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1636),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曾居松江。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 董其昌一生创作了极多的书画作品,流传至今的也很多,其中已定论为真迹的收藏在故宫,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董其昌作品最多。
董其昌富收藏,精鉴赏,书画艺术及绘画理论对清代影响极大。山水画学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不重写实,而追求笔墨趣味。古雅秀润是其主要特色,但柔媚有余而魄力不足。
董其昌的山水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种是水墨或兼用浅绛法,这种面貌的作品比较常见;另一种则是青绿设色,时有出以没骨,比较少见。他十分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题材变化较少,但在笔和墨的运用上,有独特的造诣。他的绘画作品,经常是临仿宋元名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标榜,虽然处处讲摹古,并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能够脱窠臼,自成风格,其画法特点,在 师承古代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 ,清隽雅逸
此款水墨山水扇面立轴,笔墨挥洒自如,画面清晰自然。此图画的是一河两岸,近处平坡数块、杂树一组,远处低丘矮山数叠,茂然森秀。在表现手法上,用笔秀逸,皴写适度,苍然萧古。画法近于倪云林的面貌,山石皴法,折带、披麻兼用,而以侧笔为主。杂树画法和云林法有异,用柔浑的笔墨写出枝干,然后皴染点叶。全图给人依而不繁,旷而不空之感。上海君道艺术收藏的董其昌水墨山水保存如此完整,存世量极其罕见,实属一件精品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