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郑孝胥先生在为庞莱臣的著作《虚斋名画录》作的序中称“虚斋主人收藏甲于东南”,王季迁曾称庞莱臣“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拥有书画名迹数千件”。虽然这样的数量对于卷帙浩繁的中国古代书画来说似乎并不占分量,但庞莱臣所藏画作历时之久、品相之好、名家之多、质量之精确是无人出其右者,自宋至明清的书画大家的作品几无遗漏地被其收入囊中,说庞莱臣收尽了天下的古代书画精品丝毫不过分。甲午岁末之际,由南京博物院主办、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主题定为“藏?天下”,大概亦有“藏尽天下之画”的含义。
庞元济,字莱臣,号虚斋,浙江南浔人。出身于南浔“四象”刘、张、庞、顾之一的庞氏家族,庞莱臣顺利地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民族资本企业家。雄厚的资金实力是他收藏书画的基础,而敏锐的判断力和自身的艺术素养才是庞莱臣成为收藏大家的关键。清末民初社会动荡,大量书画珍品由宫廷贵族阶层流入民间。庞莱臣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并从上海收藏家狄平子处购进大量书画精品真迹,民间故家吴门汪氏、顾氏、锡山秦氏、中州李氏等诸家的藏品亦多有购藏,由此奠定了庞莱臣书画收藏的坚实地位。庞元济一生为自己的书画藏品编过三本著录:《虚斋名画录》、《虚斋名画续录》与《中华历代名画记》,记录其自身收藏的画作700余件,不藏不著,其科学而规范的书写体例也成为近现代书画著录的典范。
“虚斋”是庞莱臣在家乡南浔建造的庭院??宜园中的藏画之楼,亦成为庞莱臣收藏的雅号,凡其藏画均钤有“虚斋”印章以示鉴藏流传。后因其“虚斋”名气之大,以至于许多藏画之人非有“虚斋”印之画作而不收,也是对庞莱臣鉴藏水准地位的一种高度肯定。1949年庞莱臣去世,在他身后留下了大量藏品。新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庞莱臣的收藏,通过多方努力和沟通与庞莱臣后人联系,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都先后不同程度地收购了庞莱臣的部分藏品。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庞莱臣的夫人和长孙庞增和无偿将庞莱臣珍藏的137件宋元明清历代名家书画捐献给南京博物院的事件,捐赠作品包括了宋徽宗赵佶《?鹆图》、夏?《灞桥风雪图》、黄公望《富春大岭图》、沈周《东庄图》、文徵明《万壑争流图》等大量名家珍品。正是这批绘画为南京博物院书画收藏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位居前列奠定了基础。
早在2003年南京博物院70周年院庆之际,南京博物院已经举办过庞增和捐献庞莱臣藏画展,在其捐赠的137件书画珍品中精选了50余件进行展出。而2014年正值庞莱臣先生诞辰150周年,南京博物院再次举办庞莱臣捐赠作品展则有着更多的纪念意义。与前一次不同的是,这次展览联合了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三馆鼎力合作,选出了80幅自宋至明清的书画精品,大多数都是3年才得一见的书画一级品。此次展览分为“藏之极”“藏之趣”“藏之品”3个单元,生动地展现了庞莱臣藏画的心路历程。宋徽宗的《?鹆图》受到许多人的关注;这幅小写意花鸟不同于我们寻常印象中的工笔赵佶,此作虽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评价,但也曾受到质疑,不过经徐邦达、刘九庵、马子云三位鉴定专家的肯定,该画的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黄公望现存作品寥寥可见,《富春大岭图》可算是他晚年的力作。这件作品删繁就简,用草书和篆籀的笔法对山石和树木做了勾勒,在石头的下部用短披麻皴,神完气足。元代的山水以简练的笔墨来表现山川风物,和宋人的纷繁复杂形成鲜明对比,而此画无疑是元人山水的典范。明清时期书画名家众多,作品数量也极巨,但此次展览中的明清画无一不是优中选优的顶级佳作,沈周《东庄图》、文徵明《万壑争流图》、董其昌《秋兴八景图》、王原祁《九日适成图》、朱耷《山水图》、恽寿平《残荷芦草图》等珍品全部集中展示,为南京博物院的观众们奉上了一场顶级品位的书画盛宴。
收藏家马未都说:“天下的好东西多的是,一己之力不可能收完。‘过我眼即我有’是收藏之人应当秉持的正确理性的态度。”欣赏着庞莱臣先生如此众多的书画珍品,恍惚间我好似也有了天下收藏尽我有的错觉。庞莱臣先生一生致力于收集流失文物的努力值得我们肯定,但他不为私利、留画于民的无私精神更加值得我们敬佩。他藏尽了天下之画,却又把藏画还给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