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中国书画

> 醉心书画?集古今:见大草堂主人及其藏品

醉心书画?集古今:见大草堂主人及其藏品

http://feicui168.com 2015-02-05 21:03:15
展览现场图片 展览现场图片 展览现场图片 展览现场图片 展览现场图片 展览现场图片

  文/胡迪军

  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4年12月23日上午十点,一场古代书画的饕餮盛宴《藏古代书画展》在浙江博物馆孤山馆区的西湖美术馆开幕。展览开幕前,西湖美术馆早已人头涌动,摩肩接踵,出席展览开幕式的有原省委常委、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曦,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田宇原,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祝君波,宁波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松才,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等人,展览展出见大草堂所藏古代书画110余件,囊括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名家书画,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展览中的书画件件都是经过挑选的精品或孤品,其中不少藏品甚至能成为一个省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所有这些,都是私家藏品,都是见大草堂主人黄兄柏林先生所藏。现场参观的专家、学者震惊之余,不禁要问:黄柏林是谁?他何以能藏得这么多古代书画精品?

  文明的进程如滔滔东流的江水,日夜不息。当时光流逝,一个个曾经辉煌无比的王朝退出历史舞台,所留下的只有星星点点的遗物供后人凭吊,而书画无疑是中国古代文物中最具魅力、最具文化内涵的文物了,故而古代书画获得了历代收藏家的珍视,在古代大多被帝王贵胄所收藏。

  而书画多作于纸帛之上,其载体却是无比的脆弱,水淹、火烧、虫蛀、兵燹、动乱都可能导致一代名迹烟消云散,历史上曾有书画的多次大集中,也有过多次大毁灭。能留存至今的,百不得一。

  从汉武帝“创置秘阁,以聚图书”到民国时期两千年中,中国古代书画遭遇了诸多浩劫。南朝梁灭亡时,梁元帝萧绎将历代所聚法书名画及典籍二十四万卷焚毁。隋大业十二年,隋炀帝携名画东下江都,法书名画随之由运河载往,中道翻船,大半沦毁。唐武德五年,秦王李世民命宋遵贵将两都秘藏书画以船载之,溯河西上运往长安,行经砥柱,忽遭漂没,所存十无一二。安史之乱,书画再遭浩劫。五代兵燹、两宋灭亡、明亡、1860年英法联军及1900年八国联军的劫掠、发匪之乱、溥仪盗窃书画名作出宫等等,各种战乱和变故,使留存于世的古代书画日益稀少。

  据《宣和书谱》、《宣和画谱》记载,宋徽宗时,内府所藏法书碑帖1344件,名画6396件,而流传至今的已寥寥无几,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古代书画流传之艰难。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国家购藏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流散在民间的书画名迹更是少之又少。

  由于书画的经济价值很高,历代均有很多仿品,而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流传,又会出现各种复杂的情况,如临摹、仿造、臆造,无款画添款,假画配真跋,小名头改大名头等等不一而足,以致古书画中鱼龙混杂,真赝难辨,其收藏难度可想而知。

  那么,黄柏林是如何集得这么多精而真的书画藏品的呢?

  见大草堂主人黄柏林,生于1959年8月,慈溪市逍林镇人。1977年从逍林中学高中毕业,弃学从农,后应征入伍,三年后复员,安排在逍林新华书店工作。十年柜台生涯,期间埋头苦读,积累了大量文史知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以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换取了一张任伯年人物画轴,从此便痴迷上了中国古代书画,八十年代初他辞职从事古书画经营和收藏,至今三十余年,经手书画数万件,积累了大量鉴定经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所藏的古代书画鉴赏参考资料非常丰富,同时他对每一件过手的古代字画都认真研读,仔细求证,从搜求古代书画只为稻梁谋的画商,蜕变成为一位精于考证的书画鉴赏家、收藏家。

  即便是近现代书画在拍卖市场上被炒得风生水起之际,黄兄也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寻觅日益稀缺的古代书画。黄兄以为,古代书画的久远与稀缺,使其脱去了炒作因素,而古代书画的复杂性又使收藏极为艰难,这也正是其魅力之所在。在每次拍卖会上,黄兄总能捡到漏,而看似凭运气的检漏,其实恰恰是由知识与经验积累的金字塔的高度所决定的,在业界,黄兄堪称是一位传奇人物。

  生活中的黄兄性情豪爽,为人大度,而在书画鉴定上,却能心细如针,明察秋毫,连一些极其细微的破绽也不放过。在此,我无意掩饰我对黄兄的景仰,相比于各类《鉴宝》节目中信口开河开出天价的专家,黄兄是以真金白银去夯实自己的鉴定结果,这点是那些所谓的专家望尘莫及的。

  经过近三十年世界各地的经营与?集,黄兄手中的藏品已颇具规模,共庋藏了自唐代至清代的古代书画300多幅,大多是精品名迹,有些甚至是存世孤品。

  对这次浙江省博物馆的展览,黄兄前后准备了一年多时间,挑选、甄别、整理、考证,出版作品集,黄兄将这次展览当成他收藏生涯中的里程碑,用以展现其收藏的专业和精深,以期对文博界、艺术界和收藏界有所裨益。

  黄兄曾说:“这些古代书画是天下公器,属于全民族所有,我希望将它们公之于众,让大家都能看到,而不是仅仅我个人秘藏。”这等气度,实在不是多数收藏家所能具备的。我每次在需要研究或作为资料引用时,黄兄都毫不吝惜,随意调阅、拍照、扫描甚至借阅,黄兄的气度由此可见一斑。

  黄兄自号四明野史,野史者,是指毫无官方背景的隐士。也因此,黄兄生活得简单而洒脱,一如他所崇拜的画家蒲华。

  蒲华,字作英,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浙江嘉兴人,清代画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其个性追求自由,与科举八股文格格不入,最终绝念仕途,专心于艺术创作,寓居上海城隍庙以鬻书卖画为生,人称“蒲邋遢”。

  蒲华才华横溢,书画皆极具个性,黄兄对蒲氏拜服有加,他的书法、绘画皆神似蒲华,画竹几能乱真。并在见大草堂西侧遍植翠竹,建“蒲公亭”以纪之。

  那么,见大草堂何在呢?在慈溪市逍林镇林西村,在黄家路一片鳞次栉比的民居之中,见大草堂的两扇朱金木门油漆斑驳,一幅“以古为鉴”的石雕门额上爬满爬山虎,在或豪华或陈旧的民居中,实在并不怎么起眼,真可谓大隐隐于市朝。

  而大门开处,仿佛时光倒流,里面展现的是一座古典园林。

  这就是见大草堂,是黄兄苦心营造的宅园。宅园占地三亩多,穿过首进的鸥鹭堂,眼前是一座有凌云之势的巨型松石盆景,盆景后,眼前豁然开朗,里面曲水成池,亭台水榭,古树修竹,雕梁画栋,曲径通幽,几座古建筑掩映在一片园林之中。

  长廊曲折幽深,穿过长廊逶迤前行,有“非知乐榭”、“阴晴圆缺廊”、“竹溪廊桥”等景观,有一“如意池”,池中种荷,池水与后园的梅泉相连。

  见大草堂建成于2004年,“见大”者,小中见大也,黄兄认为:书画,小道也,而虽为小道,却可以成教化、助人伦,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兴衰,故曰:“见大草堂”。整座宅院是黄兄的作品,从设计到监工,到每一个建筑部件的购买,再到每一处景点的命名,都渗透着黄兄独特的匠心。命名都有出处,如“非知乐榭”,出自“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连厨房也因为主人喜食素,而被冠以“醉素轩”之名。

  主楼修建得颇为巍峨,五开间二层楼。楼下正中是三开间的客厅,厅中一桌一椅、一架一几、一瓶一石,全是古典厅堂的陈设,墙上所悬的是古代名家的真迹,桌上堆满了册页、古籍。

  冬日的下午,阳光穿过婆娑的树影,映照在庭院中,园中那棵元代的梅花正在怒放,散发着阵阵幽香,在清代的红木桌上,翻阅着文徵明的书画册页,此情此景,恍如置身梦中!

  这就是黄兄所营建的梦境,但这是真实的!

  且让我们领略一下见大草堂的藏品吧。

  藏品中的扛鼎之作当属宋代朱熹的《秋日告病斋居诗卷》和唐代辛澄的《仁王菩萨像轴》。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翁,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世称朱子,是继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朱熹的书名为文名所掩,虽一生著作等身,然其墨迹存世者仅寥寥数件,多为行书尺牍,这卷大字行草《秋日告病斋居诗卷》全卷高34厘米,长逾10米,后有南宋、元、明、清题跋五段,传承有序。朱熹作品如此大的尺幅,如此磅礴的大字,世所罕见。

  唐代辛澄的《仁王菩萨像轴》,此轴画仁王菩萨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仪态威严,雍容博大,右手掐指,左手散花,下有祥云涌动,一片庄严景象。辛澄,唐代名画家,擅画佛像,笔墨精妙,此轴曾经北宋《宣和画谱》著录。

  见大草堂所藏北宋山水画家黄庚的孤本《寒林泊舟图》,画面为平远构图,描绘江南冬景,远山若隐若现,近处枯树木叶落尽,意境萧瑟,画面上弥漫着一片苍茫荒凉之气,可谓画中有诗。此卷迭经南宋权相贾似道、元代收藏家乔篑成、明代收藏家项子京、清乾隆内府收藏,是一件流传有序的赫赫名迹。

  见大草堂所藏元代画家王蒙的《草堂待鹤图》,此图画面繁密,是王蒙典型的牛毛皴,高松矮屋、人物溪桥点缀其间,手法轻松而精密,王蒙山水存于民间的极为罕见,此图弥足珍贵。此图为清初慈溪书法家姜宸英旧藏,画上有清初名人徐乾学、吴雯的题跋。

  除此之外,见大草堂所藏明、清两代名家书画累累。其中有明代文徵明、张瑞图、董其昌、祝枝山、黄道周等人的书法,林良、吕纪、夏昶、戴进、徐渭、唐寅、陆治、仇英、蓝瑛、陈洪绶等人的画作,清代萧云从、王鉴、王时敏、龚贤、王?、石涛、弘仁、郑板桥、金农、闵贞、罗聘、华岩等人的画作,不一而足。

  其中几件作品值得一提:

  明代沈周《吴山东庄图卷》,沈周,字石田,明代著名山水画家,吴门画派领袖。此卷《吴山东庄图卷》写田园村舍错落于山水之间,其间渔樵耕读,一派江南春色,画面笔墨苍秀、疏简清新。此卷收藏颇具传奇色彩,此卷于清末民国时流失日本,被日人截成四段,八年前黄兄从日本购得,后又于香港购得卷后沈周题诗,复于日本市肆购得申时行所题引首和诸名贤题跋,居然各段中高士奇藏印皆能吻合。遂精工装裱,以作延津之合。此卷曾经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著录。

  明代唐寅《东坡探梅图》轴,唐寅,字伯虎,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此图画一枝老梅斜卧于湖畔,东坡手抚梅树迎湖而立,身后古亭坡石,一片清幽景象。画面用笔劲峭,秀雅绝伦。此画为唐寅赠友人朱希召之作品,属于唐寅四十岁前后之力作。

  明代文徵明《停云馆手稿》长卷,此卷高25.5厘米,长464.5厘米,文徵明,名壁,字徵明,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此卷《停云馆手稿》为文徵明晚年手稿,共有文稿九篇,全卷以行草写成,间有涂乙,书法天真烂漫,率意而为,无意于佳乃佳,为文徵明书法之上品。此卷为明代大收藏家项子京旧藏。

  明代祝枝山草书《李白诗卷》,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此卷草书《李白诗卷》书法跌宕纵横,点划遒劲流美,为其晚年精品。此卷长期流传于慈溪,曾为慈城冯氏家族旧藏,有慈溪钱罕题跋。黄兄得之于慈城。

  明代张瑞图草书《后赤壁赋》册,张瑞图,明代书画家,福建晋江人。张瑞图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此册共三十页,洒金纸墨书,书法结体奇崛,用笔苍劲,章草笔意浓烈,为其晚年之作。卷后有明末名族英雄史可法的题跋:“其字天下奇,其人姑置之。”史可法墨迹世所罕见,亦是一宝。

  同时,黄兄也注重乡邦文献的收集与保护,其藏品中慈溪籍名家作品亦不在少数。

  如宋末元初月江正印所书《义云和尚语录》轴,释正印,字月江,号松月翁,俗姓刘,慈溪人,宋末元初高僧,曾任阿育王寺住持,著有《月江正印禅师语录》。此轴书法用笔浑厚,结构绵密,有张即之书风之影响。这件极可能是月江正印书法孤本,黄兄得自东瀛。

  元代高僧昙噩的绘画《布袋和尚图》,释昙噩,字无梦,号梦堂,俗姓王,慈溪人,工书善画,元代高僧,曾驻锡鸣鹤金仙寺,写有金仙寺《泰上人舍田碑》,此碑今已不存。昙噩所画《布袋和尚图》已是其存世孤本,此图黄兄得自东瀛。

  见大草堂藏品仅此可见一端,恕我无法在此一一列举。

  自古书画如云烟过眼,时聚时散,在此过程中,收藏家的意义不言而喻,他们或整理故帙、理清迷案,或考证真伪、详加著录,对书画的保护和传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相信黄兄所编的这本厚厚的《见大草堂藏古代书画选》将成为传世的重要图录,被世人检索和引用,而黄兄也将厥功至伟!  而回顾古来书画之聚散,令人怅然。明代嘉兴项子京天籁阁所藏古代名迹,于顺治二年清兵攻破嘉兴府城时,被千夫长汪六水所劫掠,散失殆尽;清宫三百年所藏古代书画,民国时被溥仪盗出宫外,贮存于长春伪满洲国皇宫小白楼中,日本兵败,伪满洲国覆灭,这批书画名迹散于东北,损毁无数;清代慈溪叶元封所藏书画,富甲浙东,同治壬戌尽毁于发匪之乱。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惟愿黄兄苦心孤诣积聚的这批书画瑰宝,能久远地留存于慈溪,子孙永宝,万世无劫。

展览现场图片展览现场图片
展览现场图片展览现场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