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
我生肖属马,从小就对与马有关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认为马是优雅与高贵的象征。小时候翻阅爸爸的书橱,第一次看到李公麟的《五马图》卷,曾惊异于一位画家竟能把马的各种姿态描绘得如此逼真而心生敬佩,从此对艺术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进入美术学院学习,再观《五马图》卷,则被其画面简约、儒雅而淡泊的意境深深折服,遂有意下一番功夫深入了解这幅名画。
《五马图》卷,五匹骏马各由一位奚官牵引,五匹马形态各异,且都具有健劲风采与独特神韵。李公麟成功地描绘了马的外形,并且充分地表现了马的内在结构特点。五位奚官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为汉人,由于身份不同,他们或气度骄横,或年轻气盛,或谨小慎微,或饱经风霜,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恰如其分。从线描功夫上看,李公麟虽师法吴道子,但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发展,足以称得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宣和画谱》称赞李公麟“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获、台舆、皂隶。……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贵贱妍丑,止以肥红瘦黑分之”。对照图中所绘五位奚官,这一评价并不为过。
五匹骏马各具美名,引人遐想,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五匹马体格壮健,虽然毛色不一,姿态各异,但显得驯养有素,极其温顺平和。每匹马后都有李的好友黄庭坚的题字,写明了马的年龄、进贡时间、马名、收于何厩等,并跋称为李公麟所作。由此可见,李公麟与黄庭坚这样的文人名士过从甚密。
李公麟从小喜爱观马,凡见到有马的地方就停下来,仔细观察。而他的画马技法则得益于唐代画家韩?。他极为推崇韩?的马图,每见到一幅,定要临摹收藏起来。他所临摹的韩?马图,常以假乱真。每创作一幅马图之前,李都要观察群马“猬聚丛生、开合万状、奔走驱驰、翻滚腾跃”等不同姿态,在画作中体现出来。《五马图》就是他在皇家马场“骐骥院”写生的珍贵手迹。
《宣和画谱》曾记载李公麟的绘画经历,大致是说:李公麟早年喜欢画马,曾描绘骐骥院御马,如西域于阗进贡的好头赤、锦膊骢之类良马,以至于看马人因为李公麟画的马太生动逼真了,恳请他不要再画,担心马都被神灵取去。
从美术史角度说,李公麟对绘画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使“白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绘画形式。他把中国画的白描画法发展到极致,表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人画气质。李公麟运用其富于变化的单线勾出画面中的马匹与人物形象,虽只是白描勾画,却形象生动,比例精确,通过这些流畅圆润而又凝练劲挺的线条把马与人的状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所描绘的马匹,似乎感觉得到其肌肉、骨骼乃至皮毛的光泽,犹如庖丁解牛,恰到好处。
苏轼曾为《五马图》赋诗称赞李公麟道:“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五马图》对后世影响甚大,一经问世,立即成为后世画鞍马人物画的重要范本。在日渐喧嚣的现代社会,在艺术品位日趋驳杂的当下,笔简意古、以少胜多的李公麟《五马图》卷,其简约纯粹的艺术趣味更易于以直接的方式触动我们的心灵,并带来关于人生和艺术的思考。
李公麟其人热爱收藏古玩,平日除了朝政外,就是在家品鉴、收藏。后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作《山庄图》,终生热爱艺术并献身艺术。李公麟的《五马图》卷引领我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且,对于李公麟画马图的研究是我当年学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得当时与导师确立论题的时候,自己并不清楚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学业论文是怎样诞生的。导师带领我一步步从探究李公麟其人及其画马图开始,慢慢产生了研究北宋题画马诗的想法,其中就是以苏轼、苏辙及黄庭坚等人对李公麟画马的品评为主题。当时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一重要环节:北宋题画马诗的作品整理工作,这需要翻阅大量宋人诗集把相关诗文摘抄下来以便进行比较研究,这是一项需要耐心与细心的工作。因业已深深感染于李公麟对画马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便决心效仿前人,踏踏实实完成诗文整理工作,以完成论文的写作。正是对李公麟其人其画的探究,并在学业论文的写作中,让我懂得艺术及学术的真正意涵,对我的人生观与治学观的形成起到很大的启示和影响作用,这些都将使我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