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智
东洋结集
一般地说,如果画面上没有题句、题诗,只有穷款,那么画得再好,也觉得有缺陷。如果有恰切的、精彩的题诗,则能使画面境界大大提高。而当今绝大多数画家缺乏的恰恰是文学修养、作诗的能力。
老师因为超常的繁忙,留下的绘画作品不多,但有限的作品大都有诗作留题。文人画配上文人诗,写的字又极富书卷气,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老师送我的这幅小画,虽然没有题诗,却有画题和题句。这画题和题句如此切合画境、心境,秀挺、儒雅的行书小字又巧妙地错落其间,便散发出浓郁的诗情了。
1983年,启功老师的日本书法展在当地引起巨大轰动,让日本书画界领略到了高超的书法艺术,最终获得圆满成功。回国的时候,老师可称两袖清风。在那个复印机并不普及的年代,老师用展览所得润格为北师大中文系购置了一台高档复印机。
展览过后,日本“株式会社西武百货店”将老师书法展的全部作品影印成册,装帧十分精美。这也是老师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书法集,他从日本归来,只带回两本。我见了爱不释手。老师对我说:“过几个月,还要给我寄几本。到时送你一本。”1984年我再次拜望老师的时候,他笑吟吟地拿出一本册页递到我手中。黄色的封面上,是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集名《启功书作展》,扉页上还有老师亲笔书写的“启智同志指正”几个字。这题名留赠之言,是老师事先写好的,专等我去时,亲自交给我。这不仅反映了老师记性出奇的好,更体现出老师待我的一片真情。此时的老师虽已成为中国书协主席,但依旧平易可亲。我觉得有一股热流冲到心里,半晌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1986年11月,我国第一部高等院校书法教材《书法概论》问世,主编即是启功老师。在这部教材里,老师将他的书学理论正式上升为学术成果,将汉字结构说进一步科学化,用“黄金律”这一数学原理去把握汉字的结体。这个理论乃是诸家隔靴搔痒之论的升华,繁琐之论的简化。它破除了许多对汉字结构讲求过甚乃至神秘化使人无所适从的清规戒律,打开了千百年来书家一直摸索的汉字结体规律的枢纽,在书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这里,我借用启功老师《论书绝句百首》中的一首论书诗,来阐述黄金律格的原理。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释义:此诗概括出的结字要诀,乃启功老师一生学书经验的结晶。老师曾做试验,“影摹唐楷,见其折算,于停匀中有松紧,平正中有欹斜。苟能距离无谬,纵或以细线画其笔画中心,全无轻重肥瘦,悬而观之,仍能成体。乃知结字所关,尤甚于用笔也。”而结体之规律,即可运用黄金律去把握。具体说,就是把打好的方格分成图一形式,即5∶8=0.382∶0.618。这样就在方格的中心部位交汇成为四个点a、b、c、d。字的中心如经过这4个点,必然美观。至于笔画长短、粗细,或笔画偶有失误,均无伤大局。a、b、c、d4点中,a点是定位点,最为重要。其次是d点,如图二。即便是“一”字在格中的位置,总宜挂上a处,如图三。
以上内容是我在天津《今晚报》上发表的《启功论书绝句注释》一文中的一部分。为什么我能较深入正确地理解老师发明的“黄金律格”,这有赖于老师对我进行的一次详细的讲解。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