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画集为杨之光先生捐赠中国美术馆作品而特别编印出版。这些作品得以入藏国家艺术宝库,体现了杨之光先生无私奉献、以艺术造福社会的高尚品格,而这些作品构成的整体面貌、印记了他几十年在艺术创造上不懈探索的步履。
杨之光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中国画人物画家,他在艺术创造上的最突出特点是紧密联系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丰富现实,也反映出中国画人物画在新时代的变革与创新。他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振兴民族文化使命感的画家,反映时代、反映现实生活一直是他的艺术追求,也是贯穿他艺术创造的主线。从年轻到晚年,他的艺术理想从未动摇,在他这一代画家群体中,他是坚持现实主义艺术信念最为坚定的一位,他的艺术也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与个性风貌。
从学术渊源上看,杨之光的艺术面貌蕴含着他师从现代中国画两种传统的营养。一个是岭南画派:他18岁开始受教于岭南画派大家高剑父并成为其入室弟子,进入写意风格的堂奥。高剑父艺术奔放、浪漫的特点对他年轻的艺术认识可以说有熏陶式的影晌,他的艺术感受与情怀于是浸染了岭南画派色泽明丽,气息氤氪筑的特质。另一个是50年代中国画教育和教学的主导流脉,也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他20岁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得到了徐悲鸿,蒋兆和两位先生的指导。直接师承了中国画人物画中“徐蒋学派”的造型风格,打下了坚实的人物造型基本功,尤其秉承了徐、蒋二位先生的现实主义艺术观,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艺术信念,这一南一北两个20世纪中国画重要的学术体系的蒙养都在杨之光的艺术发展中起到作用,并且经过他的努力,产生了相互补益的效果,进而达到融会化合的境界。纵观他的艺术、严谨的写实功力构成了造型的内在骨架,而作品的整体情境,则往往充满岭南画派诗意和浪漫的色彩,因此,他的中国画人物画是写实与写意两种风格的有机统一,在此基调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
优秀的艺术创造得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和敏感。从青年时代开始,杨之光便以充沛的激情投身火热的时代生活,在现实中捕捉具有社会发展标志的题材,酿化而成具有艺术文化时代象征的主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创作的《一辈子第一 回》1954;《雪夜送饭》(1959)等作品,就不仅以崭新的视角和动人的形象成为也艺术的或名作,而且也成为,“新中国画”成功实践的代表作,由于他的人物画创作基干时代生活的热土,他的作品总是呈现出新颖的境界,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1971年创作的《矿山新兵》??在 “文革”摧残着文艺也使他遭受迫害的岁月,他塑造的普通女矿工以清新的形象和蓬勃的生机激动了画坛、感染了人们的心灵,使审美的理想变为生活的光亮。20世纪的中国画史册将永远记载着这样的超越了历史局限的作品。
杨之光的艺术世界是生命的世界,从领袖人物到曾通劳动者,他塑造了许许多多鲜活的个体形象,同时赋予形象以鲜明的时代风貌,从而为中国当代人物画留下了可观的视觉文献。这种关切现实和人生的艺术创造。一种可贵的坚守,它在中国美术所承载的精神重量和指引生活的宽度上,体现出一种真诚的人文理想。
在中国画人物画写意这个体格里,杨之光坚持大量写生、从生动的人物素材中提炼艺术的形象,在表达人物形貌、身份、气质和精神面貌等方面有机统一上做深入研究,形成了娴熟的水墨造型能力,下笔既能准确刻画形象的特征,又能充分发挥笔墨的意韵与感染力。中国绘画传统中的,“形神”兼备,在他的作品中是一种双重体现:既是人物形象,“形”与“神”的统一,又是笔墨语言 “形”与“神”的统一,可以说,这种双重的形神统一是杨之光写意人物画的魅力,由此构成了继承传统的当代发展。步入晚年以来,杨之光对,“写意”语言的理解更加宽阔,也随着他对西方绘画现代风格的研究和笔墨功力达到的自如境地,在线、墨、色彩的运用上以及画面结构与造型上都更加自由抒发,有机融合,达到灿烂的境界。
中国美术馆荣幸地收藏了杨之光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又得到他捐赠的大量作品。它们结集于此,当彰显艺术家的贡献,供画坛学人深度研究。我们将精心爱护他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泛的传播,使杨之光的艺术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