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谭秦(独立艺评人)
他是1990年代初中央美院国画系毕业的高材生,擅长武术,曾在自己诗集的扉页上这样写到:“冯钟云,现代派画家,自由人。所谓自由,是一种不为世事所羁绊、随心所欲的状态……”这样的介绍,读者或许难以明确他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质。当笔者面对其肖像照时,立刻能感觉到他的身手敏捷,融会贯通。观其国画作品,清雅的“小写意”可见基本功和文化修养,挥洒的“彩墨”作品中更是迸发着色彩的激情,碰撞的力量,主题的驾驭和美学的升华。联想到其名字带来的启示,这位年近五十的“北京爷们”,一如既往地青春岁月,云卷云舒;闲云野鹤,悠然自得;更引人关注的是历经岁月的洗礼和人生的积淀,开始如朝晖般磅礴,晚霞般绚烂,这预示着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和艺术高度的来临;因此我们可以期盼进入下一个十年,二十年,这种风动云动、宇宙驰骋的美学气质将是多么迷人,情钟。
1
冯钟云生于1967年,在北京的胡同中长大,儿时记忆中当然少不了文革武斗,巨星陨落。然后是“坏人”平反,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他也实在是少年天才,18岁作品入选《八十年代中国画展》并被美协收藏,20岁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大三和老师一起在中国画研究院画廊办《张立辰、赵宁安、郭玫琮、高卉民、冯钟云画展》展览,毕业时在央美画廊举办个展,作品被陈列馆收藏。然后是不愠不火地参展,十年后回到母校高研班,师从当年的恩师花鸟画大家郭怡琮先生,慢慢活跃起来。
他偶尔往返于澳门和北京郊区,常有随他习武的徒弟和学画的学生一起吃住,其中不乏国际友人。可以想象这样一种生活和创作的状态,空气爽朗,天高山远;与自然亲密同行,朝夕相伴,气质风格深入骨髓;平日所爱的戏谱唱段烂熟于心,信手拈来;白天习武腾挪,晚饭微醺后提起画笔,酣畅淋漓,因此有了他作品的格调。
2
看了他的“鸟”系列,笔者想到当代艺术界的著名画家叶帅(叶永青,1958年生,四川美院教授),仿佛黑色签字笔留下心电图般紊乱的痕迹,表达一种执着和投入,童真和嬉戏,更是对传统文人画(特别是遗民朱耷)的继承和发展,这或许是“八五新潮”中的一种集体气质。但冯氏的作品不那么沉重和反叛,更多了绚烂、构成和豁达,四尺整开,或对裁斗方,矛盾有致,墨红相彰,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猫”的作品亦是如此,只见迷人的眼光,自得的神情,以及墨彩缤纷,动物灵性。
更有《红戏》,《蓝戏》,《大汉风》,《千秋舞台》,四尺整张(136X68cm)的作品,戏剧文化的精髓,名伶的醉人神态,台上的精彩一格,随着通透、沉稳、有感染力的矿物“原色”在墨与水的衬托和对照下格外生动传神,述说着“京腔国韵”的板眼和节奏。还有《三羊开泰》,《印象群马》,虽有口彩之意,命题之嫌,但彰显着他的风格,不媚俗,不娇作。“夏之荷”,“春之藤”可见画家笔墨进化的轨迹,生动传递着花蜜的香气,植物的精神,如在眼前,幻若梦中,想想也是醉了。
3
冯钟云说:“真正好的武术家儒雅、温和,内心的强大才能达到真正的外形的平和,所以这些前辈都是在武术创新和开创的过程之中,包括推广武术文化的过程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自己的武术空间按禅宗寺院的庄严朴素规划,并且在里边做上水,一方面是因为北京干燥,如此在练武术的腹式呼吸时会比较湿润。其中也有很多瓷器??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华的东西,还有埙??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凡此种种除了表向之外,当然有其对武术、艺术和文化的理解和精神的传达。
有人评论说“冯终日有酒,并总在豪饮,然从未见他倒下,却是愈饮愈目光炯炯,语气冲天,真正是一副“抽象”的人生写照。他的“抽象线描”自然而然充溢着酒气,松松散散的样子,永远透着一种机智,那是一种刚刚与上帝沟通的神采。笔在他的手中仿佛拥有自由的意志,通畅地在白色上创造奇迹。那点、线看似漫不经心,似是而非,却咬合着严丝合缝的造型关系,层层推进;不断延伸着观者的想象空间,那是物质世界磷光闪烁的色彩空间,让我们静心去逐点逐线地细细品味。”笔者想到的不是张旭狂草的“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明王世贞跋),而是高扬在古希腊文明中的“酒神精神”(Dionysian)。
从上述特质中,观者可以感知评判冯氏彩墨作品的张力和魅力,还有人说“冯钟云的彩墨画具有强烈的自由气质,他的创作状态几近一种心灵的迷狂,那是灵魂的自语,是心境的自然流露。在冯钟云的画笔下,外在的物象被分解、重构,具体、可视的形象退隐了,取而代之的是画家心灵杂揉的绚烂色彩,他把自己的生命袒露给别人,整体的气息率性自然,气韵丰盈,宁静却不失热烈,有时还伴随着一种神秘的野性。那里面映射着一个自由、懒散、有时还有些茫然的影子。可以说,艺术是冯钟云走向心灵自由的一种途径。……是充满现代意识的抽象美、结构美,那是洋溢着生命力量的大美。”
笔者深感作为艺评人的幸运之处:可以近距离地品味艺术家的作品,或者从故纸堆里、万维网中找寻线索,按照长久累积的“哲学、人类学”维度进行学理化解读;更有幸时,可以和艺术家走进工作室、咖啡馆,当面聊叙,侧面观察,描述所看到、感知并且确认过的有血有肉、有喜有怒的活生生、响当当的人格。春节期间恰逢家中幼子出生,日以继夜地撰写了万言“找寻十年的理想图示”,开幕式当日年过六旬的大画家一句“神交已久”带来了巨大的安慰和鼓励。而今冯先生又是一位,风格迥然,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