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年
与铁生相识已有些年头,读他的作品也不算少,可每次与他相见,总能发现他又有新的作品面世,既然是他画常年不变的牡丹,也总会带给人许多欣喜。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原汉子始终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他钟爱的花鸟画天地耕耘。
前些年,他把创作对象锁定在工笔画上,他认为这是深入认识物象,精心研究构图,熟练运用色彩的必修课,为日后从事的写意创作打下基础。从《老井》、《金秋时节》、《春晓》、《秋歌》等作品中不能看出铁生的写实功力于对自然景物的诗情描述。红伟先生在评论铁生的创作时写到:“他的画有着人间的温情与质朴。是用一个农家子弟的观察与对土地的感情,以谦卑细腻的笔触,凡中见奇,细细绘出繁华喧扰的世界中甜美宁静的一隅。”于是才有了《满庭诗境飘红叶》、《想的故园今夜月》、《日上白头》、《绿色的韵律》这样耐人寻味的佳作。
铁生生在洛阳,长在洛阳。一句“洛阳牡丹甲天”的名句让我们对这位出生于牡丹之乡的画家产生羡慕,羡慕之余又有了更多的要求,即是洛阳花鸟画家,那他笔下的牡丹当另有天地而占尽春风,真难为了画家。洛阳画牡丹者众多,且高手如云,加上牡丹的草木本特质,小易变化的基础形态,在人们对传统审美的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众多画牡丹者难以超越前人藩篱,有个性者为数极少。
一度铁生曾试图绕过牡丹而另寻花径,然而洛阳花鸟画家不画牡丹,岂不白白浪费了资源。于是他潜心探索,细心观察,为画牡丹他不时泡在各大花圃、名园,甚至自己也养起了各色牡丹来。为画好牡丹,他勾勒白描无数,拍的牡丹照片更是上千。但凡能买到有关牡丹的图谱,他一应收入囊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笔下的牡丹渐渐显露出自家面貌,在圈中也有了大的影响,特别是他近年画的《洛阳三月花似锦》、《东风吹不尽》、《墙里墙外皆春光》、《富贵花将墨传神》等作品留给人极深的印象,他把牡丹的雍容富丽与高雅华贵尽收笔底,艳而不俗,一派天真,无论绿牡丹、紫牡丹、蓝牡丹、乃至黑牡丹都各显仪态,风流万千,令人称赞。
有一段时间,铁生又迷上了以纯墨作画,画得最多的题材是荷。我看过河北美术出版社为他出版的索铁生花鸟画精品集之“荷之卷”,其中水墨荷花占去了诸多篇幅,这些作品如虚如幻,浓淡相宜,水墨相生,这些在不经意中挥洒的绝尘清音,让人感悟到作者的学养与才情,让人长久的徜徉于这水墨交织的万荷世界,久久不忍离去……
对铁生的艺术,有不少精彩的点评,洛人说:“铁生于花鸟工写兼擅,他用笔率意,生活气息很浓。他追求八大的冷峻高逸,白石的娴雅清畅,吴昌硕的苦藤篆法,眼观手摹,融合提炼,将传统手法与现代风格糅合得天衣无缝。”建京说他:“手摹二王,悉心与书法,金石篆刻,名门类的艺术交融,使他又成为一个艺术方面的多面手,因此也为他带来了艺术表现上更广阔的天地。”他的工笔画精工细微而不拘谨,写意画自由奔放而不粗野。工笔有写意的洒脱,写意含工笔精到,两者相生相发,共同发展。这是玉印先生的评述。
丁中一先生称铁先生“五彩缤纷的花鸟画都在极其畅达地演奏着春天的乐章,顿时将人们带入了一个与尘世迥然不同的超凡境界。”高度评价他的绘画“重在意趣的表达,他不是一味追求笔意的恣纵,以动人的表层境上并为之满足的那种画家。”
布娃却说铁生的作品:“在看以不经意间撷取的客观自然间不引人注意的一角,实则是用绵绵密密的心思精心解构和推敲出来的意境??恬静,温馨,祥和,生机勃勃……“
铁生为人真诚厚道,但凡与他交往过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称他为老铁,鸣泉说:“老铁一词在北方俚语里应是‘铁哥们’‘好朋友’的简称、俗解。”他著文大赞“花坛老铁,人铁!画铁!情铁!意铁!引用一句时下新新人类的口语便是‘老铁,I服了U” ’当然,我也在老铁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下成了他的“铁丝”。
铁生曾多次与我谈及花鸟画的创新话题,每次我都像是在有感而发,但说了半天还是不了了之。说真的,近年来我才渐渐悟出,离开了笔墨继承,离开了关照自然,离开了对姊妹艺术的借鉴,离开了人生的综合学养,谈花鸟画的创新,真的显得幼稚,不明白这些道理,在下死功夫也是白费力气。
清人松年先生云:“我辈作画,必当读书明,阅历事故,胸中学问即深,画境自然超乎凡众。”
戴熙云:“识到者笔辣,学充着气酣,才裕者神耸,三长备而后画道理。”
张式云:“言身之丈,画心之文也。学画当先修身,身修则心气和平,能应万物。”
这些都是谈画家修养的章节,似乎也有关创作,这些话,兴许对花鸟画创新有帮助,可惜我们读得太少,故而不能长进,奈何!
铁生,老铁,原准备为你写些有用的文字,不料提起笔来却东拉西扯,老讲不到点子上,实在惭愧,望哥儿们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