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俐
今天行走不去别处,径直前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明清状元书画展》。
“状元书画展”,开办半年,门票30元,自2011年9月直至2012年3月。展室不大,只有一间,却陈列明清时代数十位状元的珍贵字画,或自娱而作,或题赠亲友,或述志感怀,或指点江山。
明清时代,共有状元三百余人。在此展出的50余位状元字画,乃山东收藏家安吉华先生28年心血凝聚。一室而晤天下状元,半日神交文坛国宝。
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深情回眸与静心品味的。回顾中华以往数千年文明与文化,自有不少糟粕沉渣,更有无数美玉真金。持此态度,便是文化自信与自尊。
归允肃:考官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暂且把这个书画展厅叫做“状元堂”吧。
“状元堂”的正中,悬挂着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进士第一,状元归允肃的扇面书法作品。
归允肃是江苏常熟人,工诗文,但他的扇面诗是书录唐代岑参的诗《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
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
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
阳春一曲和皆难。”
诗歌描写的是盛唐气象,可见康乾盛世时的状元将它书录是在借古喻今。但“凤凰池上客”的文人雅操,如阳春白雪的孤傲,也表明其特有的心曲。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医生、欧洲“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因立誓而名噪古今:“病人的利益乃我职业的中心,如情况需要将置于我个人利益之上……”
17世纪80年代初,科举考官归允肃也曾立誓:“允肃等素著清贫,谬叨荣遇,期为朝廷遴选真才,不为身家营谋私窟,期诸同事各矢此心……”
归允肃还因学问扎实、人品端方,成为宫廷的一位“经筵讲官”,即给康熙皇帝讲授汉文经典的老师。
潘世恩:80高龄保荐林则徐
走近状元沾文气,历史风云入怀间。
江苏苏州人??潘世恩(1769年-1854年),其名字“世恩”是世代承恩泽之意,正好概括其祖孙生平。
他本人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进士第一,状元。整整60年过后,咸丰三年(1853年)会试(即科举制度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应考人为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时,他已经是84岁的耄耋老人,应邀参加皇帝所赐、专为通过殿试的新科进士所举办的“琼林宴”。不想,他恰遇他的孙子、礼部侍郎潘祖荫,作为主考官来亲自主持这次会试。
想当年,潘世恩在状元及第时,授修撰。修撰,乃一文职官称,全称翰林院修撰。早在唐代已设此官职,掌修国史,明清常将此职位授予一甲第一名进士。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二、三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称号。那么,年仅24岁便贵为一甲第一名进士、并擢升为礼部侍郎的潘世恩,难免有些得意后的浮躁,嘉庆皇帝还叮嘱:“少年得进崇阶,又系鼎甲,宜爱惜名声,切勿恣志,前程远大。”
祖孙两人在“琼林宴”上同席、碰杯,这可是自宋朝太祖赵匡胤在汴京(开封)的皇家花园首办“琼林宴”后,朝代更迭历时900年间绝无仅有的科场盛事。同时,又是一个家庭亲情与国家文脉完美对接的美事。
难怪潘世恩欣然赋诗,其中有句:“却喜新荫桃李盛,小门生认老同年。”
也难怪时人称“公之福祉,三百年一人而已。”
咸丰皇帝,更御笔亲书“琼林人瑞”四字匾额赠之。
展览说明文称:
“咸丰帝即位后下诏求贤,(潘世恩)以八十高龄保荐林则徐、姚莹等人……”
观者会有疑问:
咸丰帝即位时是1851年,而林则徐已经在1850年去世。老臣潘世恩再想荐贤,也绝不会为皇帝推荐一位死去的名臣吧?
这里有个“时间差”的问题。当时林则徐被发配在外,而举荐他的潘世恩等却不知他已不在人世。
《清史稿》对于此事,寥寥数语记之:
“海疆事起,林则徐所论奏,廷议多赞之;及穆彰阿主抚,师恩心以为非,不能显与立异。迨咸丰初诏举人才,世恩已在告,疏言林则徐历任封疆,有体有用,请征召来京备用……”
展览玻璃橱窗中,潘世恩所书扇面历历在目:
“时学黄老,言好清静……”
该是他晚年心境的真实表露。这与他少小参加家乡童试时的飞扬气概,形成鲜明对照。当时,吴县(苏州)知县想试试他的才气,出一上联:“范文公以天下自任”,他脱口答出下联:“韩昌黎为百世之师。”
傅以渐:开国状元“让他三尺又何妨”
这“状元堂”的堂主,即状元书画的收藏人安吉华。想必他一定对清朝的开国状元傅以渐(1609年-1655年)感情最深。不为别的,只为由一名状元成为一代名相的傅以渐,是他的家乡??山东聊城的老辈同乡。
明清状元大多出自江南水乡,水乡之人灵秀见长,文墨灵光。而傅以渐则是少有的北方状元,他的生活经历也粗粝许多,粗犷许多。作为贫寒人家的孩子,他从小勤苦好学,经年累月,方成大器。曾纂修《明史》、《清太宗实录》等。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他当了国家的大宰相后,乡村自家人因宅基地与邻人发生尺寸之争,各不相让。他收到老爹的求助信后,很快回信,并附诗一首,颇为诙谐而豁达,不愧名相风范: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人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老爹见信,心中豁然,主动找到邻居表示让出三尺地基。邻居见状,心亦爽然,也表示愿意让出三尺地基。于是,六尺地基让出,便形成一条“仁义”小巷。
吴宽:状元诗人“诗如杨柳受风”
一般状元都能诗,科考就有作诗一项。但大多状元却不是诗人,或者说大诗人中少有状元。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南宋严羽《沧浪诗话》)。”
明代状元、诗人、书法家吴宽(1435年-1504年),也是江苏苏州人。他曾任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尚书。《明诗评》中称:“文定力扫浮靡,一归雅淡,诗如杨柳受风,煦然不冽。”其诗《新月》婉转玲珑:“新月如少女,静娟凝晚妆。亭亭朱楼上,隐隐银汉旁……”
所展其书法佳构,正是“滋润中时出奇崛”,如雪野上时见奇葩,笔意空灵,颇可玩味:
“七月欲尽天气清,残月未上江犹明。流萤渡水不一点,立蝉咽秋无数声(明诗人郑善夫《秋夜》)。”
对其书法成就,后人评价颇高:“书翰之妙,识者以为不减大苏(苏轼)。”
邓钟岳:提倡“耻感文化”的礼部侍郎
邓钟岳(1674年-1748年)是山东聊城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状元。传说康熙曾在他的卷子上批写八个字:“文章平平,字压天下。”但这位礼部侍郎的生平最该记述的,是他倡导“耻感文化”。他以考官身份训导诸生时说:
“耻为羞恶之本,干谒标榜、颂词连篇,或因细故,骨肉成隙,耻何在焉?”
一对兄弟曾为遗产而诉讼,他则写一批文令二人改悔:
“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儿聚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蝼蚁塞穴以为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燕非社而不至,信也。禽兽尚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乎?以祖宗遗产之小争,而伤弟兄骨肉之大情。兄通万卷应具教弟之才,弟掌六科岂有伤兄之理……一番相见一番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原本对簿公堂的两兄弟,见批文而幡然悔悟,抱头痛哭,前嫌尽释,和好如初。
曹鸿勋:打出中国第一口油井。
一个家境贫苦的农村孩子考中状元,是科举时代一则典型的“中国童话”。这样的“童话”屡见不鲜,是对许多苦孩子的一种人生激励。首次为国家开采石油的曹鸿勋,就是这样的“童话”中人物。
曹鸿勋(1846年-1910年)是山东潍县(潍坊)人,父亲是小买卖人,去世又早,与母亲相依为命,常常饿着肚子读书。他1876年考中状元,曾任陕西巡抚。他最为值得一提的政绩,是于1907年开采油矿,打出中国历史上第一口油井,日产原油1000多公斤。
他书写的苏轼《登云龙山》(位于徐州)七句诗,笔法自由奔放,生趣盎然:
“醉中走上黄茅岗,
满岗乱石如群羊。
岗头醉倒石作床,
仰观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
路人举手东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张謇:翁同?栽培“状元实业家”
在这“状元堂”的里侧,猛然间看到张謇(1853年-1926年)的大名。这位被辛亥革命推翻的清朝的状元,却在民国时期有了大作为、干出大名堂,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显得有些奇特。
有个“状元实业家”张謇在这里,谁还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张謇的字:“立意沉醉,外柔内刚”。
其实,我们更愿意看到他书写他最为个性化的语言: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张謇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5岁便将《千字文》背得一字不差。可惜,张家祖上三代未曾获得功名,因此被打入“冷籍”行列。按照清朝科举规定,“冷籍”,即三代没有做过官、或三代以内没有人做过秀才、举人之类的家族子弟,便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也就不得入仕。因此,张謇只能冒用别人家孩子的名字参加科举考试,却最终考中个天下第一。
他于1894年,即中日甲午战争前一年考中状元。考试顺利,是因有幸得到饥渴慕才的朝廷重臣翁同?的赏识与拔擢。殿试前,翁同?甚至直接向光绪皇帝推荐:“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
当19世纪末,清廷帝党、后党之争愈演愈烈时,站在同情、支持帝党的朝臣翁同?一边的张謇,处境越来越不好。于是,他及时淡出政治纷争,下海开工厂、搞实业,办教育,成为身体力行“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一代先驱。
张謇在自己的家乡??南通开办当时很有名的大生纱厂。其棉纱产品使用“魁星商标”,打的还是“状元文化”的牌。20世纪20年代,“大生股票”成为国内、特别是上海最为抢手的股票之一。他的经营、办事理念是: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当记者、写文章,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而社会上其他行业、工作亦然。
王寿彭:跨“朝代”状元创办山东大学
若从时间排序,那么“状元堂”的倒数第二末席当属王寿彭(1875年-1929年)。
王寿彭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中进士头名,是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前两年的状元,也是山东大学的创始人之一。该所大学的校牌上留其墨迹。他可谓跨“朝代”的一位官吏,1905年曾随同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国考察,1916年起又在民国总统府任秘书。
观其书法苍劲老到,吟其诗句冷峻浑厚:
“避地希过客,
居闲论冷官。
每当深夜雨,
犹作故园看。
古壁晴还湿,
荒庭夏独寒。
徘徊新月上,
时隐莫云端。”
人物专访
收藏家安吉华:中华需要状元心
安康吉祥祝中华,状元精神振华夏。
生于孔孟之乡的安吉华,原本只是收藏些铜钱银币之类,无意中发现老祖宗??宋代的安姓状元父子(安德裕、安守亮)连中两科的奇闻,便转而专注于状元字画的搜集。他说起状元们的掌故来如数家珍,“清代文科状元114位,山东6位,分别是聊城2位、潍坊2位,济宁2位。有人弄错,清末最后一位状元是刘春霖,可不是王寿彭。”
状元书画的专题收藏,让安吉华走进了历代状元??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传递者们的生活天地和内心世界,也让他对中国所独有的状元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我先后收集到60多位状元的300多幅字画。收藏得越多,压力也就越大。这些堪称国宝级的人物的手迹,本该是国家级别的收藏文物,应该更妥善地保存,并为更多人所观瞻。”
收藏家安吉华感慨地说:“在北京的这次展出,是我的这些状元字画藏品第一次公开亮相。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幅字画的背后,都有着生动有趣的故事。我在展前,特意拍摄了一个藏品资料片,还整理出一些文字和图片说明册。说明册不多,很快被记者们‘瓜分’。说明大家对展览很感兴趣。而更值得我们提倡的,是一种状元精神,向上的精神。”
安吉华热爱故乡聊城,“聊城是有名的‘江北水城’,大运河沿城流过,海源阁藏书楼是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文化名人古有孙膑,近代有武训、傅斯年、季羡林、李苦禅……这里文化昌明,堪称文章故里。这次展览中就有两位我们聊城状元的作品。”正是这样具有文化底蕴的环境,培育、促成了安吉华的文化向往。
一个民间收藏家的状元情结,实际上是一种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情结。这种深厚的文化情感不声不响,却深流涌动在我们的心底,亦流淌在我们祖祖辈辈人的血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