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华
十年前,我在早期留美女物理学博士何怡贞家里,第一次看到张大千的真迹??《春酒松竹梅图》。此立轴是1934年2月13日,张大千在癸酉年除夕夜写就,次日拜年,送给何澄的甲戌年开岁大吉的新春贺礼(2011年3月,由何怡贞先生子女将此画捐赠给苏州博物馆)。此外,我还看到张大千在1934-1937年间,分别写给何澄的四幅信笺,其中有一幅仿邹弥的冷梅笔意图。张大千在画上所题“颂亚农社长兄甲戌开岁大吉”及仿邹弥信笺的“亚农社长博教”,引起我的注意。何怡贞说:“张大千和父亲他们成立了一个正社,也许是人家客气,称他为社长的。张大千的哥哥张善?也有一幅送给父亲贺春的画,现在苏州博物馆,上面称父亲也是社长。”何澄是什么社的社长?当时于我来说是个谜。
一年之后,苏州十中百年校庆,幸逢受邀,得以到苏州博物馆观看何澄子女捐献的何澄部分旧藏。虽没看到何怡贞所说张善?送给她父亲的那幅画轴,但通过与苏州博物馆钱公麟先生的交谈,还是知道了张善?写给何澄的这幅贺岁之作名叫《开岁百幅图》,作画时间在1935年2月,题款为:“甲戌除夕为亚农社长兄缋,敬祝乙亥开岁百福。”我问:“那何澄是什么社的社长呢?”钱先生说:“吴湖帆当年和一批苏州文人成立了一个‘正社’,是不是这个社还是别的什么社,需要考证。”这之后,我不但看到了张善?写给何澄的《开岁百幅图》,而且在灵石两渡何氏族人处还看到“正社”于1935年1月所出的《正论特刊》(苏州正社书画展览会特刊),心中之谜总算解开,且对这个民间社团的组织架构和社员分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正社”,其实是这一自发组成的民间艺术社团的简称,正式社名叫“正社书画研究会”。酝酿成立的时间约在1932年底,正式活动时间为1933年1月31日。结合《吴湖帆文稿???日记》1933年的记述,正社书画研究会的发起人亦即最初的社员,似不脱当时不知凡几的本邑和同好及师友组团结社的窠臼。如陈子清,书画家,苏州吴县人,吴湖帆表兄;张紫东,昆曲家,世居苏州补园;邹百耐,苏州吴县人,藏书家,有“百拥楼”,吴湖帆友;王季迁,何澄妻堂弟,吴湖帆门生;管一得,苏州人,山水画家;潘博山,苏州人,藏书家,书画鉴赏家;彭恭甫,苏州人,山水画家;朱梅村,苏州人,画家,吴湖帆外甥;潘子义,吴湖帆妻潘静淑之兄;吴诗初,书画鉴赏家,吴湖帆亲戚。而何澄,系民国元年退出军界后定居在苏州的收藏家,时任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高等顾问;张善?张大千仲昆则是寓居在苏州网师园的职业画家。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人员构成基本上是以居住在苏州的吴湖帆亲朋好友及入门弟子为左右。及至1934年9月9日,由何澄策划并负责组织的正社书画研究会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办社员书画展览会后,“正社”会员的组成有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一批寓居、定居和工作在北平的名士。如,工笔画家于非?、画梅大家汪吉麟、山水画家朱德?、南北统一后首任北平特别市市长、诗人何其巩、国立清华大学文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校歌词作者汪鸾翔、曾任山西雁门道尹、时任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秘书长的俞家骥、寓居天津的藏书家、校勘学家章钰、时任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医学教育家汤尔和、中国营造学社校理、画家、金石与图书版本鉴定专家陶洙、文人画的北方代表人物溥心畲、北平中国大学哲学系教授杨伯屏,甚至包括当时寓居在苏州的叶恭绰。这些北方系的名士、耆硕和卓有声望者,大都是何澄介绍加入“正社”的。一个地方性的艺术民间会社,由此不再拘泥于一隅,切实形成了研究艺术的氛围,并开始有了大的影响,这无疑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何澄所提倡和所做出的贡献。
民间的事情交给民间来做,“正社”可以说是一个标本。看看“正社”所列当年的这些会员名:张大千、王季迁、溥心畲、吴湖帆、冯超然、陆抑非、于非?、江小鹣、徐邦达、孙伯渊、叶恭绰、夏敬观、吴梅,“正社”当年的所作所为,现在的哪个会社可以媲美?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