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
作为2014年度“收官大展”,《奇趣与复古?17世纪金陵书画艺术精品展》目前正在深圳博物馆新馆一楼展厅展出。此次展览由深圳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和无锡博物院合作,汇集了各馆所藏明末清初最具代表性的金陵诸家书画藏品共计73件套。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3月1日,跨越元旦、春节、元宵等节假日。
“画以江南盛”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中,一、二级珍贵藏品将近半数,包括郭存仁的《金陵八景图》卷,吴湖帆所集藏的金陵八家扇面,龚贤的《溪山烟树图》轴和《山水图》卷,石涛的《清凉台图》轴等是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杰作。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介绍,17世纪是中国绘画的辉煌时期,金陵无愧为这一时期的绘画重镇。以龚贤、金陵八家以及活动在金陵的其他著名书画家,无论个人还是群体,都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郭学雷表示,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古都,曾经历过六朝、南唐和明清之际的三次文化高潮,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传统。“明清易代,古都金陵成为遗民向往的中心,如吴彬、姚允在、杨文骢、邹典、程正揆、髡残、石涛、龚贤等画家多流寓于此。这一群遗民画家怀有亡国之痛,不事新朝,逃名溷俗,专注丹青,寄情山水,注重金陵山水写生,在纸笺上建立自己的天地。这些作品充分表现了他们鲜明的民族气节。感情上的执著加之对丹青的专注,使这些画家在艺术领域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郭学雷说。
金陵八家“遗民精神”
清初的金陵,各地画家多来此创作与交流,遂使金陵成为中国17世纪艺术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周亮工的《读画录》便记录了金陵画坛的40余位名家,并提出“八大家”之说,被此后的画论及方志所承袭发展。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画家邹明认为,“金陵八家”是指:龚贤、樊圻、吴宏、邹?、谢荪、叶欣、高岑、胡?八人,“他们活动于明晚清兴的百余年间,骨子里都多多少少的带有‘遗民’色彩。他们多没有在仕途上谋求生机,而只是醉心于绘画,遁迹于山林,以诗画相酬唱,以此来缅怀逝去的‘故国’。金陵书画中所呈现出的静美之韵和自然生气正是作为‘遗民’的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为了区分于后世以傅抱石、钱松岩等领衔的‘金陵画派’,我们多称之为老‘金陵画派’。”
邹明表示,“谈及‘金陵书画’,‘龚贤’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他为人正直不阿,常年隐居金陵清凉山半亩原,‘栽花种竹,足不履市井’,以画为伴,与自然相邻,在淡泊的生活中体验自然的清新,用画笔表现所观所想之心境。细细品味他的画,可以感受许多画以外的遐想。”
邹明说:金陵八家’的绘画风格与精神青史留名,影响后人。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傅抱石、亚明先生为首的‘金陵画派’沿袭了老‘金陵画派’的传统,走山访水,进行了二万三千里的长征写生活动,成为一个创举。明清‘金陵八家’与当代‘金陵画派’相继出现在古都金陵,正所谓一方山水一方人,自然与人杰地灵的江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