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中国书画

> 段俊平:书法艺术的时代性与传承变革

段俊平:书法艺术的时代性与传承变革

http://feicui168.com 2015-02-03 17:03:00

  作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段俊平

  书法的传承是必须的,但是在汉字承载的功能发生巨变后,在互联网时代,书法的时代变革也必须要提到日程上来,遵循于传统书法的美学基本元素不变的前提下,书法必须要适合时代的特有属性,任何艺术必须具有时代性,创新也是艺术生命力延续的必要条件,书法的“时代性”前几年在学术界早已被讨论过,书法艺术中的时代性尽管也被一些理论家谈及,但现在已多半不愿说起,用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艺术的那股热潮似乎已经过去,用抽象形式创作书法的大潮也悄悄逝去,大家重又回到传统中去追寻古人笔墨中的情趣。现在中国书坛只有模仿“二王”方为书法正统,但是学“二王”又谈何容易,当代人由于缺乏东晋那个时代的文质气息,学习“二王”只是从形上模仿,完全没有掌握“二王”书法的神韵,结果学出来的书法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全是没有气韵的草棍书法。学古人不行,又没有时代的特质,这是当代书法的悲哀。历史上每个时代的书法艺术都有它的时代性,无论是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和元明尚态,这都是书法的时代特征,那么在我们这个文字的毛笔书写已不是作为交流手段的互联网时代,汉字的毛笔书写主要是作为艺术的形式时,我们应该崇尚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书法应该有什么时代特征和评判标准?这是摆在书法艺术工作者和书法艺术家面前的一大课题。

  书法的变革及书法的时代性的话题自80年代“书法热”以来,就陆续有许多学者及书法家进行了探索。他们提出了书法要同许多艺术一样要有其现代性,

  所谓的“现代性”(modernity)来源于西方,是一个含义丰富、争议颇多的概念,至今依然没有定论。法国的哲学家福柯说:把现代性想象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这种态度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思想与感觉的方式。即是有一种“当下”“现在感”。所以现代性首先是一种历史和时间向度上的概念,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所产生的相对于古典性的巨大断裂与深刻变化。是现代社会与古典社会截然不同的生活范式、价值观念、审美表现等前提下所表现出的不同审美取向。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一切艺术都应该随着人们的时代性而改变其存在的方式,以适应人们审美的需要,这就是艺术的现代性。书法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理应要进行与时代相适应的变革和创新。

段俊平在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向副校长Joanne Z. Bruno博士展示中国书法段俊平在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向副校长Joanne Z. Bruno博士展示中国书法

  我们看到,当代书法艺术主要是展厅艺术,书法家对展厅效果的重视,甚至超过了书法本身的美学和使用功能。一般展厅里的作品很难挂在大雅之堂,原因是大部分的书法家被所谓的高大上的展厅文化所习染,作品不重视汉字书写的本质艺术水准,重视的是作品的尺寸是否宏大及装裱的是否精美,这种现代性是脱离书法艺术本身的价值的现代性,是走偏的现代性。

  真正的书法的现代性必须从书法艺术的实质、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时代艺术审美等诸多问题入手,对书法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方是书法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我们清晰的发现书法实用功能已退化甚至消失,这就意味着古典传统书法赖以生存的基础的崩塌,若让书法在现代社会获得生存必须在其功能上要进行现代性的变革和创新,这样书法艺术才能重获新生。   

书法家段俊平作品:王维-《渭城曲》2015年1月书法家段俊平作品:王维-《渭城曲》2015年1月

  任何艺术都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艺术,书法也不例外。书法的审美取向也是随着汉字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我们可以从甲骨文、金文、篆书等实用书体中体会到书法审美的转变,在书法转变过程中,书法逐渐成了美的自觉艺术,历史上的书法美的评判标准被几个大书法家锁定,每个朝代由于帝王的审美取向而圈定了书法的审美标准,由于习惯和传承的力量,书法也成了审美自觉的产物。由于唐太宗的喜爱,王羲之才成了“书圣”。但无论是帝王还是普通百姓,他们的审美自觉本身具有时代性,从汉字的变迁和时代性来看,书法的艺术性的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

  一是非自觉艺术阶段,书法形成之初。人们的审美意识尚未表现为对艺术的自觉追求,而是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万事万物所蕴涵的形式美的感性抽象认识。这些感性认识完全与自然相关,人们用线条勾勒出自然各种景象及动物的形象,这种审美取向完全是自然的和非自觉的。

  二是艺术自觉阶段,这得益于先秦两汉的汉字的演变和汉字书写的笔法和书法造型意识的觉醒,至汉末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开始自觉的把握书法的艺术性。开始追求书法艺术形式的完美和性情的抒发,既十分关注书法外在形式、表现技巧,又深入研究内在形式和基本法则,进而发掘书法作为艺术的深层内涵。前两个阶段都是基于书法的实用和艺术的双重功能所表现出的审美意识,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帖,大都是古人的文章和书信的手稿,一方面是书法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才是书法的艺术功能,比如《兰亭序》、《祭侄稿》和《寒食帖》既是美文又是书法的佳品,而且这三篇文章又都是涂涂抹抹的草稿,三篇文章的文采已让人陶醉,又加上美轮美奂的书法,所以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

  书法艺术的第三个阶段,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迈入互联网时代,这种以汉字书写为主要载体的时代已渐行渐远。基于当代书法已失去了其实用的功能,所以汉字书写变成了更加纯粹的艺术。一幅汉字书写作品从多种角度的评判过渡到了完全从纯艺术审美的角度对其进行审美评判,所以此时的书法作品对布局,装潢和文字的书写的美学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就要求书法艺术必须从表现形式和章法上更要服从于大众和时代的审美要求,这也是书法艺术要变革的迫切性。

书法家段俊平作品:王维-《送别》2015年1月书法家段俊平作品:王维-《送别》2015年1月

  书法艺术的商业性也应该有其现代性的特征。我们知道书法艺术在第一和第二个发展阶段时,书法的商业性还没完全凸显出来,虽然也有一些书法买卖,但更多的书法艺术是日常的一种礼仪往来和书信交流。人们在完成文字所传达的意思外,附加了艺术的体验和享受。书法艺术发展到了唐宋以后,尤其到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才推动着书画市场的成长,书法开始成为艺术商品,有了经济价值。“近日有钟尚书绍京,亦为好事,不惜大费破产求书。计用数百万贯钱,惟市得右军行书五纸,不能致真书一字”。这是唐代的书画买卖,书画有明确的市场价格。尤其到了明代吴中四家,清代扬州八怪等都靠字画为生,成为职业艺术家。“润格”费虽古已有之,但书法完全由机构作为商品进行经济活动古代没有形成气候。而在当代,随着拍卖公司的出现,大型拍卖公司都有专门的书画专场,也有各种专门的收藏经纪人。现代书法非常成熟的商品市场已经形成,书法作品的经济价值凸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与古代以传统文人为主要书写者的境况已经非常不一样了,书法被纳入到艺术生产领域中,其运行机理已经与古代完全不同。 

  古代书画艺术是文人书斋中的雅玩之事,三五好友诗酒唱和那是古代知识分子热衷的风雅,以寻找身心的安顿和心灵的超脱。中国文人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中国的艺术是一种生命体验,它是日常生活经验的超越,古人在传统艺术中寻求的是一种生命的自适。“中国美学追求的是身心的安顿,它并不在意一般的审美快感,而力图超越一般意义的悲喜感,所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在超越中获得深层的生命安慰。”正是因为这种态度,所以古人推崇“不激不厉”的中正典雅风格,讲究“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书之妙道才会认为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在中国,艺术本来就不是技术,艺术是耕种心灵的工具,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这种古人的艺术精神追求在当代基本荡然无存,由于书法的市场化和当代中国人的浮躁形态,一切向钱看的理念改变了中国人的艺术追求,书法艺术也完全变成了逐利的工具,离艺术的本源渐行渐远。古人把书画当作通往人格修养的阶梯,一种笔墨情趣,一种生命性的体验。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专业化的发展使得当代人更多的是从形式主义的美学角度关注书法的造型,元素对比因素等。这种观念必然会影响到书法的艺术本原。当代书法艺术的浮躁和商品性,决定了书法离艺术越来越远,这也是书法的时代特征。这个特征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方面书法艺术的商业性从某种角度破坏了书法艺术的严肃性,但从另一角度看,它又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发展,我们如何平衡和发展它的优劣性,也是当代书法艺术变革的主要命题之一。 

书法家段俊平作品:王之涣-《出塞》 2015年1月书法家段俊平作品:王之涣-《出塞》 2015年1月

  在当代社会,现代西方文艺思潮席卷全球占据理论制高点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书法略显蹩脚和不适,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不清楚到底要向哪个方向发展: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体系被摧枯拉朽解散了,另一方面,新的体系又没有完全成熟,于是书法家在传统与时风之间摇摆不定,当书风日益破败,自然会留恋经典的完美;当发现经典无法逾越,欲求个性张扬之时,却又无救世良方。我们发现书法作为艺术,在艺术表现与形式技巧上强调时代感与当下性,是其中应有之义,但一涉及到艺术中的文字内容,与文字、绘画、雕塑、戏剧、舞蹈、音乐等相比,书法相对于时代,却明显“不在场”:只会以古诗文为书写文字平台,却没有直面社会、直击现实的内容表达。展览时代的到来给书法注入新鲜现代性血液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诸多问题。古人的作品以“人”为核心重视生命的体验,记录当下生活真实,而看看现在展览的每件作品所谓的精致,其实是在侮辱观众的审美水平,作品大片趋同化,让人有观一斑便知全貌的感慨。每幅作品忽略了书法的内蕴和文化性的独立,几乎人人都是半个冯承素,都是书法技工。还有些现象,由于没有形成我们当代的书法审美标准,有一些名家的作品在展厅里还算过得去,但却难登大雅之堂,在办公室或一些需要书画点缀的地方却挂不出去,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书法主流已严重偏离了人民大众的审美取向造成的,书法的现代性构建是时代为之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非个人的意愿能左右,无论如何再沉浸于古典追求其笔墨情趣也还原不了彼时状态,其实也不必去极力还原。所谓“笔墨当随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对发生的问题给予警惕和纠正,如果放纵着书法在现代性构建的路上逐渐的远离“人本”而形式至上娱乐至死,到那个时候,也就是书法远离当下人的社会生活,远离人群,远离我们时代的时候。

书法家段俊平作品:王维-《过香积寺》 2015年1月书法家段俊平作品:王维-《过香积寺》 2015年1月

  我们在研究书法的时代性时,一定要坚守书法是一门纯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超越于物质的,书法一定是全民的文化传承,而不是所谓的一些书法专业人士和书法圈里的一些人的自娱自乐。书法也不能成为所谓的圈里的文化,不能成为少数人把持的文化,书法艺术一定要遵循艺术的规律,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要求,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评判员。我们现在评判一副书法作品的好坏,不是看书法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而是超越于书法作品本身,看写这幅作品的人是什么职位,是否是行业领导,他的官位越大,他的字就写得最好,他的书法作品的价值就扶摇直上,书法艺术也被这些所谓的精英所把控,他们有艺术的评判权,他们说你好,你不好也好,他们说你不好,你的作品再好,也不好。评价艺术的好坏不是从作品本身进行评判,而是以是否是这个圈里的人来评判,要是这个圈里人,作品再烂大家也会众口铄金,要不是这个圈里人,作品再好也难得到人们的认可。由于他们把控稀缺资源,围绕着他们形成了所谓的圈文化。所以当代出现了拜名师和攀附书法圈里所谓精英的现象,挂一个书法名家的培训班,往往有上百人报名,名家一年就出来讲一个小时的家常话,这些人便成了这个名家的弟子,意味着你就是书法的圈里人了,也可以在这个圈里站住脚了,据说有个书法家的亲传弟子有上万人,而百分之九十的弟子竟然没见过老师。把艺术的评判标准完全建立在了官本位上,这就是一些喜爱书法的官员硬往书法协会钻的原因,我们这样一个书法艺术的畸形生态圈,也是书法的时代性产生的怪胎。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一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盖天下世变既成,人心趋变,以变为主,则变者必胜,不变者必败,而书亦其一端也。”今天,中国社会正处在重大的历史发展时期,所以作为书法的文化也要随着时代变革而变革,书法艺术是依托于汉字的艺术,如今汉字的许多表现和书写功能已发生了改变,所以要求书法艺术也要变革,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书法也具备艺术的一切属性,艺术是随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生活需要而发生改变的,所以书法艺术也应该适应现代人们对美的更高和更深层次的需求,我们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努力分析书法的时代性,从而对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进行时代的变革,使书法艺术真正回归到艺术的本原,而不是让它被错误的价值观和物质论所污染,剖析书法的时代性为的是我们能更好的把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书法必须要守正创新和正本清源,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