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中国书画

> 解读李可染的山水作品与市场行情

解读李可染的山水作品与市场行情

http://feicui168.com 2013-08-25 10:58:05

  贾明玉

  8月,“可贵者胆?李可染画院首届院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对李可染画院成立一年以来的总结。本次展览共展出了140余位艺术家的200幅作品,占据中国美术馆6个展厅,此次展览除了展出了60余幅经过精心挑选的李可染先生的代表作品外,还展出了李可染师友的国画作品,堪称是一次现当代艺术家集体向李可染致敬的展览。

  对于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来说,李可染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1907年3月26日,李可染在江苏省徐州一个平民之家出生,排行第二,原名永顺。“可染”来自他的小学图画老师王琴舫,王老师见他聪慧好学,赞曰:“孺子可教,素质可染。”遂给他取学名可染。

  童年的李可染酷爱戏曲绘画,常用碎碗片在地上画戏曲人物,博得邻人围观。13岁时的暑假,李可染在玩时见到当时集益书画社的数位老画师正在作画,当下被迷住,伏在窗外观看。从此一连数日,天不亮就在窗外候着,恋恋不舍。由此,拜徐州画家钱食芝为师,正式启蒙书画,习王石谷一派山水。

  1923年,李可染进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普通师范科,学习图画、手工两年。这期间的收获之一便是见到许多吴昌硕真迹。六年后,李可染考上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部研究生,师从林风眠和法籍油画家克罗多(Andre Claouodot),专攻素描和油画,同时自修国画,研习美术史论。同年,杭州"一八艺社"成立,李可染为最早成员之一。

  到了1950年代年代,国画界变革的呼声日高,提倡新国画。李可染屡下江南,探索“光”与“墨”的变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可以以“黑”、“满”、“崛”、“涩”来概括其艺术内涵,为水墨世界开创出新的格局。而对李可染的艺术生涯起到关键影响的,则是他的一次长途写生。这次写生,历时8个月,春季由北京出发,冬季始归。所到之处,他观察探索自然景物风雨阴晴朝夕变幻之奇,完成了数百幅山水写生画稿。此后,他的山水画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笔墨意境独树一帜,在国内外发生了重大影响。

  李可染山水画早年取法八大,笔致简率酣畅,后从齐白石习画,用笔趋于凝练。又从黄宾虹处学得积墨法,并在写生中参悟林风眠风景画前亮后暗的阴影处理方式。画风趋于谨严,笔墨趋于沉厚,至晚年用笔趋于老辣。亦善画牛,笔墨颇有拙趣;将西洋近代绘画注重感性真实和对象个性的特色融入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之中,破除了传统山水画辗转相承的老程式,给作品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感受和现代特色,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突破,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山水作品还留有朱耷、董其昌的影子,清疏简淡,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作品,借助于写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他从范宽、李唐、龚贤、黄宾虹等古今大师那里汲取了朴茂深雄风格的营养,又迥然异于他们。他多取材于江南与巴蜀名山大川,因而融铸了他风格中的幽与秀。他的纯朴、醇厚的北方素质又使他的风格溶入了朴茂深沉。他又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性。这是对于明清以来山水画愈益形式化、程式化倾向的一种补正和突破,且与五?四运动以来注重写实的文艺思潮相一致。

  李可染对写意人物画曾下过很多功夫,下笔疾速,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齐白石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李可染还是画牛高手。他喜欢牛的强劲、勤劳和埋头苦干,画室取名师牛堂。多年来画了大量牧牛图。李可染善书法,喜搜求书帖,尤爱北碑。他的书法,得益于黄道周,亦得益于他的绘画修养。重结体的建筑性与神韵,态静而多姿致,刚劲、苍秀又温绚朴厚。他为许多著作题签,布局构图必经营再三,落笔即极具妙趣。

  李可染有扎实的素描功底,他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了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一种范宽式的饱满构图,山势迎面而来,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用沉涩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画出来,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在一张纸上,表现出最大最丰富的内容。李可染的水墨画一扫逸笔优雅的文人积习,尤其是那以悲沉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调,深深地抓住了人们的视觉。而在这悲怆旋律的制约下,画中即使偶有淡淡的幽雅,也会被这“黑色世界”造成的凄迷的基调所吸引。李可染山水画的价值,主要是他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图式,并且表现出了浑厚博大的精神力量。

  李可染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20世纪50年代,北京荣宝斋就经营他的作品,以4尺3开为例,牧牛图每件约60元左右,山水70元一件。1979年后,李可染的画作价位大幅攀升,同样尺寸的牧牛图约7000-8000元一幅,山水1-1.2万元一幅。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书画进入国际拍卖市场后,李可染的作品价位再度上扬,1983年,他的《茂叔赏荷》在香港苏富比以8.5万港元售出。 1986年,李可染的《暮韵图》在香港佳士得以12万港元成交。而后几年,李可染极少出手作品,市场几乎无货。直到1995年,他的《清漓风光》在北京翰海拍卖被买家以242万元竞得,令海内外藏家刮目相看。

  1999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李可染的《万山红遍》(2.8平尺)一举夺魁,成交价高达407万元,创造了当时李可染作品拍卖的最高价位,也创造了中国画单平尺最高价位,顿时震动了整个书画界及拍卖市场。《万山红遍》是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的七幅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以及格局基本相同。同为这一系列,2000年,在北京荣宝拍卖会上,另一件《万山红遍》(3.1平尺),在多位买家的激烈竞投下,价格一路大飙升,最后在501.6万元的价位上一槌定音,使李可染作品的拍卖价和中国画单平尺价又创新高。

  2002年,他的《苍岩飞瀑》在北京华辰取得143万元的成交价格。第二年,他的《丹崖风帆图》在上海崇源以176万元拍出。同年,他的《千岩竞秀》在中国嘉德又以330万元成交。2004年,李可染的作品在市场上更是势不可挡,呈现“井喷”行情。如他的《九牛图》在北京翰海以550万元拍出;他的《河山入画图》在香港苏富比被拍至703.8万港元。而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他的精品力作《井冈山》被买家以1100万元的“天价”竞得,使李可染作品首次跃过千万元大关。

  去年六月,北京保利2012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在亚洲大酒店举槌。李可染的另一件《万山红遍》以1.8亿起拍,最终以2.55亿的价格落槌,创造了李可染作品的最高价格纪录,同时也成就了李可染在中国近现代画坛地位。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