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曾经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父子情,里面对父亲背影的文字描写幻化成电影片段一直储存在脑海,时隔多年,傅旭明画中的背影竟再次重启了笔者对背影的记忆。在他画中,有各路形形色色的背影:方丈的背影、乡下姑娘的背影、捕鱼者的背影……将不同的背影定义为独家记忆一点都不为过,这些背影又能勾引出我们内心的一丝丝情感,五味杂陈需要各自品味。
有人说,大家都是带着一箱子面具行走。人的表情确实复杂多变,如果想隐瞒,任你心理学研究得再好,也不能通过表情完美解析一个人的内心。可是背影不然,他是最诚实的情感表达者。我们从背影里能看到孤独悲寂,读懂辛酸操劳,进行情感解读。
在非艺术专业的笔者眼中,看画可能会更加关注艺术家通过画面所进行的情感输出,借助画面所表述的观点意念。将人的面目表情描绘得出神入化的人不在少数,他们选择用表情说话。但是傅旭明能大胆到让背影在画面里唱主角,有点独辟蹊径的味道,整个画面将人带入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印象很深的一张画,叫做《电鱼的人》,是傅旭明2013年的作品。整个画面非常简单,灰色基调,但是给人带来的情感却是异常饱满丰盈的。河里立着一个穿蓝色上衣黑色裤子的男子,双手握着电鱼竿,两根细长的红色电线。画面是静止的,水波轻微荡漾呈现出电鱼竿和人的倒影。在南方长大的孩子对水有着特殊的情感,这张画点燃了我的思绪。脑海中有太多的画面是关于夕阳西下的捕鱼人,那种暮归的收获夹杂着太多的情感,牵扯着太多的期望。有收获的喜悦,有盼归人的执念。这张画看不到电鱼的人的表情,也恰恰是这一点给予了这个人物太多的可能性,颇有点包罗万象的感觉。因为没有表情,才让人物解脱出来,反倒赋予了他更多的表情。这个立在水里的捕鱼背影,他拥有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他正在走的是怎样的一段人生旅途,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品味揣摩的,笔者认为这才是画者最神通的地方。
傅旭明笔下的背影是他对现实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述,也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在他的画面里看不出激烈的情感宣泄碰撞,却充斥着一种少见的冷静以及安然淡定,看罢了总能引发无限思考。笔者看来,这是一种思维理念的梳理与重组,而不局限于情感。
在傅旭明的画中去寻找背影,会发现更多。阳春三月,柳树下坐着穿小红花上衣的姑娘;寺庙红墙古树旁,低着头走路在阳光下有身影的禅师;黑色门前,披着袈裟正要迈入的方丈;园林内古井旁,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跪在地上的侧影;荷塘假山边上,扎着马尾的女孩望着湖水,穿蓝外套的男孩手环绕胸前低头沉思,一正一背;林间小道上,颇有闲谈架势,云居漫步的僧侣……太多的背影,太多的故事,如果你愿意,即可花上半天的时间,手握一杯好茶,慢慢看静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