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艺讲堂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作协主办的大型系列公益讲座,每周邀请一位省内文艺界专家举办讲座。9月27日,中文图书网创始人、山东省美术馆顾问、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徐国卫做客大众文艺讲堂,与大家一起漫谈“书画的鉴赏、收藏与投资”。
现在国内的艺术鉴赏大概分为三个流派、三位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在中国的鉴定领域有着很高的艺术思想和建树,也培育了很多鉴赏人才,对我国古代书画的保护、保存,都做出巨大的贡献。直到现在,这三个流派、三位人物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第一位是上海的谢稚柳先生,他不但是鉴赏家,还是书画家。他说艺术鉴定要从书画的本体,包括意境、格调、笔法、墨法、造型、布局等等进行鉴定,就是你看这一张作品,你先看它的手法技巧是不是一个高手而为,是不是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他在鉴定中认为,绘画技巧是鉴定最主要的也是最难的。所以说他鉴定书画的时候,是追求绘画上的史论的功底。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鉴定书画的这种望气,就是看绘画的流畅性、笔法的高超、对古人的研究,包括艺术特征等等,从这些方面来鉴定,谢稚柳最大的长处和贡献就在于此。
第二位也是南方人,徐邦达。他鉴定的书画最多,出版的鉴定著作也很多。他的鉴定主要利用技术鉴定,从绘画作品的流传有序来进行考证,包括书画上的题跋、印迹、收藏印等等,都是书画鉴定的重要依据。可以说,他对书画作品的审查分析有着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三位是满族人,也是大书画家?启功。启先生的鉴定流派是学术鉴定。他有其他鉴定家难以取代的重要特点?以学问支撑自己的鉴定。虽然他学历不高,但是他所了解掌握的书画收藏、书画鉴赏背后的典故很多,特别是对古代文学、文献、目录学、版本学都有很深的研究。所以,他在鉴赏书画、碑帖和文献方面都有过人之处,对书画的鉴定贡献很大。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成立了一个七人鉴定小组,当时是以谢稚柳为组长,启先生为副组长。这七人当中还有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其中傅先生是搞建筑的,搞建筑的人为什么也参与书画的鉴定呢?其实,每个时期的建筑也有自己的特色,而建筑同样会出现在书画中,例如一张元代的作品如果出现了明代时期的建筑特点,马上就可以确定它不是元代的。所以说建筑、服饰都是鉴赏绘画的重要依据。
那么,从收藏的角度来说,我们鉴赏书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纸帛装裱的特点。早期的绢,明代有明代的技法,宋代有宋代的特点,可以根据它的质地判断一张书画的年代。古画装裱的艺术形式也保存着它那个时代的艺术背景。
2、书法题款的功力。鉴赏一张古代书画,首先看它的书法功力,如果与它相应的时代背景不符,就可以把这张画否定掉。
3、绘画特点及背景。主要看它的笔墨、技法、构图,是不是符合当时的时代,是不是有着一个高的艺术境界。
4、印章印泥的时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一张宣纸,到古代书画上面轻轻过一下,看是不是有印泥的脱落,如果印泥脱落很多的话,这张画上盖的印肯定没几年。
5、题跋。看书画上的收藏印及题跋是不是流传有序。
6、细微之处。比如说一笔笔对草的勾勒、对石的点苔,这些地方都是鉴赏书画,尤其是古代书画最露眼的地方。
我们常常会觉得一张古画的鉴定,比当代的绘画鉴定可能要容易得多,就是因为它倾吐的这些信息特别多。而如何感知并抓住这些信息呢?这里也是有方法的。如果能把上述三种鉴定的流派都进行系统的学习,并应用到对古画的鉴赏中,我觉得鉴赏一张古画就会很容易。当然,还要多读书,特别是文学、建筑、美学、服饰、家具、文学等方面的书,把书中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还要强调的是,对中国美术史和书法史要多加了解,做到心中有丘壑;多看实物也是不可缺少的体验。多走美术馆、博物馆、展览会,还要多交流,多听一些讲座;再一个就是多结交一些在书画鉴赏领域有很高水平的人,以在接触中提高自己。
收藏大概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热爱型。购买艺术作品的时候,不看作者的名气大小,而是看这张作品自己是不是喜爱。这种收藏其实特别有意思,喜欢的,才去收藏,才去买。第二种是投资型。什么书画在市场上炒得热、炒得火,就买什么作品。这种类型可能回报大,但收藏风险也很大。现在书画市场有很多画家的作品都在击鼓传花。哪一天这个鼓不敲了,碰巧这张作品传到你手里,可能你就会遭受很多的损失。第三种是研究型。就是收藏书画前,先了解画家是什么样的艺术家,对艺术的痴迷程度,在艺术上的造诣等等,经过充分了解后,再来买他的作品。往往这种研究型的收藏,可以意外地得到一个很大的回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有些研究型的收藏家,买了作品不会短时期就把它出售掉,他会留在手里,甚至研究透了以后,当成传家宝传给自己的子孙。于是,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家风传承上都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