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斯舜威还向记者解读了现在人们已经司空见惯、并且习以为常的书画展览现象:“技术崇拜一种是越‘大’越好,在形式上做文章。这是和展览的视觉效应相对应的。大而取胜,同时也卖得起价钱;另一种比如现在书法展览上的许多作品在装饰性方面做文章,做旧,拼接,盖印章等无所不用等等。最近,我在展览上看到有的作品竟然盖了四五十方印章,就是他所谓的视觉效果。当然,这种技术也谈不上什么技术,而且技术含量很低。”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劲松从当代艺术的视角,反思传统的“国、油、版、雕”之所以走入误区的原因。他认为,“因为他们没有思想,没有文化的危机感,没有创造活力,导致他们只能在技术上不断地重复别人。这是在这些‘没有脑袋’的文艺匠人面前,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经典流失,优秀的艺术传统在当下遭遇了被“解构”的危险。汪永江以书法为例,谈到“解构还带来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对经典的误读,也就是与古代经典的隔阂。现代书家对于读古代书法文献其实是空白的,他已经读不懂。那么进一步产生的问题就是当代书法文化的发展可能就是与古代的衔接传承断裂”。
杨劲松认为,“解构经典”背后也存在着政治力量的作用。他指出:“本来‘经典’也是假的,当然首先人家会从概念上说经典肯定是千锤百炼的。问题是,摆在我们老百姓面前可以选择的经典,除了千锤百炼那部分以外,大部分经典是被塑造出来的,被‘忽悠’出来的,或者说是被‘政绩工程’所蒙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