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董 凡
眼看着到年底了,朋友送来一盆水仙花,置于窗台上。浅浅的紫砂盆,盆内四五株水仙,吐出肥厚而鲜绿的苗叶,白色的花朵呈六瓣,如六棱的玉盘,盘里的花心像个金黄的酒杯,“玉台金盏”或“金盏银台”,配上翠袖绿裳,微低着头,藏着淡淡的羞涩。阳光透过来,花叶仿佛是半透明的,明亮而娴静。如果说女人是水做的,那么,这株水仙是谁呢?是东坡居士家里的朝云,抑或是曹雪芹心中的林妹妹?
水仙花是花中的“凌波仙子”,常被文人雅士供养在书桌上,称之为“岁暮清供”。李笠翁就是一个爱水仙如命的读书人。他在《闲情偶寄》中说,一年四季他有四条命,夏以莲,秋以海棠,冬以腊梅,水仙是他春天的命。他的芥子园寓所不是安在南京,而是安在了水仙之乡。某年岁末,李渔穷困潦倒,从杭州回到南京已身无分文,恰逢水仙花开时,急得他直跳脚。家人劝他说,家里已经没米啦,今年水仙花就别买了吧,一年不看又不会死!李渔一听,急了,“不行,你不要我的命吗?我宁可少活一年,也不能少了这一年的花。况且我冒雪回家就是来看家乡的水仙的,没有水仙,还回来过年干什么呀?”他没有听家人的劝告,而是当了老婆的簪子,买了水仙花。
这个花心的老头爱水仙成癖了。他说,在女子中,面似桃,腰似柳,丰如牡丹、芍药,瘦比秋菊海棠的,随处可见。而像水仙那样淡而多姿、不动不摇而能媚的实在没有见过。
“水仙”这个名字,也非常美妙。上善若水,这是上古的时候一个骑牛的李姓老农说的。水无争,遇圆即圆,遇方即方。水仙花气定神闲,弃浮躁,绝繁华,把花中的争夺、世间的名利抛与桃李,只需要一点点阳光和水分,哪怕是没有土壤,也能在寒冬腊月里,静悄悄地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这样纯美的水仙花,自然也会被古今画家们所宠爱,在此摘其几幅与读者共赏。
赵孟坚《水仙图》卷(局部) 纸本 墨笔 纵24.5厘米 横670.2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全卷绘水仙,布局疏密相间,繁而不乱。作者以劲挺匀净的细描钩勒花叶,再用淡墨渲染出阴阳向背。花叶纷披穿插,层次分明,姿态如生。
赵孟坚(1199-1267前),字子固,号彝斋居士,南宋末年画家。赵孟坚是宋太祖十一世孙,传说隐居州之广陈镇(今海盐县)。效仿魏晋名士作风,修雅博识。工诗及书,善水墨白描梅、兰、竹、石,以墨兰、白描水仙最精,“清而不凡,秀而雅淡”。
鲁治《百花图 之一》(局部) 长卷 绢本 设色 纵27.4厘米 横669.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微博)藏
该图画菊花、秋棠、梅花、水仙等二十六种花卉。形态活泼自然,笔墨清秀舒畅,色彩丰富淡雅,或钩花点叶,或点叶点花,用笔纵放。构图穿插有致,体现作者的写意笔法。
鲁治《百花图 之二》(局部) 长卷 绢本 设色 纵29.5厘米 横568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卷名为百花图,实则仅绘三十余种,此选其局部。构图有巧思,以节气作序列,并叶叠枝,花卉绵连,给人以百花怒放之感。加上设色斑斓,以淡衬浓,有装饰效果,显得生动别致。用笔工细,法度严谨,是鲁治工笔花鸟的代表作。
鲁治,生卒年不详,号歧云,江苏苏州人。擅画花卉、翎毛,笔墨潇洒脱俗,活泼生趣,设色天然,饶有风韵。
陆治《梅石水仙图》卷 绢本 设色 纵32.3厘米 横63.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以特写的方式描绘灵芝、水仙及桃花等有吉祥意义的题材。画法以工笔重彩为主,设色妍丽、厚重,晕染细致,有层次感。
陆治(1496-1576年),字叔平,号包山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吴门画派文徵明弟子。诗、文、书、画都有相当的造诣。在花鸟画方面,与文徵明另一弟子陈淳同为明代大家,山水受宋元人及文徵明影响,同时又别具一格。
王武《水仙柏石图》 立轴 纸本 墨笔
设色 纵134.3厘米 横63.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以山石、柏树、水仙为题,以水墨赭色钩勒皴染作山石及树木枝干。浓墨点苔山石,又以淡墨点柏,使山石凝重坚实而柏树清韵空潆;又以双钩画法写水仙,设色淡雅,与山石形成明暗的对比,更显得水仙鲜嫩娇美。近处以不同层次的淡墨写出坡地,增加画面的空间感。石旁地面小草,随手拈来,似乱却有序。
王武(1632-1690年),字勤中,晚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王鏊六世孙,精鉴赏,富收藏,擅画花鸟,风格工整秀丽,正如王时敏所云:“神韵生动,应在妙品中。”为清初院画的名家。
杨晋《早春图》 立轴 纸本 水墨
纵210厘米 横11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写两株老梅枝干曲虬盘折,枝头新花绽放;奇石之旁新篁枝叶灵秀,水仙盛开,灵芝仙草长于山石之上。树干山石皆以淡墨晕染,以小斧劈皴、横皴等点染,以浓墨点苔。水仙用白描双钩手法绘出,隽秀淡雅;梅花则以墨线勾画,错落纷呈。全图结构紧凑讲究,繁密而不沉冗。画面虽未设色,却将初春的盎然生机尽于笔端描出。
杨晋(1644-1728年),清代画家。字子和、子鹤,号西亭、二雪、谷林樵客、鹤道人、野鹤,江苏常熟人。擅山水,尤工村庄景物,亦写人物、花鸟,尤擅画牛,蹄角生动。晚年每多率笔,苍而不润,有亏神气。
姜泓《水仙茶梅图》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118.3厘米 横42.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画中写水仙与茶、梅三友相为呼应,梅枝上一小鸟正跃跃欲飞。构图奇妙,梅枝斜伸而下,另有一短枝取向上之势。以淡墨点染出山石,水仙、茶树用工笔细加钩画,而花冠及梅花皆以粉色由外及内的渲染,间点丹红,色泽淡雅脱俗,气韵流动。山雀用笔简略,造型却准确生动。
姜泓,生卒年不详。泓一作泫,字在湄,号巢云,杭州人。工花鸟,笔致生动,赋色鲜妍。
张赐宁《仿王武老松小禽图》
立轴 纸本 淡设色 纵133厘米
横27厘米 日本私人藏
此图中右下山石欹斜,杂草披靡,石后水仙数丛,姿态清秀,绝尘脱俗。上方老松一株,曲折向上,虬枝偃蹇。一鸟栖枝而鸣,青冠红喙,白羽长尾。绘松石用笔粗劲磊落,画花鸟则尖细挺健。运墨变化丰富,浓淡干湿皆得其宜,设色明秀清逸。
张赐宁(1743-1821年),字坤一,号桂岩、十三峰老人、富春山樵、北海外史,沧州(今河北沧县)人。初游历于江南,后任南通州管河州判,晚年流寓扬州。工诗擅画,兼长设色花卉,气格秀逸。
金明《花鸟虫鱼图》册之《水仙》 册页 纸本 纵26.6厘米 横36.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册共有十开,现选其《水仙》一开。此画用笔纵逸潇洒,设色秀妍,花卉写得姿意如生,点染苔石、浅沙亦别具幽趣。虽为临摹王武之作,但能随手点染,天真烂漫,有出蓝之美。
金明,生卒年代不详,清朝女画家,字晓珠,号圆玉,江苏昆山人。擅山水、花卉,画花卉工而不板。
任薰《花鸟图》 长卷 纸本 设色 纵27.2厘米 横486.4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这幅花鸟长卷构图新颖别致,卷中穿插绘有各种禽鸟,姿态各异,生动活泼。采用多种绘画技法,工笔、写意穿插使用,禽鸟多以水墨淡彩细加刻画,以点染钩擦、渲染等手法画出羽毛之丰美,体态之健秀。画水仙双勾填色,设色妍雅绝俗,水仙枝叶参插茂密,繁而不乱。全卷设色清爽雅丽,变化中又有统一,浓淡相依,神完气足。
任薰(1835-1893年),字阜长,又字舜琴,浙江萧山人,任熊之弟。长期在苏州、上海等地卖画为生。擅画人物,尤工花鸟。人物取法陈洪绶,花鸟构图别致,具有独创一格的精神。在用色方面尤见浓淡相间的匠心。
吴昌硕《牡丹水仙图》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137.5厘米 横67.7厘米 吉林省博物馆藏
此画写牡丹、水仙,构图颇具匠心。以淡墨写斜坡、山石,略点枯笔。水仙钩花填色,色彩浓厚、盖压墨线,而牡丹则以大写意手法点写而成,二者被山石分开。水仙倾坡生长取斜势,而牡丹取直势,直、斜之姿,让画面富有变化,情趣盎然。而右下角的水仙小石,起到填补空白、均衡画面的作用。画面看似随意,却处处不离法度。
吴徵《梅花水仙》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107厘米 横48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图中梅干虬曲怒张,侧锋干笔方硬顿挫而出,花瓣用浓淡朱色点染,变化丰富,横的长枝挺秀坚韧,枝梢露出笔的尖锋,更显得清新峭拔。水仙运笔圆润,前后俯仰,生态倍出,花瓣取势含蓄,用勾勒的圈瓣画法,浓墨点染画蕊,清润皎洁,抒写了画家清高孤洁的情操。
吴徵(1878-1949年),字待秋,号春晖外史,又号鹭鸶湾人,浙江崇德人,官京兆知事。工山水、花卉,间写仙佛。为沪上“江南四吴”和江南“三吴一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