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颂沂蒙??赵文成花鸟画展
在中国国家画院隆重开幕
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临沂市王羲之故居、临沂成功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羲之书画报、山东泰山国画院、山东临沂银凤陶瓷集团、临沂大伟美术馆、临沂市画廊联合会、临沂大学、扬州大学协办的“万紫千红颂沂蒙??赵文成花鸟画展”于2013年5月18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出席开幕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孙庆聚,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乔延春,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副局长李翔,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山东省文联副主席杨枫,《羲之书画报》社长、总编辑毛同恺,中国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怀福,山东泰山国画院院长张宝珠,临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侯晓滨,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凡修,临沂市文联副主席龙岩,王羲之故居主任李怀国等。开幕式由临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广播电视台台长周鲁超主持。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赵文成先生新近创作的花鸟画作品126幅,既有60余件八尺精品巨制,亦有斗方典雅小品,题材广泛、构图多变、气势磅礴、笔墨灵动,对传统国画“写”的规律和“意”的蕴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赋予各种花卉、禽鸟以人之灵性。以娴熟优美的笔墨语言歌颂了英雄的革命老区大美沂蒙,展现了祖国大好生态自然,令人观之愉快、赏之振奋,具有很高的学术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现代名家画集??赵文成》在开幕式上首发。该书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和著名美术评论家徐恩存先生作序。
新华社、央视书画频道、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羲之书画报、京华时报、央视网、光明网、新浪网、中国文艺网、千龙网、临沂电视台等30余家新闻媒体和文化艺术界、收藏界300余人参加了开幕仪式并观看了展览。
开幕式结束后,“赵文成晋京花鸟画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会议室召开。研讨会由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和郭兴华主持。会上,著名美术评论家刘龙庭、夏硕奇、李福顺,黄丹麾、赵力忠、杨斌等先后发言,高度评价了赵文成先生的艺术成就,并对此次画展给予了的充分肯定,并祝愿其在艺术道路上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24日。
画大美沂蒙 立意韵高格
??赵文成的写意艺术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写意画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受中国哲学自然观的影响,写意画历来讲究创作者的精神气质和美感与自然的同构性、相通性,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当代国画家赵文成长期致力于写意画的研究与探索,在山水、花鸟、人物三大题材之间实现写意性打通,其画风格独具,含文包质,既有传统的文化精神,又有独特的形式美感,由此获得了相当的好评。
历史上,一个画家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其自身所积淀的文化底蕴,无疑,赵文成具有这样的底蕴和积累。他生长在诸葛亮故里,受先贤感召,热爱传统文化;尤其仰慕书圣,从小酷爱绘画。他苦心钻研着中国画艺术,深入领悟博大精深的沂蒙文化,日复一日,渐修渐悟,艺术日益增进。其山水艺术是在扎根文人山水画写意传统并继承、化用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式创新演变的艺术逻辑得以形成自我面貌的。一方面,赵文成注重师古人,精心临摹了古代山水名画,多方揣摩元人笔墨、宋人丘壑、唐人气韵,以及清代名家的笔墨精神和黄宾虹、傅抱石、钱松?、亚明等老一代艺术家的绘画精髓;另一方面,他重视写生,做到“造化”和“心源”的结合。
从文化语境上分析,赵文成具有浓郁的艺术乡土情结,正如黑格尔所讲的:“接近本源就是接近极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只存在于对本源的接近中。”赵文成虽然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而蒙山始终是他魂牵梦绕、无可代替的精神家园,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和艺术归宿。他把目光和精力聚焦在对沂蒙山水外在与内在的人文关注上,执着于对山水形态、神韵的审美挖掘与文化性表现,复致力于以综合性艺术手段来传达其中的形式美感与哲思内涵,又凭着对古典诗词创作思维的借鉴和对现代人自然观的把握,使其山水画展现出一种难得的意韵。
赵文成企望用写意抒情来实现自己对家乡山水的理解和诠释,将蒙山及其支脉的云、水、石、树、梯田、飞鸟等地域性景观纳入其山水画创作的主要领域,构成画面疏密有致的场景。他虽然画的是新沂蒙,画中景象却不是沂蒙区域哪座大山的再现,也不是哪条江河的具体描绘,而是巧妙借鉴古人的审美元素,发挥其创造想像力和意象整合的能力,表现沂蒙山植被丰茂、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崮的山势特征,准确独到地体现出沂蒙山水的崇高雄伟、豪迈奇秀和深厚坚实之美。如此以来,赵文成以人文情怀为根基,以中国哲学的自然观为参照,既绘出了云蒸霞蔚、天地氤氲的沂蒙山水之锦绣自然景观,又讴歌了新时代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沂蒙精神,也人文地外化了深厚的沂蒙文化底蕴。
赵文成多才多艺,精通书法、诗词。除山水外,他亦擅长花鸟画,题材广泛,构图多变,笔墨自成一家,往往赋予各种花卉、禽鸟以人之灵性。从画中不难看出,他对中国画写意艺术有着较深的理解和体悟,对“写”的规律性和“意”的蕴藉有一种独到的把握。其创作一直是以写意为基本原则,注重主观感受,具有和谐、淡静、气韵与含蓄之美,充满了清新气息和浪漫意蕴。他尤其擅长画牡丹,以牡丹意象为媒介生动表现出他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文人化的诗意理解;在借鉴古人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力求拓展,并参悟中国源远流长的牡丹文化,独创出自己成熟的写意牡丹技法体系。其笔下的牡丹花明丽辉煌,雍荣华贵,艳丽飘香,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梅花画作则笔墨灵动,大气磅礴,得到艺界同仁的一致称赞。
令人钦佩的是,赵文成还擅长陶瓷绘画。作为当代高级工艺美术师,他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早在 1961年他就开始从事陶瓷美术绘画设计,上世纪70年代他赴景德镇美术学院进行陶瓷工艺设计及装饰彩绘专业深造,打下了坚实的陶瓷绘画基础。在长达50多年的画瓷实践中,无论是对釉上彩一类的粉彩、新彩,还是釉下彩一类的青花、釉下五彩,各种相关的技法都已被他应用得熟练自如,绝非客串,所绘图案雅俗共赏。多年来,他将自己擅长的中国画技法和陶瓷工艺融于一体,把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渗入到瓷器绘画艺术中,绘制了《大闹天宫》、《松龄鹤寿》、《鸟语花香》等精品,得到专家们的好评。
对于赵文成,如果说长年在沂蒙生活、工作的经历滋养了他的艺术创作,那么,沂蒙厚重的历史文化则给予了他丰富的艺术营养。于是,以沂蒙山水为题材,他创作出一系列富有美学价值和思想意蕴的作品,写意性的表现手法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缘物抒情的“心仪之选”。同时,他又以寻常花鸟作为创作题材,表现手法多样,表现风格卓然清雅。这些都源于画家精湛娴熟的艺术技巧,更源于画家独特的生命感悟与艺术体验,故尔能够独具一格,自成面貌。赵文成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几十年来一直潜心艺术,不断提升自己,我们期待厚积薄发的他今后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刘大为
2013年 3月
笔 墨 心 象 大 美 无 极
??赵文成的中国画艺术
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这样说??“峰高无坦途”,道出了学艺的艰难和多舛,唯经过人生和艺术的双重历练者,才能玉汝于成,终成大业。
画家赵文成先生从艺多年,涉猎广博。他以陶艺名世,又兼及国画花鸟、山水、人物,在综合修养中,确立了自己的审美取向,笔下心象,多为苦心积虑与呕心沥血之作。他的作品不再是客观物象的描摹与再现,而是诗意的书写与情怀的流露,继而,形成了自己的形式语言风格与写意表现特点。
细察画家作品,不难发现,“笔不周而意周”是赵文成作品令人称道之处。他作画笔意奔放恣肆,勾点皴擦染等都在“意到笔不到”中构成画面空间结构。内在的节奏、韵律在点线墨色中或隐或显,而几笔斜线、折线的回旋与延伸,以及笔墨齐下带来的干湿浓淡,既包含着线条的遒劲和笔触的力度,又呈现了点线运动轨迹与笔墨符号交错掩映造成的相对性。这个相对性即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昭示的正是某种不可把握的模糊与抽象:它们提供可供想象的审美空间,同时洋溢着浓郁的情绪化风采,使作品气韵生动、充实饱满而又仪态丰赡。
清人邹一桂说:“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赵文成的中国画艺术,无一不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他在形与神两者之间,以一种虚灵的感觉入画,在观察、熟记之中,形成了自己的心象记忆,并付诸笔墨形式,即所谓得其所以然,笔下意象得以心灵化、情绪化,以获得韵致丰采和勃勃生机。可以说,赵文成在师造化与观察自然中,厚积薄发为画面中感性生动的生命形式;在骨法用笔与写意性运作中,体现出点线的书写性美感和审美特质,作品中的笔墨与意象符号因而内蕴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他画的梅花、牡丹、竹子、芭蕉与玫瑰,以及山水画作品,都体现了画家的价值取向和美学趣味。
赵文成的山水画,格调高蹈,境界宏阔。山林意象在三远法??平远、高远、深远中演绎出造化的鬼斧神工和奇美壮丽。画家善于造势,往往以峰回路转和绝处逢生的章法布局营造画面,使画面气势凛然,山川巍峨,林木幽深,呈现出层峦叠嶂的万千气象,艺术的魅力因而在平实、朴素而率意的笔墨中孕育并产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赵文成的花鸟画,展示的是笔墨与色彩传达的热烈、鲜活、清新、质朴和蓬勃旺盛、欣欣向荣的鲜活气息,画面中的艺术趣味和精神元素,符合今天的审美风尚和精神需求。这说明赵文成的艺术,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形成并走向成熟的。
显然,赵文成作为承前启后与继往开来的一代画家,在继承和弘扬传统中,立足于从中国画本身挖掘其恒定因素和未尽潜力,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寻找契合点,并有所升华和超越,用以构建自己的艺术文本。
赵文成的花鸟作品,一扫前人花鸟的凄清惨淡和超然淡泊,而在天人合一的大格局中,强调争艳与激情、盎然与和谐、烂漫与生机,用来表达某种观念和隐喻。在这里面,笔墨与色彩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书写中,始终传达着缘于激情产生的韵致和气息。总体来看,在画家的花鸟画中,紧紧把握的是画面中结构、节奏、韵律、章法、意向、笔墨的综合效果,在虚实之间、浓淡之间、墨色之间都环环相扣。如《芭蕉山茶》一幅,在形神兼备之中,营造出生动的韵致,几笔浓淡干湿的挥洒,画出蕉叶的硕壮与肥大,在看似率性之中,却有着细心收拾与理法秩序,使浓淡相间、互为掩映,元气淋漓而充溢笔墨之间,芭蕉因而郁郁葱葱,充满活力与生机。画面右侧几簇山茶色泽鲜艳亮丽,与芭蕉对比,互为参照,产生一种节奏的跳动与激荡,造成布局与章法的以实写虚,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画面空白处虽不着墨却胜似着墨,在看似无序中实则有序,传达出一种欣欣向荣的诗意魅力。其他如《芭蕉与玫瑰》、《四月曹州艳如霞》、《千金一朵买姚黄》等,都是这样的作品。
在《清香风满枝》与《清风》、《清奇》中,体现了赵文成的写意功力。《清香风满枝》以率性用笔,颇具意到笔不到的意蕴,在顿挫转折与一波三折的笔法中写出了梅树枝干盘亘曲折之美,点点白色花朵点缀其上,使画面简洁、单纯却又韵致无穷,令人遐想。画面章法呈上下对角线的呼应式构图,在不平衡中展示一种有节奏的韵律美,以及力度之美。而《清风》、《清奇》则是在写竹中表现澄明流畅的境界之美,在赏心悦目中领略中国画笔墨渲淡与书写的美感。应该说,赵文成花鸟画不同于古人的是,他不追求艰难内敛的晦涩,在形式上多取流畅与悦目,营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容量,在笔精墨妙中又不失单纯通俗,在雅俗共赏中表达出他特定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境界。
在数十年的孜孜求索中,赵文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却在“无意于佳乃佳”中收获了累累硕果。他的艺术日臻成熟,在守法中进行着变法,在深入中进行着超越,以使“笔墨当随时代”。从画梅、写竹的“简之入微,洗尽尘滓”的清静澄明,到花卉的繁花似锦,见出了画家“四面出锋”的功力与修养的全面,以及绘画通才的智慧与才情。在赵文成心中,艺术与生命同在。因此,他的艺术日益茁壮、日益老到,焕发着郁郁生机,表明他正攀上艺术的新高峰。
对此,我们满怀期待!
徐恩存
2013年 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