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夏 (天津)
辽南赵胥君,少从杨仁恺氏学习书画,天资聪颖,未成年即具规模,后从业于艺术领域。我识赵君,赵君尚未过而立之年,我则已年逾杖朝,垂垂老矣。惟相聚交谈,极为相得,知赵君非徒技艺超群而博识通达,又非时下青壮年之专趋时尚者所能及,于是乃订交往来,成忘年交。
赵君雅好收藏名人手札墨迹及著述未刊手稿,颇有积存,积之日久,藏量日富,每惠临寒舍,辄携其所藏,令我参阅,并就藏品文献价值及影响意义,时有议论。每有一得,赵君辄命题识,我亦不揣浅陋,略赘数语,往往彼此会心,莞尔一笑。近时赵君又以其所辑《朴庐藏珍??近现代文人学者墨迹选》见示,并邀我一序。我年登九旬,精力趋衰,友人来请序者,多加婉拒,而赵胥于我,历年情意关注,又方当盛年,有待揄扬,遂濡笔撰数言以应。
《朴庐藏珍》为赵胥君自历年所藏近现代名人手札墨迹中精选百篇而集成,上起清末,下迄当代,所选均当时负有大名者,可谓人文荟萃,洋洋大观矣。其生于清而卒于清者有二人,即晚清经学大师俞樾与诗人黄遵宪。其生于清而卒于民国者如张謇、康有为、蔡元培、章炳麟、梁启超、王国维、邹韬奋等共17人。其生于清而卒于当代者有张元济、商衍鎏、陈垣、马一浮、陈寅恪、陶行知、胡适、梁漱溟、叶圣陶、钱穆、冯友兰、茅盾、俞平伯、梁思成、顾廷龙及季羡林等74人。其生于民国而卒于当代者有启功、程千帆、王世襄,而以杨仁恺殿其尾,共7人。凡当年具大名者大多包罗,其涉及重要人物亦云广矣,而所收信札皆为手迹,益增其征信度。
诸信内容,大多为个人交往及托办事务,虽多寸笺短札,但亦间有可资参考者。如章炳麟于1920年致函熊克武,言西南军阀混战状况;朱希祖为所藏《孝经注》题跋,论版本甚详;陈垣老师致王重民长函,商榷有关教会著述,为《陈垣来往书信集》所未收,具有参考价值;汤用彤致中华书局[微博]函,论整理《高僧传》及《续传》之五条建议,极称详备;至邹韬奋于民国31年以红笺小楷书写《图画歌》长篇,尤为罕觏。类此诸例,尚可检出多处,于研究追寻近现代文人学者之踪迹,仍有其一定价值。
辑者自历年所积存藏札墨迹中选辑百篇,去取确定,已属辛劳。更为读者方便,重加释文,复于注释后附以致函者简介,虽大多已享大名而易得,但声名不甚彰显者,则较难着笔。甚至尚有付缺者,其中若无文献可据,但有传闻者,亦不妨以存疑之笔,略叙始末,俾知者有所补充。于有疑意者,当指明缘由,如陶行知与陶知行,虽仅名字倒换,亦为其个人思想有所变易之表现,今之读者或难知晓本义。至于致函者生平简介,当尽量充实完整,俾有益于了解双方之关系。若实难追寻不妨注以生平不详或待考,以待增补。
读赵君珍藏手札墨迹,不禁感慨系之。“孝亲”本为传统文化中一重要内涵,历代亦多标榜以孝治天下,《孝经》即儒家文化中孝道的重要经典之一,南宋以来即被列入十三经。另一儒家经典《诗经》的《邶风?蓼莪》更增思念先人的亲情。类此皆应视为社会稳定要素,惜近年所谓“新风”日盛,亲情淡薄,赵胥君方当盛年,力拒时尚浸染,特立独行,出其旧藏,殚精竭虑,遍加诠释,成一专集以纪念先父,实为后来者树一典范。赵父九泉有知,得不喜悦。赵君亦可告无愧。我不仅重其事而更敬其行,赵胥君:其勉之焉!是为之题记。(作者为著名学者,南开大学原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