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斯舜威
在书画市场上,有一个奇异的现象:画比字好卖,画比书法贵。于是有人自嘲:一流的书法家不如三流的画家。
事实上也是如此,书法家群体和画家群体大致相当,但真正靠书画润格谋生、致富的人群,画家比书法家要多得多。建立个人艺术馆的画家也多于书法家,拥有别墅式、庄园式创作环境的画家也多于书法家。在一个区域,画家不管名气、技法、成就大小与否,总能找到相应的市场,而书法家能够走向市场的却要艰难得多,也少得多。不少书法功底相当不错的书法家,曾经在美术院校深造,得到过名师指点,甚至在全国书法大展中获奖,但其真正的、稳固的收入来源,往往并不是靠卖字,而是靠办班授徒,带一批学童学书法。这些“学童”,包括父母期望借练习书法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的儿童和准备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就总体书画润格来看,画家的润格要普遍高于书法家。以书画重镇杭州为例,目前第一梯队的画家每平方尺的润格为5万元左右(指书画家自报价,自报价与拍卖市场或市场价并不完全吻合,下同),而第一梯队的书法家则1万元左右,第二梯队的画家仍以每平方尺上万元、数万元计,而第二梯队的书法家就只能以千计了。两者相距,竟达数倍,乃至10倍。有的顶级的画家,客串一下做一回“书法票友”,按照书法的要求看,是明显属于玩玩的,技法上可“挑剔”的地方不少,但其润格竟不在顶级书法家之下。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书法家也跃跃欲试,去“客串”绘画,到绘画市场抢一块“蛋糕”。
常言道:“书画同源”。中国书法和中国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相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要区分孰高孰下、孰优孰劣、孰贵孰贱,不但没有必要,也无法区分。如果说非要分个伯仲不可的话,在传统文人心目中,则诗文高于书画,书法高于绘画。因为,诗文是一个文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仕途进取之器,不练就过硬的诗文功夫,根本无法在科举考试中胜出,也无法在事业上长袖善舞。与科举考试紧密相关的,则是书法,不练就一手科场通行的“馆阁体”,要想敲开高中之门是不可能的。董其昌年轻时就是因为“书法太差”,为了科举考试的需要而苦练书法,最后成为大家的。绘画则纯粹是文人的“馀事”而已,一个士大夫文人可以擅长绘画,也可以不会画画,这与他的切身利益和身份标识并无多大关系。他只需懂得品赏、把玩绘画作品就行了,自己不动手画画是没有关系的。哪怕精于此道,也断乎不会以此技炫人。《太平广记》记载了阎立本的一段轶事:“太宗尝与侍臣泛春苑……击掌数四,诏坐者为咏,诏阎立本写之。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临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赧。”阎立本因为同僚们对景吟诗,自己则对景写生而羞愧莫名,回家后训诫儿子千万别再学画。因为在仕大夫文人心目中,“画师”属于“工匠”之列,一技之长并不值得炫耀。也正是在文人画兴起之后,绘画与文人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纯的画工所为,画家的地位才得到了很大提高。
唐代的李邕后世以书法闻名,但在当时,却是以文章名世的,卖文的收入,远远高于卖字。当时的权贵达人以及寺观竞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他一生共写了800多篇碑颂,得到了数以万计的润笔。人们看重他的,主要是他的文章。而流传后世并被世人所重的,则是他的书法了。清朝的袁枚也如此,担任县令时月俸300两银子,隐居随园之后,为人写一篇墓志铭、墓表、人物传略之类,一篇的润笔就远远高于一个月的薪水,有的达数千两银子一篇,据说最高的一篇竟得万金。袁枚除了是一位诗人、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书画家,但可以肯定,他卖文的所得大大高于卖字画所得,这是毫无疑义的。由此可见,在古代,文章比书画值钱。民国时期,鲁迅靠卖文为生,稿费所得足以维持他的日常生活,以及购书、资助青年作家所需。直到建国之后,文人的稿费也是高于书画家的,石鲁写过一个电影剧本,得到稿费8000元,大致相当于他10年的工资收入,而当时他的书画并无市场。“神童作家”刘绍棠1953年出版了一本4万多字的小说集《青枝玉叶》,初版稿费627元,到了第四版,稿费由初版的每千字15元增加到54元,稿费达到数千元。几年下来,他就成了“万元户”,写作收入累计相当于一个公务员20多年的年收入。而当时齐白石的画,每幅大致5至10元,大部分顶尖书画家甚至根本没有市场。实际上,到了改革开放初期,文人还是比较幸福的,记得我在1981年发表了一首8行字的小诗,得到稿费8元,每行1元,而当时一瓶茅台的售价正好也是8元,如果买名家书画,想必也可以买上很不错的一幅了。直到近些年,书画价格飙升,而文字稿费一直止步不前,就算出一本印数3000至5000的书,版税扣去所得税,大概也只能买一两瓶茅台。如果以书画相比,远不及写一幅字、画一幅画得到多。当然,畅销书作家、明星作家的书销量大,稿费还是可贵的。但从总体上看,作家的稿费收入,与书画家远远不能相提并论。难怪即使像贾平凹这样的写作大腕,真正的赚钱,还得靠书画。这些年出现了一批作家向书画“进军”的态势,靠写作打名气,靠书画赚大钱,尽管书画很业余,但卖价却比文字高得多,这也是一种带有几分无奈,但非常实惠的选择。
至于画比书法值钱、好卖,与文字稿费的相对贬值,是有必然联系的。其根本原因,可归结为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学养、学术的贬值。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一切都是商品,书画的商品属性比文学、学术要明显得多,而绘画的商品属性又强于书法。另一方面,书法的进入门槛似乎很低,人人都可以动手写几笔。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士爱好书法的确实也特别多,给人以人人都可变成书法家的印象。有的人书法相当一般,甚至恶俗,但也千方百计进行炒作,或多或少影响了书法的声誉。绘画的“技术性”貌似强于书法,进入门槛相对要高一些,难以人人都去画画,绘画比书法卖得起价,也就不足为怪了。实际上,真正的书法作品,“技术性含量”是很高的,书法市场整体“飙升”的那一天,肯定会到来。
(作者系浙江美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