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建筑树立另一种经典和品牌形象 “镇馆之宝”激活一座城市
◆魏莱
幼年时参观美术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听人介绍它的镇馆之宝,通常是大师巨作或是传世珍品,值得再三仰视。长大后开始关注各种美术馆,发现不少相对新建或是近期翻新的美术馆都有这样的特点:美术馆的建筑本身,业已成为最重要的镇馆之宝。它们不仅是艺术舞台,更是艺术作品。它们为美术馆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创造独特的艺术空间,将展示效果达到最佳,成就参观者一段难以忘怀的体验。除此以外,它们本身蕴含的美学哲思、工艺技术、文化传承,也让它们成为足可以载入史册的经典。
最乡土,最国际
2008年开馆的宁波博物馆[微博]便是最佳案例。这座博物馆主打宁波民俗文化,藏有8万余件河姆渡文化至今的青铜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等。但最能代表这座博物馆理念的,却是博物馆本身。它是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建筑师王澍所提出的“新乡土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主体建筑有两大特色,一是斜墙以宁波盛产的毛竹为模板,浇筑清水混凝土而成,灰色的墙面上清晰可见毛竹的纹理。二是外立面采用宁波历史悠久的瓦爿墙,上百万的砖瓦全部就地取材,来自回收的宁波旧城改造,有些有几百年历史。宁波三江汇集,是江南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因此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似一艘上岸大船,墙面上不均匀分布的窗口也令人联想到舷窗。自入口处的水域拾级而上,仿佛就走上了穿越历史的长廊。整座建筑的造型、建造工艺、细节都与宁波“敬乡重土,面向大海”的地方文化严丝合缝。而2012年王澍获奖的原因,也是因为“他的作品超越了扎根过去还是面向未来的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最逆袭,最闻名
10多年前,毕尔巴鄂还是西班牙一个无名的破旧港口小城。18到19世纪时一度以钢铁及造船业而兴旺发达。20世纪逐渐丧失工业竞争力,1983年更遭遇淹没城市的洪灾。2010年,它已战胜66座城市,获得首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而这一切逆转的起因,就是一座美术馆。
毕尔巴鄂河边,有一座巨型雕塑般的建筑,俯看如花朵盛放,侧看却是堆叠的钢铁之船,周身被钛合金片包裹,仿佛由银色的不规则流线画就,在阳光下熠熠闪亮。它的周围,竖着高达9米的耸人铜制蜘蛛,另一角,却立着五彩斑斓、鲜花覆盖的宠物型雕塑。这就是由美国著名解构主义建筑师弗兰克?盖瑞设计、动用计算机三维交互应用系统建模,以33000多片太空用钛合金片装饰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24000平方米的空间优势,使它在陈列装置艺术、雕塑及其他气场摄人的当代艺术作品上独占鳌头。这座珍藏了杰夫?昆斯、安赛尔姆?基弗等当代艺术名家作品、本身有如当代艺术雕塑般的美术馆,在毕尔巴鄂传统欧洲小城的风貌中显得格外前卫,而建筑本身大量应用的钢材和船型外形,却暗合小城造船业及工业的历史背景。如此充满看点的美术馆一横空出世,立即大获成功。开馆第5年便达到550万人次的参观记录,开馆10多年后,仅门票的收入就占到了城市税收的4%,带动的相关收入占到20%以上。除游客外,这座城市地标更为毕尔巴鄂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目前城市的工业产品净值已较开馆前增长5倍之多。
与其他依仗反映城市文化而成功的美术馆不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一举将城市形象扭转为旅游、服务、新工业结合的全新城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但不是哪儿都能有这样一座美术馆,赋活一座城市。
究竟什么才是美术馆的镇馆之宝?用与时俱进的想法思考这个问题不该有一定的答案。但美术馆的建筑,毫无疑问已经开始承担远比容器更重要的使命。好的美术馆,它的建筑底线是拥有独立的设计、技术或艺术价值,并且能够作为一张一眼就令人明了的名片,向外传达美术馆的文化、艺术理念。这也是一种对艺术、对观众最有诚意的尊重。
想消失,想简朴
与此相比,老馆翻新的案例同样精彩。由日本东武铁路创始人根津嘉一郎创立,建造于1941年的根津美术馆,是东京最著名的老美术馆之一。在亚洲时尚之都东京最为高档新潮的表参道内,这座占地超20000平方米的美术馆坐拥占地17000平方米的日式庭院,以创始人收集的荟萃东方古代美术品、茶具、佛像杰作、与庭院“十景”闻名于世。美术馆于2006年进行过三度整修,2009年以翻新后的旧馆与新馆示人,引起了相当大的话题,这个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负责的项目,以“弱建筑”哲学,最大程度地凸显了这座罕见的园林,同时因地制宜,创造了独特艺术品展示和充满禅意的参观者体验,算得上“青出于蓝而远胜于蓝”。
入口处是由竹排墙与鲜活翠竹夹道的石板路,顺着石板长廊转一个弯,才能远远看见真正的建筑进口。这一段路、一个弯就有一段讲究,这是一段“降低自己、消除自己”的过程,是一种让人心从城市的时髦浮躁中抽离出来,向传统与自然至今的仪式。新馆低调简朴,以钢筋混凝土和落地大玻璃构成,建筑宽而长,屋檐低矮,宛如私人住宅。咋看平凡无奇,放在园林之中,才能体味各中妙处:大气朴实的和式造型完美地衬托了国宝级馆藏与庭院的四季美景,而大落地窗直接将馆藏与园景联通起来,并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建筑师意识到这园林才是镇馆之宝,此处建筑的作用不是喧宾夺主,它被设计成为此景的一部分,而这才是这座新馆最值得称道之处。隈研吾一贯追求建造“看不见的建筑”,认为建筑应与环境融于一体,这与设计师尊敬自然,与自然共处的传统美学非常一致,而这也是根津美术馆最根本的理念。 (本版图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