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湖北浠水籍著名画家闻钧天(系闻一多堂弟)出于对家乡文化事业的支持,和儿子闻立圣一起创作了150幅国画,捐赠给县文化馆。如今,这些珍贵画作只剩下63幅。8月27日,浠水县文化馆对此表示,有些画作被领导陆续拿去送人了。(8月29日长城网)
县文化馆的画作文物到底是谁的?显然既然是闻钧天先生所捐赠,那么其所有权当属公众,文化馆不过是被授权管理而已,但现在看来,这些画作好像没有“主人”了一般,多年来,随意的酒杯领导陆续拿走送人,文化馆仅仅是知情而已,而公众则是无从监督,画作数量也从开始的150幅到如今只剩下了63幅。试问,这些画作到底哪里去了,又被领导们拿去送给了什么人?送人的背后又是否存在什么猫腻?
其实类似事件并不是孤例。比如去年媒体报道,62岁的咸阳人卓登1986年将家中保存的120件于右任的书法作品捐赠给了的咸阳市政协,他也因此由一名农民成为了政协委员,但是该批文物价值约4千万疑却被咸阳官员私分,书法作品不翼而飞(《三秦都市报》2010年6月20日)。可以说,这些书画作品无论是被领导拿去送人,还是被官员瓜分,都是一种非常恶劣的事件,更是文物保护之痛。倘若这些文物都如此轻易的被处置,甚至论文某些官员的囊中之物,又何谈文物保护?权力肆意到如此地步,是对文物保护制度,以及相关监督制约机制的拷问。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近来深陷舆论漩涡的故宫“十重门”。故宫,一向被视为国家文物的最高殿堂,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可是就连故宫,近来也事故连连,先是文物莫名其妙、轻而易举的被盗窃,“错字门”、“会所门”紧随其后,而后是珍贵的瓷器等受损,古籍丢失等等。难以想象,当故宫都迷失在各种“门”中无法走出,无法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时,其他的市县级文化馆、博物馆是否存在更为严峻的情况,还有多少类似事件没被曝光?这亟待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改革管理体制和制度,防止类似文物事件不断发生、发酵,乃至病入膏肓。
据悉,此次闻钧天画作被领导拿来送人一事之所以曝光,是因为当年的文化馆副馆长四处奔走筹办闻钧天逝世25周年画展,这才发现画作不见了,可若非此次偶然性的发现,这些画作到最后还能省下几幅,此事又会如何被发现曝光?虽说文物损坏等要按规定上报,但在迟报、瞒报早已屡见不鲜的背景下,如何强化监督和执法等等,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而至于闻钧天先生画作的流向,牵涉的领导,更需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这事关政府公信,以及民众对文物保护的信心与信任。丁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