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实习生 黄韦蓉 通讯员 陈文哲
在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的特殊时期,当全国美术界盛行着由意识形态所催生的“红光亮、高大全”的绘画风格相比,广东美术却独辟蹊径,用充满生活气息、清新自然的艺术语言来反映时代主题,从而得到全国瞩目,产生强烈反响。这就是文革时期美术的“广东现象”。
8月15日将在广东美术馆开幕的《甲午甲午,百年强国梦》展览中,作为百年来广东美术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观众们可以看到一批创作于文革时期的重要作品。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介绍说:“广东作为近代以来开放与革新的前沿阵地,在红色时期的艺术创作方面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与激情,在贴合意识形态的框架下如何体现艺术和生活的真善美成为了新生艺术家们思考的命题。在那文革十年,广东美术令人惊讶地走向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美术高峰。”
社会背景:“广交会”催生美术创作
“广交会在广州召开,是当时广东美术界一个重要的契机。”罗一平馆长介绍说,得全国改革开放之先的广东是幸运的,就算是文革期间,也依然每年要举办两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这就需要绘制大量巨型的政治宣传画。政府也因此承担了很多接待外国来宾的任务,广州几家大宾馆需要高水平的美术作品展示国家文化艺术。因此,部分下放到干校的老艺术家得以“回城”搞“创作”,年轻一点的画家得以在广州画宣传画、创作配合政治形势的作品。
试想在那个时期,能有绘画的机会是多么不容易。所以,当时广东的美术创作是领先于全国的,年轻画家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在全国美术一片“红、光、亮”、“高、大、全”的样板模式中,广东的画家思维活跃、技巧细腻,大胆讴歌人性,留下了一批“红色经典”的佳作。
艺术特色:真诚地表现生活
与当时全国盛行的“红光亮、高大全” 的绘画风格相比,广东的一批年轻画家们既继承了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创新精神和明丽酣畅的绘画传统,秉承着岭南画派开派以来的“艺术要关注现实”,“艺术要真诚地表现生活”,“艺术要真诚地表现一个人的情感”,“艺术要有社会情怀”,又从学院训练中吸收了苏式现实主义绘画的语言风格。
罗一平特别提到,广东艺术家非常聪明地找到了一种“逆光”的方式,让光从画面中物象的后方打来,通过这种特殊的用光方式,消解了全国普遍的“红光亮”造型形式,创造了一种非常合于艺术语言的“灰亮的调子”。
用这种灰亮的调子,他们塑造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尤其是人物画作品,用一种扎根于生活的姿态,把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和当时特定时代的需求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特定时期的广东艺术,这种艺术显现出了广东艺术家们对艺术的可贵的坚守和真诚的探索,更显现出了广东艺术家的宝贵艺术品质。
佳作如云: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
这一时期的广东美术佳作数量繁多,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潘嘉俊创作于“文革”中期的《我是海燕》,梁照堂、李醒韬创作的《我爱万泉河》都是作者在标题上巧思妙想,将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海燕》与红色经典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这样的素材融合其中。《我是海燕》在绘画技巧上渗进了作者崇尚的“冷灰色调”;《我爱万泉河》则把法国印象主义的外光、逆光的跳跃性等色彩运用在表现一群洋溢着青春单纯气息的知识青年的绘画中,这种方式当时在国内可谓是绝无仅有的。
与此同时,李仁杰创作了《点点滴滴记心头》,画面的背景是一片宁静的夜空,主人公是一充满人性光辉的女护士形象,在当时特定历史时期进行这样真善美的创作是多么不容易。这些作品至今仍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灵。
此外,在那个以人物画主题创作为主导的特定历史时期,山水画和花鸟画很难进入全国视野。但林丰俗创作的《公社假日》、陈永锵创作的《鱼跃图》都在当时的全国美展中令人们耳目一新。还有汤小铭的鲁迅像《永不休战》和杨之光的《矿场新兵》都是那个年代影响巨大的宣传画作品,此次也是广东美术馆第一次展出。
又例如作品《新片上映》是关则驹在1976年年初粉碎“四人帮”前夕创作的作品,画面展示当年电影《创业》在广州东山电影院上映的动人情景。没想到作品完成后,“四人帮”开始批判电影《创业》,借此把矛头对着老一辈的国家领导人。于是《新片上映》展出受阻,无奈之下画家只好把画中电影院门口海报栏的《创业》宣传画改成样板戏《红灯记》,才得以展出。粉碎“四人帮”后,画家要求把画作恢复为《创业》原貌。今天我们看到画面中《创业》海报,正记录着那段岁月中的一段插曲。
广东美术1966~1976
●1968年,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全体人员与省文艺战线各单位人员一起被调去英德茶场。
●1969年2月,农民运动讲习所(星火燎原馆)在广州成立。
●1970年,广州雕塑工作室集体创作的“样板戏人物雕塑展览”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
●1971年,为配合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和农讲所“星火燎原”馆的开放,及为全国美展作准备,不少画家从“五七”干校调回广州创作。
●1972年6月,国务院外交部借调关山月等画家为联合国中国厅和驻外使馆创作美术作品。
●1972年,“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其中广东作品33件参展。
●1972~1974年,李醒韬、梁照堂、张绍城、吴海鹰等人参加广州交易会每年两季的宣传画创作工作。
●1974年10月,“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广东入选59件。
●1975年,“庆祝建国25周年广东省美展”在广州海珠广场省展览馆举行。
●1976年1月,“广东、浙江、四川三省版画联展”在广州、杭州、成都三地同时举行。
热爱艺术的你,热衷收藏的你,热议投资的你……对艺术有感觉?来吧,我们欢迎你,加入信息时报副刊部艺术版新开张的读者俱乐部艺缘会,如果申请成功成为我们的会员,之后将有机会参加信息时报艺术版举办的艺术论坛、鉴藏讲座、展览导引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机会与艺术家、收藏家面对面交流。
有意者请将你的联系方式、年龄、职业、感兴趣的内容一并发给我们,感谢你们的关注和参与,让我们一起享受艺术人生。
联系邮箱:xxsbfkb@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