赶驴图》 色设纸本 立轴 44.5×68.5cm。 黄胄《赶驴图》 色设纸本 立轴 44.5×68.5cm。 黄胄《马》 水墨纸本 立轴 68×70cm。 黄胄《马》 水墨纸本 立轴 68×70cm。

  黄胄先生有一对镇尺,分别刻着“必攻”和“不守”字样,“必攻不守”就是黄胄治学的座右铭。黄胄先生说:“学画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守是守不住的,一定要攻。”所以,无论是幼时家境贫困时,文革被批斗为“驴贩子”时,亦或者先生患病后,怎样的困境下黄胄都没有放下画笔,以艺术为生命的拳拳之心与“必攻不守”的坚定信念,因此,黄胄的艺术淋漓畅快、英姿勃发,永远呈现出一种昂然向上的阳刚之美,终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黄胄先生擅长人物画与动物画,尤以画西北少数民族人物和驴为世人津津乐道,其所画人物、畜牲,造型准确生动,笔墨豪放自由,具有浓烈的民族性。黄胄在艺术道路上遵循“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王国维曾说,“大家之作,言情必泌人心脾,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揉骄造作,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以此标准来读黄胄的画,异曲同工。他的艺术道路是用传统中国画反映现实生活,以创新为核心,根据创新的需要补充传统,不仅扩宽了绘画题材,还丰富了表现技巧。

  黄胄的艺术,脱颖于40年代,成熟于50年代至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以后更趋完善。黄胄的艺术风格,早时形象鲜活,其作品较单纯,与传统较贴近,笔墨淋漓,形神兼备,笔墨意味颇高;中期,用墨用色浓烈,形象逼真,追求宏厚和气魄;后期更加将速写强化到画幅中,欢快的笔墨为树立自己的艺术特色而书写着。

  1983年创作的《赶驴图》,正是黄胄成熟期的佳作。画作以塔吉克族少女放牧为题材。少女面带微笑,手执小竹竿,迈着矫健的步伐,身体微微向前倾,裙角略向后方飘动。两头小驴憨厚的负重埋头前行,一只猎狗忠诚的低头探路前行。左上角和右下角的树,以对角构图,遥相呼应,使画面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少女的造型以速写为基础,线条流畅、笔力劲爽,少女的头饰用笔果断明确,衣服则用繁复的线条来表现,线条不同表现力的对比形成特别的韵味,显得丰富和谐。两头小驴,一头用线条勾勒出,一头用墨块渲染出。猎狗则以赭石和淡墨块写出,造型准确,线条潇洒飘逸。少女衣饰上鲜明单纯的色块与毛驴、猎狗身上浓淡墨色对比强烈。作品笔法奔放、自然灵动,墨色醇厚、变化丰富,形象准确,生活气息浓郁,画面显出勃勃生机。简练的笔意和流畅的线条体现出黄胄先生扎实的绘画功底,画作亦富含先生热爱生活,歌颂劳动的感情。在个人画风成熟期,黄胄这种富于创造性的中国画,一方面摆脱了束缚创造的传统惰性,另一方面又努力发扬着不失生机的传统精华。很好的贯彻着他个人“必攻不守”的治学理念。此画上款人“锡良”为张锡良,曾任无锡太湖饭店总经理。此次荣宝斋(微博)(上海)拍卖春季拍卖会中,还有一幅黄胄的《马》亦是黄胄为张锡良先生精心所作。两幅张锡良先生上款的佳作,也彰显出两位的深厚交谊。

  《马》创作于1984年,用墨线勾出结构与轮廓,再施以浓墨、淡墨,使之骨肉丰满;大面积刷扫的方式写出马的身体结构,用略带飞白的笔扫出纷乱的鬃毛,突显出马奔跑中的神采飞扬,显得活力四射。画面气脉贯通,富有节奏感与动人的韵律,既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简洁与凝练,又结合西画的块面与光影,把马的形体表现得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备感精神振奋,堪为黄胄创作盛期的一件佳作。

  中国绘画一向有师法造化的传统,长期以来,与生活这一创作源泉产生了堵塞现象。如何通过师法造化,解决以传统笔墨手段表现现实生活的问题,成为近代中国画的一个难题。然而黄胄的创作以丰富的生活为依托,证明了中国画只要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完全可以用传统笔墨反映现实生活。黄胄的作品,没有旧文人的迂腐气,没有愤世嫉俗的哀叹,而是扬起高歌颂唱抒怀,在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创立了自己的造型模式。他的作品,总会流露出对生活如火一般的热情,造型简练准确,用笔肯定,坚挺有力,极富生活气息,形成其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两幅即将亮相荣宝斋(上海)春拍的作品,极具黄胄个人风格且来源可靠传承有序,相信会受到藏家的喜爱。

  文/ 陈媛媛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