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科
现存于湖南长沙岳麓山的《禹王碑》,高1.7米,宽1.4米,碑文9行,前8行每行9字,共计77字。字体离奇,难以辩认。末行空四字处,刻有“右帝禹刻”四字楷书,据考证实为南宋何致所刻。
据说,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到南岳衡山游览时,听一位打柴的樵夫说岣嵝峰石壁上有几十个字,嗜古的何致便请樵夫带路去看。当他来到石壁前时,发现其上有七十多个非篆非蝌蚪的文字,无从辩认。只好临摹下来,将其重刻在岳麓山之巅。这便是岳麓山《禹王碑》的来历。
由于碑文是在南岳衡山的岣嵝峰发现,故《禹王碑》又有《岣嵝碑》之称。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长沙太守张西铭为该碑建了护碑亭。现在护碑的石室是1935年重建的。
据明朝人杨慎解读,《禹王碑》的碑文内容主要概述了大禹接受舜帝的命令,日夜奔走于三山五岳之间,疏江导河、治平洪水的功绩。
杨慎是著名学者,学贯古今,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代嘉靖十一年(1532年),时任河南汤阴知县的杨慎得到《禹王碑》拓本后兴奋不已,“抚卷而叹曰”:“不必以生世太晚为恨也。”他不仅破译了《禹王碑》,而且专门写下了一首《禹碑歌》。其内容为:
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容宿兵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荣余伸?,郁塞昏徒,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大禹是中国古代伟人中最受人们崇敬的一个。本姓姒(si四),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之意。
其实,大禹治水的故事,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中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也是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生产能力很低下,生活条件很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请各部落首领共商治水大计。尧对大家说:“水灾无情,请大家考虑一下,派谁去治水?”大家公推鲧去办理。尧不赞成,说:“他很任性,可能办不成大事。”但是,首领们坚持让鲧去试一试。按照当时部落的习惯,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与大家意见不相符时,首领要听从大家的意见。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勉强同意鲧去治水。
鲧到治水的地方以后,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搞了个象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闹得更凶了。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他见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把鲧办罪,处死在羽山(神话中的地名)。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还派商族的始祖契、周族的始祖弃、东克族的首领伯益和皋陶(gaoyao高摇)等人前去协助。大禹领命之后,首先反思以前治水失败的教训,接着就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这次考察是很辛苦的。据说有一次他们走到山东的一条河边,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洪暴发了,一下子卷走了不少人。大禹的徒众受了惊骇,因此后来有人就把这条河叫徒骇河(在今山东禹城和聊城县一带)。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工具,开始治水。他们一心扑在治水上,露宿野餐,粗衣淡饭,风里来雨里去,扎扎实实地劳动着。尤其是大禹,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腰累疼了,腿累肿了,仍然不敢懈怠。
据考证,当时大禹治水的地区,大约为现在的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西南部,以及安徽的西北部,即现在的中原经济区范围。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该山峰峦奇特,巍峨雄姿,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但是,特大洪水暴发时,河水就被大山挡住了去路,在缺口处形成了游涡,奔腾的河水危害着周围百姓的安全。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极其落后,治理的过程极其艰险。损坏的石器、木器、骨器工具无数不说,人的损失就更大了,有的被山石砸伤,有的被洪水卷走。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以身作则,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连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获得了成功。原来,黄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宽,把支流疏通,与主流相接,这样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归主流。同时,他们把原来的高处培修使它更高,把原来的低地疏浚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陆地和湖泽。他们把这些大小湖泽与大小支流连结起来,洪水就能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
大禹指挥人们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公而忘私,据说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他路过家门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劝他进去看一看,照顾一下,他怕影响治水,没有进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见了父亲,非常高兴,要大禹到家里看一看,他还是没有进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的事业中了。
治水成功之后,大禹来到茅山(今浙江绍兴),召集诸侯,计功行赏,还组织人们利用水利去发展农业生产。他叫伯益把稻种发给群众,让他们在低温的地方种植水稻;又叫后稷(ji)教大家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还在湖泊中养殖鱼类、鹅鸭,种植蒲草,使水害变成了水利。伯益又改进了凿井技术,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处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大禹继位后把天下金属收集起来铸成九个大鼎,每个鼎据说需9万人才拉得动。每个鼎都铸上毒蛇猛兽、妖魔鬼怪,让天下人都认识,以便设防、避害。“一言九鼎”的成语典故就出自这里。
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大禹为夏禹。有一次大禹到南方巡视,走到会稽时病死了。大禹死后就葬在茅山,后人因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计功行赏,所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现在绍兴郊外的大禹陵就是其长眠之地。
由于南岳衡山岣嵝峰上的《禹王碑》早已不存,因此摹刻于岳麓山的《禹王碑》自南宋以后广为人知。同样的碑文,后来在云南、四川、江苏、陕西和浙江绍兴、河南汤阴等地都有摹刻。
其实,大禹的陵墓和岣嵝碑文,真也好,假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传说中大禹的丰功伟绩,永远铭刻在世世代代国人的心中。真正有功于人民的人,人民在自己心中自然就会为其建起永恒的丰碑。
来源:郑州张世科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