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治安
站在一旁,说说怀珍及他的画,可以信马由缰。好处有二。一是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自由,可信口胡绉,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二是因我们是朋友,且我又年长他几岁,仗着年龄优势,可不管对错,想说啥说啥。对了,你听,说错了,碍于朋友情份,他也拿我没办法。好朋友之间,都这样,这也叫有得有失。
先说怀珍其人。初识时,误觉得其名“怀珍”与其性别极不对号:十足的男人,使用一个充满柔美之意的名字,感觉中,有些矛盾。交往久了,误觉慢慢消失,反而觉得,其名与其人及其行、其画,联在一起,别有一番深意暗藏其中。怀珍其人,性豪爽,善大笑,不拘小节。生于嵩山脚下,染有武侠风骨。相识不拿捏,对晤不藏掖,路见不平,护孺扶弱。笑谈人生,从艺如戏,把丹青捉墨管,似烹小鲜,又如醉如痴。好朋友,酒量不海气度大,遇知己,敢让自己先倒下。谈天论地,说古道今,纵横有度,不激不羁。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好一个“怀中藏珍”。真是个外糙内俊的真文人、好画家。
起名怀珍,正是怀中有“珍”并藏着“珍”??珍与真,是其真呀!其真意正在这里!!(后来听说他的小名就叫怀真!)以性别观姓名、曰其人,真乃俗习之见。我这边脸红了。
说怀珍‘怀中藏珍’,不仅有上面的表面感觉,还缘于如下的感受及发现。
当知道,一个自小喜欢画画的人,无一例外:都希望此生不虚度,成为一个好画家。我见过许多画画的朋友都有这种愿望。恰如人都希望成为一个好人的初衷一样。这既是人之初,性本善之天命所使然。又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之自律的朝向之所为。
但何以才能成为一个好画家,又恰如何以才能成为一个好人一样。标准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既似有若无,又很不易统一或界定。现成的关于好画家的标准,更是众说纷纭。有强调技术的,有强调修养的,有强调技道一体,有强调机缘运气的;有强调画如其人的(如对八大石涛评价的),也有强调人画分离的(如对王铎赵孟?评价的);还有强调先天天赋及后天努力的……等等,真是多之又多。给人的印象是:看似有标准,其实是无标准;或者说标准都是当事者自己根据自我的需求和感情,自以为是自定的。
面对画界中众说纷纭的种种说法,怀珍是清醒的。他从不给自己设立什么标准,也从不做无益的思辨争论。凭着性情与兴趣,想画就画,不想画就远离。实际上是在不断地积累沉淀。听说有那么十多年间,除了绘画之外,长时间地四处游历。北京、广州、故土、高原,在生活中观察,体验,选择。用情感凝结美感。还听说他常多多看书,还多看与画画无关的杂书。比如历史,戏剧,习俗,风情,音乐,电影,文学。用他的话说,是自由地多角度了解身边的这个世界。因为他知道画画是创造力的输出和外化,而艺术的创造力和灵感不是凭空而至的;就算是再有天赋的人不经过后天努力,也不可能天上掉馅饼。无中生有也是建立在长期的对有的了解和认知及对无中生有的全面通融与觉知上。他知道他需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不断的访师问友,获得新的知识。他还知道:画家永远也不能停步。不能像律师、行政干部,或者像医生、教师那样。大学毕业获得执照并开始工作之后就基本上生活安稳了。画家则是天天月月年年,时时刻刻想着要提高自己(没外界的逼迫,全是自己逼自己)。一句话,一个好画家一生都不能,也决不能求安稳。可以说,一个画家的生活永远是动荡不安的。一生如此。因为画家们永远不知道(又渴望知道)他们在画界里是不是真的好。似乎有某种宿命存在:冥冥中不管他们怎么努力,似乎也永远有比他们还要好的高度存在着,并在前面等着他们。故而说,画家的路是一条艰苦的路,其艰苦程度超越外人的想象。甚尔可以说比很多其它职业更艰苦。首先是因为判断画家没有一个可依凭的标准,但不少人又自以为是设立了种种标准。看似有法可依,实际又法无定法。画家们没有执照可以考,没有四六级,既便你当上了中国美协会员,这仍然不能成为一个好画家的标准。这种无标准现象,听上去好像很好很自由,但其实这恰恰是画家心灵深处最痛苦的事儿。因为画家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及真的好,或真的到达到了目的地。自信与自卑,瞬间转换,一切都难以确定。一方面常我行我素,一方面又常常希望听到外界的评定。故而外界对画家们的肯定是所有画家都有的一种心理诉求和期待。这就让画家们常常活在矛盾中。学画者在学校的时候会有老师给他们肯定,但是出了校门进入社会,尤其进入到自我探索阶段,就没有这种支持了。一个画家一旦缺少外界系统的肯定,再自信非常,再我行我素时,也会陷入某种不确定的傍徨之中。重者会因此绝望,轻者会变向地走向极端自我或极度主观,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也正是画界中会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标准及那么多极端的自我膨胀的自大狂的原因所在。一些由此而变疯狂的精神病患者,也是由此引起的。这也是为什么画界中会没完没了的举办各种展览赛事、争夺金银铜奖牌、努力加入中国美协的原因所在。其本质正是为了满足画家们获得社会外界肯定的心理期待。就此层面,各行各业的人都一样。人人都渴望得到外界公众的承认。一旦得不到外界的肯定,就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活着,有时还会觉得自己生不如死。多少人正是因此而患了上莫明其妙的病,并因此而疯狂,沉沦……。
但怀珍是幸运的。他怀中真的有“珍”。这个“珍”就是一颗赤子之心。多年来,他独立无绊。不管名,不计利。不思外界风云,也不管业界承不承认。他睁着眼睛看他想看的,支着耳朵听他想听爱听的,展开宣纸画他想画的。他坚信所有人都有天赋,又都人人平等。不管是画画还是做饭,弹琴、写作或者做小手工,甚至钓鱼、打麻将。各有其天赋兴趣及能力。就天性而言,人人都是平等无别的。用不着为此计较,更用不着因此伤心劳神。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画就画,遇到知己,不能饮也敢主动用酒让自己先倒下,这种自由谁也剥夺不了。这种自由精神的主要含意不是说你不食人间烟火,或你是可以不受自然规律无师自通的天生的天才,不练习或不与他人交往就能成大师。而是说在做着相同的一件事情,别人天天思考着如何成功而倍感伤心劳神与辛苦,你也觉得辛苦但却不会为名利与成不成功所累。与此同时,还能从这种喜欢的劳动中体会到莫大的快乐,得到莫大的满足。因为聪明的人都知道画家也是个劳动者。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天赋及能力。这种天赋及能力会让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时时感到快乐,并能以苦为乐、苦中得乐,与外界的肯不肯定没任何关系。这才是一个真纯画家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热爱画画,不断创作,不断提高自己技艺的原动力。有这样的一颗赤子之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值得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快乐无比的好画家的真正理由。
怀珍正是这样一个喜欢画、热爱画,既自在又快乐的好画家。故而,这些年来,怀珍怀抱这样一颗赤子之心,凭着一种热情,一种执著,甚尔由表面上看像是一种偏爱或一种永远不满足现有水平的精神,无心插柳树成荫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用工笔,写意之笔墨,抒发着赤子之心中的童时梦境、青年时期的憧憬及青壮年时期的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精心耕耘,不计收获,用真诚与喜爱营造着一片和谐天地,不经意间旋转了艺术之神的陀螺。一年又一年,感悟着大千世界间的万物同融,收获着内心的平静与自信。他远师顾恺之、吴道子,近学青藤、八大、缶翁、白石之精神。更因为他出生在中原腹地,可看出其继承宋元院体画及文人画的双重传统。再加上其近年来在北京求学的经历,其作品很明显传达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怀珍如是做人,也如是作画。他的画以画人物见长。其笔下的老人、少女、儿童,个个传神如真,形象生动。恍若间似让观者看见了邻家的某个大叔、村里的某个小芳、朝阳沟里的那些银环与栓宝、公社化时的李双双、进城的打工姝、都市里的白领杜拉拉……。怀珍的主题人物画多是工笔写之,但工笔笔法里藏含写意之成分,在人物的精神气度、肌肤造型、衣着服饰上着重精雕细刻,刻意经营,但在不经意的地方又以大写意效果处理,工写巧妙结合,张施有度,达到“工”不死板,“写”不虚雾,像柳荫里惊现的蝉鸣,草地上晶莹的露珠,草原上似有似无的“长调”,薄雾里闪动的萤火虫。怀珍的工笔作品在着色经营方面也颇为耐人寻味,以黑白为主,少以敷彩,以墨计色,以墨分质,把传统水墨溶入工笔作品中。比如《聚焦》、《华豫长歌》局部、《清音》系列等作品。在描绘人物形象时,重视精细真实之同时,也重视意境的创造和笔墨的转藉,其风格兼有乡风纯朴与闹市风情之双重特点,尤其是其笔下的孩童形象,更是书写中注重笔情墨趣,讲究生活体验与诗画意境。比如《如意百子图》、《童趣》四条屏、《青青草》等作品,偶以粗笔意皴及水墨、泼墨画法为主要基调,使其作品在恬静平和中具苍润雄浑气息。使其作品呈现出兼具雄峻刚健、圆润雅秀、泼辣野逸之妙趣。
长久来怀珍虚怀若谷,博采众长,从容镇静,甘于寂寞,学习研究,日积月累,以赤子之心,发散出精雅之气。化合融铸,自成一格,创作出许多美不胜收,自然天成的好作品,用笔如丝如泼,意境如歌如诉,直扣艺术鹄的。妙得天籁,朴实厚重,风致高雅,味醇意透,在感动着自己的同时,放射出感染外人的韵味。既保持深厚的传统功力,又彰显着强烈的现代创新意识,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形式美和现代感。突破了中国工写画法的传统格式的藩篱,是院体工笔的新体现。令观者有耳目一新之感。颇具雅俗共赏之奇效,尽显雄浑豪放与空灵潇洒之神韵,真的很感人!!
恍然中感到怀珍多年来如此行,如此画,如此做人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这就是,他在努力通过作画让他成为一个先天聪慧、对视觉美有着极为敏感的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好画家。这样子长久地做下去,画下去,离那种毛主席语录中所赞扬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