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中国书画

> 杨培江:我怎么画起了国画

杨培江:我怎么画起了国画

http://feicui168.com 2014-01-26 22:06:41
幽艳 68X68cm 幽艳 68X68cm 《纤媚》 68X68cm 《纤媚》 68X68cm

  文/杨培江

  杨培江艺术简介

  1963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

  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 

  1997年结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研究生课程班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州美术学院外聘教授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广东画院画师

  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10年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杨培江艺术品资产包成功发行。

  杨培江艺术品资产包上市被收藏界评为2010年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事件之一。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珠海古元美术馆”、“厦门美术馆”、“郑州美术馆”、“中国粉画艺术馆”、“中国水彩”、“中国美术家协会”、“东南亚、欧美企业家”“北京银河空间美术馆”、“《艺术市场》美术馆”等收藏。

  算起来,水彩、油画画了二十多年,而作为一个中国的画家只画西洋画总觉得欠点什么。但真正促成我画国画却是两件很有趣的事情。97年,当时我还在汕头大学教育学院工作,教育局新建大楼,学院要求美术系的教师画些画装饰大楼,我觉得国画方便,就画了一幅花卉送去。有一位画国画的同事看后说:“这也算是国画!”,当时我逞强说要画一幅国画参加“九届全国美展”,结果真的是无心插柳被选上了。过后也陆续入选几次国画展。因为跨画种创作,无知者无畏,全凭感觉,或许是评委们看中的正是这画面的“生”,但这种偶然的入选确实为我以后画国画增添不小的信心。

  全国美展后,有一位卖宣纸的安徽人找上门来,载了二十多刀宣纸,而且都是大尺度的,要与我换国画,我说我是画西画的,很少画国画,手头也没有现成的,但那老兄就是不相信,意思是他拉着这么多宣纸大老远到汕头来也不容易,要我帮忙,于是我用他们带来的宣纸随手画了一幅,结果那老兄觉得不错。而且把我吹得象是个国画名家。一下子有了如此多的宣纸,好象一辈子都用不完,任你涂鸦。现在看来这批宣纸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让我在无负担的尝试中了解了宣纸的性能和笔性。这也许是天意一步一步将我推向国画。

  国画画多了,令我更多地关注国画和思考相关问题,但至今我还是弄不清楚“笔墨”是什么东西。在我印象中似乎人们一提到国画总是离不开“笔墨”,什么“笔墨功夫”、“笔墨精神”、“力透纸背”…一大堆非常悬乎的词语。画西画的人总会把“笔墨”简单理解为一种效果,把它归到技术性范畴来思考,类似水彩的水分控制或油画的笔触。但国画给人感觉似乎是笔墨好就是好画。

  “笔墨”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有时我也在想,既然有“笔墨精神”,那么有没有“油画精神”,“水彩精神”之类的东西。国画确实纠缠着太多说不清的问题。反正我是属于半路出家的,也就不太理会“笔墨”之类的问题,画起来反倒少了些负担。在我看来,“笔墨”是一种表现手段,事实上,宣纸、墨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材质,墨色交融所渗化出的偶然效果,是其它画种难以达到的。墨色的反复皴染、色破墨、水破墨等技法总能在宣纸特殊的表质上留下许多特殊的迹痕。我还常利用一些画过的画,反过背面画另一幅,原先半渗透的墨和色成了引发构思的效果。国画令人着迷的地方还有画后的托裱,它似乎能给画面一种新生,作画过程中许多被隐埋了的精灵,经这么一道工序,一下子给托裱出画面。我常赞叹古人的智慧,竟能发明宣纸这种如此好玩的材质。在操持国画的这段时间,更令我体验到绘画的乐趣,甚至怀疑自己以后会把更多时间放在国画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