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中国书画

> 说不尽的《清明上河图》

说不尽的《清明上河图》

http://feicui168.com 2012-04-17 10:17:23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摊开一张开封市旅游交通图,上面几乎布满了可以游玩的名胜古迹,而且那古迹的大名都如雷贯耳,无不让喜欢旅游的人蠢蠢欲动,也让一个新闯进这个城市的人有一种眼花缭乱,不知何处下手的感觉。两天下来,虽然辛苦,但我却像一个贪婪的商人一样,马不停蹄,把这些景点一齐收入馕中。可是,当我坐下来欣赏我的收获时,却发现,我面前摆放着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大部分都是假冒伪劣的。最后,沙里淘金,只有三样可以称得上精品的,我暂且叫它们为“开封三大国宝”吧。那就是:清明上河图、铁塔、千手千眼佛。

  再仔细把玩它们,我又发现,这三大国宝都有不平凡的经历。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读懂开封,读懂开封人,甚至可以读懂中国人。

  说不尽的《清明上河图》

  在开封市的众多旅游景点中,门票最贵的是“清明上河园”了,标价80元。尽管如此,与其他景点比起来,它的游人还是最多。我想,如果不是名画《清明上河图》为其撑腰,那些全都是今天人造的景观,打死也不敢如此放肆要价。记得一位大学老师在为他的学生们讲解明代市井小说“三言两拍”时说,“它为我们打开了一幅明代社会风情画卷。”其实,这所谓的“画卷”也只是通过作者的文字描写“间接”“打开”的。相比之下,比“三言两拍”问世早了四五百年的宋代,就有一幅真实的社会生活画卷出现了,那就是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走进新建的清明上河园大门,手捧一轴画卷的张泽端的高大石雕像便和我打了个照面。是他,亲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宋代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在他的身后的主题广场上,有一块长长的巨大石壁,今天的人们用细腻的笔触,按《清明上河图》原貌放大后,雕刻出了这幅堪称中国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图》的临摹图。

  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到了汴京开封,最后迷上了绘画,并且造诣很深,被喜欢绘画的宋徽宗发现,把他招入翰林院的画院里专事绘画和教授学生。他是一位既享有翰林俸禄又没有任何世俗官职的人,闲散时,可以像平民百姓一样走街串巷,四处写生,由此,让他的画终于突破了北宋以前的,人物画多是宗教或仕女官员的局限性,闯出了一条写实风格的民间风情画的新画种。

  张择端生活在繁华的开封,城里城外的风土人情,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据说,他是为了让深居宫中的宋徽宗更多地看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就以清明节这一天为背景,历时10年创作完成了这幅画献给徽宗皇帝的。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两部分,一部份是农村,另一部份是市集。原作长525厘米,宽25.5厘米,画中人物648个,牲畜96头,房屋122座,各式桥梁5座,树木174棵,船只25艘,各式车辆15辆,轿子8顶,整幅长卷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幅画完成于公元1111年到1125年之间,进献给宋徽宗时,很得这位帝王的赞美,还亲自提笔在画前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瘦金体的大字,并加盖了双龙印章。我在那长长的《清明上河图》石刻大画卷前,一步一步挪着,看画上的人物、房屋、酒肆、大小船只,还有那车轿牛马驴骆驼等,久久不忍离去。不禁想到,这幅画的惟一真品,现在深藏在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里。最后一次露面,是2007年的7月1日,香港回归十周年,故宫拿出来向游展出过。展出过后,即被该馆珍藏起来了。我想,以后人们轻易见不到它的真容了。不过,我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它,在国家强大的今天,才算真正安全了。

  回顾《清明上河图》的苦难流离史,实在是一件让人辛酸的事情:

  从《清明上河图》诞生不久,这幅画就屡遭磨难。公元1126年,金兵兵临开封城下,徽钦二帝成了俘虏,大批财宝被金人掠去。开封成了金人天下,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翰林院和画院也在劫难逃。万幸的是,当时的人们可能只对金银珠宝感兴趣,而对于满楼的书卷字画不屑一顾,任凭它们四散凋零。结果,包括宋徽宗本人创作在内的大量珍贵字画藏品,在这场浩劫中被人扔的扔、抢的抢、偷的偷,《清明上河图》虽然没有被金兵得去,但却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从此流入民间。在北宋亡国那一年,《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泽端也随大批难民一起逃到祖国南方。每当他想起故土,想起汴梁那繁华岁月,以及他创作《清明上河图》时的快乐,他的心好像是碎了一样。尤其让他思念的是,他倾十年心血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一定是在这场兵祸中毁灭了。痛心之余,这位画家又满怀故国之思,根据回忆,又创作了另一幅《清明上河图》,这就是现今流传的那幅真迹了。

  这之后,前后两幅《清明上河图》,它们所遭遇的坎坷经历,完全可以写成一部泣人泪下的大书。在这部书里,我们似乎可以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

  先说金兵攻下开封后那幅流入民间的《清明上河图》。北宋灭亡两年后,天下渐渐太平,金人张著不知从哪里得到此画,欣喜之余,他撰写了一篇跋文。当时看到此画的张公药、郦权、张世积等人还为此画题过诗。其中张世积的两首七绝:“画桥虹卧浚仪渠,两岸风烟天下无。满眼而今皆瓦砾,人犹时复得玑珠。”、“繁华梦断两桥空,惟有悠悠汴水东。谁识当年图画日,万家帘幕翠烟中。”读着让人有一种凄凉无比的沧桑感。

  可是,随着金朝的灭亡,这幅名画又不知所终。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南宋后期,朝中出了一位特别喜欢收藏古玩字画的宰相叫贾似道,不知是强取豪夺还是别人向他行贿,一大轴字画摆到了他面前。他打开一看,画作的开头处竟是宋徽宗独有的瘦金体“清明上河图”,他大喜过望,如获至宝地把它收藏起来。

  可是不几年功夫,元朝的大军打下襄阳后驱兵南下。1276年,元军打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宋朝小皇帝在皇太后的牵抱下出城投降,南宋灭亡。这一次虽然没有兵焚城池,但皇宫中、贵族官员家的所有珍宝,包括字画等,经过精选后被元军掠去,充入了元大都(今北京)的宫庭秘府。《清明上河图》,就这样进了北京,进了皇宫。原以为此画进入皇宫就可以安然无恙了,谁知,元朝宫中有一位裱画匠动了邪念,他用一幅赝品掉包,把它偷了出来卖给了一位官员。从此,这幅名画又落入了民间,并在多人手中辗转被卖,最后,所幸的是,它落入了一位大书法家兼画家,而且还是宋代开国帝王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赵孟(兆页fu)之手。我们可以想见赵孟(兆页)得到此画时的心情,这幅诞生于其祖上繁华时的名画,国破家亡之后,竟鬼使神差般地落到了自己的手里,若不保存好,怎么对得上祖宗的在天之灵?于是,他将此画秘密送回老家湖州(今浙江吴兴县),希望永世家传。

  可是,世事谁都难料,时过200年之后,《清明上河图》又流落到苏州,被明朝大理寺一位官员得到后,被名士徐赙花重金买去。徐赙死时将此画交给了大学士、才子李东阳,为此,李还专门撰写了上下两篇文辞华美的跋文。在下篇跋文后,他叹道:“且以见夫逸失之易而嗣守之难,虽一物而时代之兴革、家业之聚散,关焉。不亦可慨也哉!噫,不亦可鉴也哉!”从一幅画的得与失,李东阳看出了时代之兴革和家业之聚散,确实难能可贵。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此画又遭离乱,到了明嘉靖年间,权相严嵩得知《清明上河图》落到苏州员外郎王振斋手中,大臣王抒借机用重金从王振斋手里购来巴结严嵩,严的裱师一看此画是假的,因为他于15年前在苏州一个叫陆治的家中见过真迹。严嵩大怒,又用强硬手段从陆治那里得到《清明上河图》真迹。后来严嵩将此画交给儿子严世藩保存。不久,严世藩获罪被杀,在抄没其家产时将《清明上河图》请回皇宫。到明隆庆年间此画落到成国公朱希手中,以后《清明上河图》几经辗转又进入了北京的明朝皇宫。让人料想不到的是,第四次进宫也不保险。明代后期太监得宠,深藏在宫中的《清明上河图》竟然被太监冯保偷了出去。这位偷画的太监甚至还恬不知耻地在画上加了题跋,但他一时无法带出宫去,便将此画藏在宫内的御河桥下石缝内,恰逢天降大雨,将画污损得一塌糊涂。张泽端画的第二幅《清明上河图》的遭遇之坎坷,一点也不逊于第一幅。

  万幸的是,这幅《清明上河图》安全流传很久远,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被湖广总督毕沆用重金买到手。清嘉庆四年毕沆因“剿匪不力”被朝廷处死,查抄其家产时得到《清明上河图》,被送入皇宫中收藏。算起来,这是第五次进宫了。

  1911年,清朝皇帝溥仪被迫退位,他便借着仍住在宫中的有利条件,以赏赐为名,把宫中大批珍宝和字画“给”了其弟弟溥杰,实际上是替他保存着,一旦被逐出宫去就贪为己有。这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果然,1925年他被逐出宫后,就将这批珍宝带走到了天津。1934年,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溥仪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又把藏在天津的珍宝字画等文物转移到长春伪皇宫。只是,在那个焦头烂额的日子里,他哪有心思欣赏古玩,这批稀世珍品都被堆在一座叫做“小白楼”的库房里寂寞起来。

  1945年8月12日,就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三天,溥仪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带着伪皇宫一干人等四五百人,还有他精选的珍宝,坐着一列火车逃往通化、临江,企图经朝鲜逃往日本。可是,由于当时的朝鲜也已光复,无法从陆路去日本,他只得乘汽车奔沈阳改乘飞机。此行他宁可扔下宫中大批家人和随从,但没有忘记带走那一百余件字画珍宝。谁知老天有眼,飞机还没有起飞,苏联红军就占领了机场。随即,溥仪连同他带的珍宝被截获。连同《清明上河图》在内的国宝,就被当时的国民政府运进了东北博物馆(今辽宁博物馆)收藏起来。解放战争,东北战场吃紧,国民党人无暇顾及这批珍宝。辽沈战役后,沈阳解放。1952年,当时的东北文化部门对这批书画进行整理鉴定时,37岁的研究员杨仁恺从中发现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经历八九百年的名画再见天日了!由于它太珍贵了,后来,转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由于这幅画太有名了,所以,大约从元代起一直到今天,一直有人临摩它,其中不乏大家之手,因此,那临摩的水平就相当高超了,大有以假乱真的神通。结果可知,假《清明上河图》泛滥起来,几乎满中国各地都有它的“真迹”,就连外国也连连爆出发现了《清明上河图》。据统计,现在美国有5本、法国4本、英国1本、俄罗斯1本、捷克1本、日本1本、中国台北9本……,至于民间收藏的就无法统计了。我漫步在宏大的清明上河园里,不时看到仿古街巷店铺,还有那些穿着宋代服饰的男男女,好像把我带进了那个年代。在一个店铺里,从一位穿红裙子的女孩子手中,我买了一册折页的袖珍《清明上河图》。图上那些引车卖浆者,活画出当日的人情百态。不过,当我归来后仔细了解这幅旷世奇图的流离身世后,竟然透过接触图的历史人物,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和贪婪,看到了中国的过去。

  但愿这幅名画还能平安地度过百年或者千年,那就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平安强盛吧。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