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后当代水墨艺术迹变探究
近日,“中国当代水墨状态?鸿蒙变”在上海开幕,知名策展人赵力邀请了曾健勇、王冠军、张见、杜小同以及我省党震、刘琦等十二位当代水墨艺术家的70余幅作品进行了展示,根据70、80这两代青年画家的创作线索,提出了当代水墨艺术的整体迹变这个炙手可热的话题。那么何为当代水墨?它与“新水墨”有何不同?当代水墨又在当下呈现出了何种状态……
“新水墨”与“当代水墨”
一直以来,新水墨或者当代水墨都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业内媒体人曾说不喜欢“新水墨”或者“当代水墨”这个词,这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定位,略显含混、急促;也有专家调侃说:“水墨之于我们,就像夏夜里突然撞见的蛛网,缠结沾粘,挥之不去。而这看似简单的艺术现象,却因为牵扯了我们太多的家国旧梦、民族传统、文化自信、族群形象等大问题而变得异常复杂”。的确,似乎没有哪一个民族,也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态,能够像中国人与水墨这样长久处于一种难以理清的矛盾和纠结当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试图把当代水墨讲得更清楚、做得更明白,但又似乎总是事与愿违。
关于新水墨与当代水墨,四川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何桂彦、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杭春晖、深圳美术馆一级美术师鲁虹、知名策展人赵力等一批批评家、策展人都曾展开过深入探讨。新水墨之“新”无疑是相对于传统水墨来说,它是指排除了传统文人画和新中国以来蒋兆和、徐悲鸿体系的写实中国画的新时期作品,新学院派、新文人画、波普艺术、卡通一代、抽象艺术、观念艺术等,只要以水墨为主要材料的类型和形式也都被囊括在新水墨范畴中。新水墨在于既能重建与传统的联系,同时也需在修辞、审美、观念等方面有所拓展,且新水墨的作品能与当代人的生存经验、现实生活、文化取向发生内在的关联。由此看来,新水墨也具有当代性,但它包含了现代水墨这一阶段,区间更广。而当代水墨是指当下人们的观看世界或者社会的方式、产生某种与当下精神状态有关联的视觉思考,更有针对性和明确性。
另外,当代水墨还在保留中国传统笔、墨、纸等的基础上,大量运用西方现代艺术创作中的一些方法和观念进行创作,在形式、观念上的追求大于笔墨传统的内涵。
当代水墨
正处于“鸿蒙变时代”
“鸿蒙”一词,来自于传说中最初世界只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形成的元气名曰鸿蒙。这种混沌的状态又被叫做鸿蒙时代。知名策展人访谈中说,水墨发展至今,在形形色色的美术思潮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水墨创作向观念、语言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型,也可以看到“水墨”被视为“传统”的一些误解和贬低,所以在大多数当代美术的历史叙事架构之中,水墨创作的尴尬,仿佛使得一切重新回到了“鸿蒙时代”。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水墨艺术家们一直在求新、求变,在吸收中外文化的同时,将当代水墨拓展到了新的媒材和新的文化视角。赵力以“鸿蒙变”这个主题来概括中国当代水墨的整体状态,认为作为中国当代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当代水墨创作,正在承担着创新和变化的使命和重任,70后与80后的艺术家们也很好的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立场,共存状态,时代变迁,以及艺术家的求变创新精神。
70后当代水墨
强调“我”的存在
作为一个同中国改革开放同步成长起来的社会群体,这些出生于70年代的画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70后水墨在画面表现出来的视觉冲击力上是很有拓展的,表现题材的世俗化和卡通化成为70后水墨画家们更乐意描绘的主题。如张见、高茜是90年代之后涌现出来的水墨新生代,在创作上接续了新生代的整体文化诉求,强调了“我”的存在、“我”的表达和“我”的价值,与此同时也将“70后”的艺术特质逐渐转化为古今融通又丝丝入扣的叙事刻画;而杜小同、曾健勇、党震等画家,他们的水墨创作更有个人化的志趣理想和语言内涵,杜小同的苍茫和不羁、曾健勇的忧郁和抒情、党震的厚重和温情,有别于“70后”过于自我的桀骜不驯,也与喃喃自语的孤芳自赏大相径庭;刘琦、马俊、王冠军等当下较为活跃的青年水墨家,他们在孤寂落寞的边缘成长起来,出自自己内心的需要去践行水墨的理想,他们的创作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一时的潮流追逐,而是默默坚守的个人天空。
表现生活与梦
的80后当代水墨观
当代“80后”水墨艺术家作为一个浪漫、时尚的创作群体,时代赋予的内心细腻、自我张扬以及都市化、小资化等特点,也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新媒体的介入,墨非墨的意识,让他们在思考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重新判断与选择“笔墨”的价值。80后当代水墨艺术家崔雪涛、郝量、肖旭、孙文以及我省画家王鹏等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不断在喧闹的都市生活中尝试用不同的技法和媒介来丰富自我的绘画语言和绘画风貌,风格更加新颖、时尚而典雅,在纯粹的同时,充满现代美而不失文气,以及本真的厚重。他们的画风既能体现出浓烈的现代时尚气息,但又与传统的笔墨韵致保持一定的区别。表达了自我的世界、情感、思想,以及属于自己的浪漫、爱情、生活与梦的80后水墨观。
随着艺术家们地不断推进与拓展,当代水墨越来越接近社会生活,体现了青年人的生活观与世界观,丰富而多元。但也有学者悲观地认为,70后、80后水墨画家对于传统笔墨的认识,尤其是中国古典笔墨技术上的传承,笔墨功力一代比不上一代。那么笔墨是否是衡量当代水墨的标准呢,观念的传达是否才是当代水墨的最终意义呢?新的问题又将循踪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