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林
□事件关注:
今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新生录取通知书很特别,4500多份录取通知书均是由该校书画研究会的6位离退休老教师用毛笔写就。在大多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都是电脑打印的今天,陕师大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录取通知书,成为该校送给大一学子的一份特殊礼物,引起了文化学者及广大网友的一片追捧。有人认为,“老前辈们挥毫写成的录取通知书传递着学校的气质,透着厚重的人文底蕴,值得收藏。”还有人觉得,走入大学校门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这种人性化的录取通知书很有纪念意义,显示出学校对人才的尊重和肯定,同时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情感,更提醒新生要认真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中国汉字,生来就应该是用毛笔书写的文字。它的每一笔画构成都是毛笔造就的,因而有一种其他文字所不具有的美感和气质,即使是后来的硬笔书法,也依然保留了毛笔书法的笔意和风格,但难免给人以生硬之感,没有毛笔的韵致和灵动。因而,中国汉字有书法,汉字书法有作品,作品可用于居室装饰,有收藏价值;硬笔虽然也有所谓“书法”,但终归难登大雅之堂。
在现代书写工具向电脑输入法变革的背景下,中国书法不再是日常生活的普遍工具和技能,而蜕变成一种专门的“艺术”,一种由少数“专门家”操营吃饭的东西。书写工具与方式的变革的确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快捷,大大提高了语言交往的速度、频率与效率。但是,我们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得到”似乎总要以“失去”为代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证明事物发展的辩证法。这很令人无奈。
古话说“字如其人”,意思是从字迹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习惯、心境、性格和命运。且不论此中的玄机究竟如何,但是,一个人的文字手迹,肯定是其人最“确切”的印记。古人书法的价值,可能不仅仅在于它所蕴涵的艺术成就,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那种“见字如唔”的时空穿越的感觉。与字相对,如见其人,同我们面对先人的遗物或神主的感觉相类。
在传统生活中,“签字”就是“画押”,“画押”就是“具质”,也就是在你认可和承诺的文书上“质押”自己的信誉和人格。于是“落笔成铁”、“一诺千金”,决无反悔之理。由此可见签名的庄重与神圣。
现今,签名还是延续了下来。一是用于法律性契约性文书,在打印的文稿上签名确认,尽管有人签名后未必打算一定遵从,但是签名的法律意义和效度并没有削减;二是用来促销,如签名售书、明星签名以保持粉丝追逐之热情之类,基本上属于“泛娱乐化”的产物。有趣的是,时下的签名竟然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其人自然书写的自我形式,而是由一些专业人士“设计”出来的。被设计者“照葫芦画瓢”重复几十、几百遍,孰而生巧后就作为自己专用的“签名式”了。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虽然您的字写不好,但至少名字写得可以。
于是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在拍卖市场,手稿、旧档都是收藏家追逐的对象。有消息说,唐?先生藏珍的一部周作人撰书、鲁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一槌拍出了184万元的高价;周恩来1962年9月11日的一页国务院批示手稿,最终以48万元高价成交。我看“手稿”之属已经没有了“当代”。
据调查,近十年里,有90%以上的人不写信了,被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替代了。春节期间用来拜年的贺卡,有人为省工作量也改用了打印的文字。这些由电脑统一制造的东西,大体千篇一律,全然没有了亲笔书写文字特定的表情与温度。尤其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很多重要的人生经历也失去了亲笔文字的“信物”,就连大学毕业证、学位证上的校长签名,也只是一枚手写体的蓝色印章而已。
陕西师范大学发动教师亲笔手写新生录取通知书,恐怕不简单是现时代的“物以稀为贵”,而是此举深深触动了我们的文化情结和内心隐忧。因而,我很希望它成为一桩能引发我们思考和讨论的新闻事件。比如说,汉字毛笔书法能否继续成为学校教育中的必修课目,从小学持续到初中,让学生连续系统地在书法习练中认识汉字的结构、笔顺及文化与审美蕴涵?如果说书法课会挤占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难以实施,为什么少数家长让孩子习练书法、围棋等的举动能行,而普遍意义的汉字书法教育不行?如果说书写方式的革命是一种历史进步的必然,那么,汉字书法除了退守“专门家”操弄的艺术一隅,能否继续成为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当“专门家”最终沦落为一种新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时,中国汉字文化究竟会遭遇什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作为中国文化核心要素之一的汉字书法?汉字书法的未来走向和命运究竟如何?
我很期待……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