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中国书画

> 王嘉:书画里面有乾坤

王嘉:书画里面有乾坤

http://feicui168.com 2014-08-11 16:59:04

  王嘉(批评家)

  跟朋友们雅集聚会的时候,常常遇到一些朋友不晓得怎样欣赏字画,又很有兴趣。于是一问一答,帮朋友破解谜团。也有时候因为朋友们问得太琐碎了,答不过来,就以“妙不可言”为借口略作搪塞。其实,书画一道,妙趣横生,妙则妙矣,千言万语都说不完,怎么至于“不可言”乎?

  书画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以落款为例,完整的落款不仅包含着时间、地点、作者三大元素,而且不少名作的落款之中,还有文题、序言、跋语,起因、经过、结果,内容丰富,洋洋大观。比如苏轼的书法《黄州寒食诗帖》,落款是“右黄州寒食二首”。米芾的书法《吴江舟中诗卷》,落款是“朱邦彦自秀寄纸吴江舟中作,米元章”。董其昌的书法《酒德颂》落款是“董其昌书于石湖山庄”。也有一些穷款的例子,比如王羲之的《得示帖》落款是“王羲之顿首”,这些落款跟书画作品一起蕴含着各种的信息,有待于读者去品味。

  书画家印章里面,也包含着不少潜在的信息。前不久去惠州欣赏字画,跟同伴们讲起印章里面的故事。如果画家使用了“XX琴客”这类印章,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此人不仅擅长书画,也能抚琴迎宾、携琴访友。如果印章里面有“XX茶客”的字样,此人显然跟茶有缘。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人生的乐趣多多,未必只有书画。所以美术史上的诸多过客,也像我们一样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可能同时也是诗神、酒仙、茶友甚至是花痴。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曾经留下的各种仰望苍穹、俯首思乡、惊艳玩月、品茗酬唱的各种故事,也许凝聚在最为钟爱的印章里面。又如“戎马书生”的印章,十有八九因为作者曾经有过“黄沙百战穿金甲”之类的经历,曾经有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之类的记忆。试想,一个花前月下的宅男型书生,怎可能使用这样的印章?至于“八十老人”之类的印章,显然不会出现在画家的年轻时期作品上。而“叶氏风满楼所藏书画”属于鉴藏印,通过这类印章可以寻访该作品的出处、源流,对于研究和欣赏作品,都有着积极的提示作用。

  自《富春山居图》问世以来,研究者们甚至把该画跟山水实景加以对比,找出真山水与画面的对应关系和转换密码。类似的情形,发生在宋元诸多名画之间。当然我们不可能像百度地图那样搜索每一个细节的真实性,作为绘画作品,也似乎从来不需要用它来承担GPS的导航功能。但是在这样的横向对比之中,我们还是可以有收获。比如画面中寄寓的历史记忆,在文化地理的意义上承担了多少寒暑沧桑,在艺术经验的话题上引申出多少得失传承。这些内容,远远超出了静态的画面本身,把读者引向一个跳越而鲜活的诗意世界。

  书法作品的解读,相对而言较为单纯。诗文内容传递出来的诸多情怀,有的如镜花秋月,有的如雪后寒林,有的掀起长江三叠浪,有的散发出挥之不去的点点幽香。以天下三大行书为例,《兰亭序》中的从叙事到评论,从记述文到议论文的华丽转身,在“永和九年”之后犹如九曲流觞,一唱三叹。《祭侄稿》中的情感起伏,夹叙夹议,至“呜呼哀哉”而止,蕴藏着刻骨铭心的家国情怀。《黄州寒食诗》的那种无奈的况味,春去不容惜的雨后寒食,把一个才华横溢的苏东坡,形象完整地烘托出来。面对这些且文且诗、且书且画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心领神会,且行且珍惜。

  欣赏书画,看到的不仅是书画。大概总要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的反复锤炼,才会自然而然地发出如数家珍的会心一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