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82街,大都会博物馆的大门正中上方,一条红底反白字的横额非常醒目地用中英双语写着:“inkart水墨”。这一天开始,大都会博物馆每天进馆的数万观众以及过往的路人,应该都会注意到博物馆内正在进行着中国艺术大展。
这是大都会博物馆首次推出大规模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以群体的方式,展现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若干方面。怀着看传统水墨的朋友,看了展览也许会感到意外。尽管题目名为“水墨”,实际上展览的作品包括中国书画、摄影、版画、影像、雕塑、陶瓷和装置。也就是包含了油画之外的几乎所有的艺术媒介。策展人何慕文先生(Maxwell K.Hearn)指出,尽管展览中很多作品不是单纯的水墨作品,但其内在精神和水墨互相关联,传统在当代的延伸,是理解这些作品的最佳途径。
传统中国画的创新尝试
在博物馆二楼,进入亚洲部陈列着山西药师佛巨型壁画的大厅,迎面而来就是两组传统的中国画,头顶悬挂的是参加过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杨诘苍《会叫的风景》,作品悬挂得很高,观众需要仰着头,才能看清这5幅画。
5件作品,每一件都是三联画,三联加起来的尺寸有3米高5米宽。从画面看,作者采用的是传统中国花鸟画的工笔重彩、以及山水画的青绿山水。不过题材却一点都不传统:议会大厦和伦敦桥、拉斯维加斯的纽约纽约酒店、长江水坝、911恐怖袭击中的五角大楼、石油基地。里面展厅还陈列着杨诘苍的3件《千层墨》,传统的宣纸、传统的墨汁,画出来的已经完全不是传统的中国画图案,而是一堆黑色方块。杨诘苍说,这是1980年代末应邀参加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创作而开始进行的一系列抽象作品,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很有味道。
《会叫的风景》旁边,墙上是邱志杰的“南京长江大桥”作品系列,《给邱家瓦的三十封信》中的3件,每一封“信”都是一幅画,5米高,1.9米宽,三幅连起来也是大桥的一段。画中除了图像,每一幅画中还有作者书写的文字:“你要时常回到过去”、“不要尝试离开现在”、“他们说的未来,只是空中楼阁”。邱家瓦是邱志杰的女儿,作者借用父亲对女儿的告诫,深刻地反省当代社会。大都会博物馆选择的这三件,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
《给邱家瓦的三十封信》采用的传统的中国画笔法,但是其观念,已融入了对当代社会的强烈关注和介入。展厅中还有邱志杰的另一套作品《书写兰亭序一千遍》,这一套五件作品,将中国人临摹书法的过程演绎为一种行为艺术的记录,呈现出来的作品,似乎可以和纽约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波洛克等人进行对话。
1980年代,从谷文达的“遗失王朝”到徐冰的“天书”
展览的主要场地是围绕着大都会博物馆的阿斯特苏州园林馆(Astor Court)四周的中国书画展览厅,展厅门口左边写着“InkArt水墨”大标题,门口右边就是谷文达的“遗失的王朝系列”之《我批阅三男三女书写的静字》,进入大厅,被隔开的第一个小厅,左右两边满墙陈列的是谷文达“遗失的王朝系列”另外两套:《静观的世界(太朴图、文字的构成、文字的综合)》以及《正反的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作品创作于1984~1985年,是整个展览中创作时间最早的作品。
隔着阿斯特园林馆的另一个入口内,整个展厅都是徐冰的《天书》,虽然在影视和图片中见过无数次,但置身这铺天盖地的印刷文字构成的世界之中,看着那些根本看不懂的伪文字,非常震撼。与另一展厅的“新英文书法”系列对读,徐冰发明的那些让懂得英文的外国人去阅读疑似中文的方块字,这是徐冰在艺术探索上的两个里程碑。
山水的假象??“80后”杨泳梁的蜃市山水
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的中国艺术特展,充满了原本一直是进行中国古代艺术展览的8个展厅,习惯于来亚洲部看古代艺术展览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点意外。展厅柜子中一件45厘米高的10米长卷,远看,以为就是一幅古代山水画,或者是临摹品,如果与北京故宫收藏的南宋赵黻《长江万里图》对比,不但图案非常相像,连尺寸都几乎相同。
不过仔细观看,这幅貌似传统山水的长卷作品,竟然是一件摄影。只是画面之中构成山水的元素,并非是草石树木,而是被处理过的高楼大厦,以及林立的高压电线杆。看到了真相,大吃一惊,在我们粗心大意之间,常常被假象迷惑,眼见并不为实。这是“80后”艺术家杨泳梁的作品,被著名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收藏。
中青年为主力阵容
参展的35名艺术家全部出生于中国大陆,年龄最长者邱世华出生于1940年,最年轻的杨泳梁和孙逊生于1980年,整个展览的艺术家队伍以1950年代至1970年代出生的为主力,多数艺术家目前正处在艺术创作的旺盛阶段。
35名参展艺术家中,如蔡国强、谷文达、徐冰、黄永、杨诘苍等人,已在海外生活多年,他们的作品,已经被西方许多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和展览。
参展作品的收藏版图
本次水墨特展的73件(套)作品,来自20家机构和个人收藏者,包括艺术家本人,以及匿名的收藏家和机构。其中15件作品来自收藏家希克15件作品之中的9件,是希克捐赠给尚未正式开放的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的藏品。12件是大都会博物馆的藏品,1件来自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黄永?《长卷》),1件来自圣地亚哥博物馆(刘丹《水墨画卷》),还有1件来自耶鲁大学美术馆(张洹《家谱》)。其余多数来自美国及香港具名和匿名收藏家,还有部分来自艺术家本人(如徐冰的“天书”)。
希克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海外收藏家之一,甚至被称为“全球最大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大都会博物馆水墨特展中出现了15件希克收藏品,大概也可以旁证这个说法。站在纽约看中国当代艺术
纽约作为多民族融合大熔炉的国际都市,各种不同的文化都在这里交汇,大都会博物馆号称世界艺术的百科全书,中国艺术在最近几十年来一直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本次展览负责人何慕文先生是美国人,在美国接受教育。作为亚洲部的总负责人以及最资深的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专家,他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大都会博物馆这个艺术平台,向所有观众介绍中国艺术。
在中国国内火热的“水墨艺术”展览以及“实验水墨”已经展现和探讨多年的环境下,大都会博物馆选择出来的这35名华人艺术家,无论是否真正代表中国当代的水墨文化,这个展览已经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入口。随着媒体的报道,以及2014年2月份的学术研讨活动,这个展览的重要性将会继续提升。 作者:陈儒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