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储笑抒 梁圣嵩
随着高仿字画的出现,也有人担心:高仿作品会不会扰乱艺术品市场?
“这种担心也不是完全多余。”李秀玲说,方知堂自开通高仿业务以来,就多次被某些扰乱市场的复制请求所“骚扰”。苏北一名画商找到她,拿来了一名画家的多幅作品,其画风极像一位已故当代国画大家的作品。画商要求方知堂在高仿时,把作品上不太知名的作者的题字、印章等信息,全部改成那位已故大家的。李秀玲断然拒绝,但她也说:“我们不做,不意味着没有人做。”
如何让原作真迹与其高仿作品区别开来?李秀玲称,办法还是有的,比如不管仿谁的作品,他们都会有意让仿作比原作的尺寸小一点点。“这是国际通行惯例。”她说,在不少西方国家,一比一仿制艺术品是犯法的。
纪太年对记者说,在真正的行家眼中,高仿品是难以乱真的。比如,中国字画的特点讲究力透纸背,高仿品就无此特征。李秀玲也表示,不管是什么样的高仿品,检测方法肯定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