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首个将馆藏珍品与私人收藏共同展出的《收&藏?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对话展》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在这里,馆藏与私藏不再分离,观众既可品味熠熠生辉的艺术品,又可缅怀历史沉淀的风华。为了详细梳理此次对话展的内涵以及存在的意义,针对馆藏与私人收藏的主要区别、世界著名收藏家安思远旧藏首现天津以及私洽业务等话题,新金融记者分别专访了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天津鼎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耕。
构建平台 同场展技
作为专业收藏机构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当然是艺术品的最佳归宿,但也面临着收藏经费有限,珍藏品被束之高阁,少与世人见面等尴尬。私人藏家的藏品更是缺少展示、交流的空间与平台。而艺术品的真正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正体现于被公众同赏的艺术价值,它需要被展示、被欣赏、被期待……
新金融:为何会想到举办“收&藏?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对话展”?这在天津应该算是首例。
马驰:博物馆通过几十年的运营与管理,累积了大量的馆藏精品,但由于受到场地等局限不能全部示人。而对于美术馆来说,也一直在思索如何将馆藏精品更多地展示给观众,不过天津美术馆至今才走过三年的历程,馆藏品与经费也有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间收藏又十分活跃,一些收藏机构、私人藏家的藏品非常丰富,很多创造天价的拍品都被私人、企业家收入囊中。以此为契机,借助民间的收藏力量,与有信誉的公司一起做一个高质量、高水准、高学术的对话展,合二者之力,充分展现馆藏精品与私人收藏的艺术品。
杜耕:博物馆的收藏一直比较丰硕,但是很多藏品都被束之高阁,与我们的生活和民间收藏相差甚远,而民间收藏在有些历史阶段确实资源匮乏,甚至有的藏家秘不示人,但随着近几年艺术品市场的火热行情,很多重要的艺术品被重新挖掘出来,有的精品还从世界各地云集到了中国私人藏家手里,慢慢地,民间的收藏力量也逐渐壮大起来。
举办此次对话展是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出一种新模式,搭建一个馆藏与私人同场展示对话的平台,从作家、作品、类别、年代等多方面深入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博大。通过这种新的展览形式的尝试,让馆藏精品更好地被大众欣赏认识,同时让私人收藏的精品得到更多被展示的机会。
新金融:馆藏与私人收藏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哪里?
马驰:博物馆、美术馆收藏而来的艺术品,不管是捐赠的,抑或收购的,从踏进这里开始,就注定成了它的最终归宿。而私人收藏是可以流通的,藏品多半都是从拍卖行、画廊等处购入,买家拥有之后可能会再次卖掉。另外,博物馆、美术馆对藏品的出处、质量、学术等具有严格的审查标准,会有相关专家进行论证,进而再确定是否收藏,它摆脱了个人趣味,具有专业性。民间收藏就没有这个门槛,个人喜好就足以决定其归属。即便学术价值不高,一样可以收藏,更自由一些。
杜耕:馆藏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过的,它与私人收藏比起来,质量更高,题材更加特殊,比如张大千的《西园雅集》是他早期人物绘画当中一件不可多见的传统题材之作;齐白石的《四石变化》则是1924年初春为时任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曹锟所作,堪称齐白石书画创作中较为罕见的尺幅巨大、气势恢宏的力作。私人收藏部分也各具特色,大多传承有序,并有安思远私人旧藏为展览添色。
新金融:收藏作为一种个人行为的话,你认为它的最终归宿,哪里最为稳妥?
马驰:目前在收藏界存在一种现象,很多私人藏家的目的不是为了纯粹的收藏,而是为了投资,获得报酬。然而真正的收藏并不是这样。真正的收藏虽然藏品的价值会有所提高,但买卖不会很频繁。我觉得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将藏品全面地展示出来,哪里都可以成为它的依托。比如国内兴建了许多私人美术馆,引发了一股热潮,他们与馆藏的出发点其实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艺术品的美,这种局面也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杜耕:最终归宿应该是一个转换的过程。流落民间的藏品如果被私人藏家所购入,到了一定阶段和年龄,藏家会选择捐献给国家的博物馆,或者作为家族遗产由后代继承。但是对藏品的公开展示,与结果无关,最重要的是文化不能断层,一定要继续传承下去。
公私共生 百花齐放
非盈利性质的博物馆、美术馆在文化收藏事业中枝繁叶茂,不容小觑;而随着艺术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再加上国家倡导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的私人美术馆不断崛起,构筑了一种文化共生的桥梁。
新金融:日前,天津美术馆收藏了一批藏品为艺术家与收藏家的无偿捐赠。就目前来说,社会捐献对美术馆所起的作用有多大?
马驰:前面我也提到了,一直以来,美术馆的收藏经费都有限,我们又致力于研究与推广艺术品,当然希望更多的艺术家前来捐赠,将他们的经典之作放到美术馆展出。这次捐献的艺术家收藏家包括霍春阳、贾广健、刘泉义、周午生等,馆里非常感谢他们,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天津美术馆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么多精美的艺术品,为研究地方美术生态、津派美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金融:以基金会模式运作是西方收藏机构采取的有效手段,这对美术馆来说有可供借鉴之处吗?
马驰:基金会模式更能保障美术馆的运营,但是几乎国内所有的官方美术馆都是依靠政府的拨款与扶持。目前,一些业界人士也在呼吁民间的企业家建立基金会来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办展、购买藏品等,不过这种基金会还非常少,尤其是与博物馆、美术馆对接的更少,只能一步一步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愿意为公益文化做贡献的大型基金会,届时中国会迎来博物馆、美术馆的真正高峰。
新金融:全国范围内私人美术馆的不断建立是否会给具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美术馆带来一定冲击?
马驰:官方的美术馆涉及不到市场方面的经营问题,所以不会受到冲击,只会共同走向繁荣。私人美术馆的崛起,会使美术馆的概念快速被大众所接受,让他们能够近距离地欣赏艺术品原作,而不是盯着网络、画册里被传播的图像。
新金融:机构收藏的涌现,会给拍卖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杜耕:机构收藏一方面指的是私人所集资、成立的基金会,另一方面就是国家的机构。如今,国家收藏艺术品的时代大部分都停留在早期,反而留在民间的很多藏品关注度日渐高涨。就好比刘益谦拍下的《鸡缸杯》以及《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都是极为珍罕的藏品,由私人收藏放在国家自贸区里面,还为艺术品建造美术馆,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一种促进,对文化传播也是一种增值的服务。
新常态下的洽购
“于我来说,艺术收藏为世间最妙的事业。你永远不会厌倦,也永远不会有终点……生活总是趣味盎然。”
??安思远
新金融:“收&藏??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对话展”其间推出的私人洽购有哪些独特之处?
杜耕:鼎天的私人洽购首推高价值绘画,它具备几个特点:首先,买家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艺术品;其次,它为藏品中的生货;再者,它满足藏家低调行事、不张扬的传统。应该说,它是艺术品新常态下的投资洽购,既延长了交易,推出了展览,还包括学术上的对话,是文化产业下的创新,也是艺术精品交流、收藏与投资的高端私洽会。
新金融:2015年,艺术品市场的调整态势还在持续,鼎天国际此次花费大手笔征集到了“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的多件旧藏,意在挖掘新的市场热点?
杜耕:安思远旧藏的确是近期非常火爆的一个题材,特别是3月17日纽约佳士得2015春季亚洲艺术周“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夜场,成交率100%。安思远是美国的大收藏家,但最重要的是他古董商的身份,其藏品囊括书画、瓷器、玉器、古玩杂项等各个方面,种类齐全。鼎天国际此次有幸得到了法国藏家的支持,征集到多件安思远旧藏,还有他当时购买的凭证以及其收藏印章,均为非常难得的一批作品,旨在为藏家带来全新体验。
新金融:在你看来,拍卖公司推出安思远私人收藏专场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安思远个人的明星效应、拍卖公司的品牌运作抑或其他?
杜耕:艺术品收藏一方面注重的是作品的质量,更讲究作品的来源,安思远拥有一个很好的出身,这使其作品传承有序,来源清晰,价值就高,价值高了,成交率自然就不成问题。
新金融记者 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