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搜索栏内输入“茴村 书法”,有1万多条有关“书法村”茴村的介绍:一个五六千人的普通村庄,书法爱好者有1600多人,仅书法产业的年收入就达300多万元;这里还有5名中国书协会员、8名省书协会员、18名市级书协会员……近日,记者走访河南省永城市茴村镇茴村时发现,在这里,笔墨纸砚像锄头一样普遍,农民们用书法传承着文化并走上了致富路。
■ 书法相传数百年
茴村人爱好书法已有数百年历史,素有“文化之乡”“书法村”的美誉。茴村“书法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茴村男人农闲时不打牌、不聚在一起闲扯,而多是看书、写字、研究书法;茴村的姑娘们陪嫁不攀比房子和车子,却很在意书法??“没有书法作品就跟缺点啥似的。”茴村的媳妇多半在围绕柴米油盐忙活外支持丈夫的书法追求,耳濡目染下也能成为半个“书法家”;茴村的孩子们放学回家,通常不是比吃比穿比玩具,而是一手拿着凉馒头,一手提笔练字。
“耕田有闲醉书法,推敲诗联偶栽花。”这是茴村60多岁老人杨峰真实生活的写照。据杨峰介绍,茴村人喜爱书法要归功于他的邻居郑效治老先生。生于1919年的郑效治是解放后永城最受推崇的书家,他深研书法,练就一手好隶书,每年春节给全村人写春联,还向村民传授书法艺术,茴村一带的书法爱好者多数受过郑效治的点拨。
杨峰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喜欢去郑效治家玩耍,在老人的熏陶之下喜欢上了书法。杨峰家境贫寒,没有钱购买宣纸和墨汁,就从村里的烧砖窑刮取些煤末并用水稀释后当“墨”用,一些废旧报纸和火纸张拿来当宣纸,这样坚持了好多年。杨峰至今参加了60多次各种书法赛事,获得各类奖项40多个。
■干活写字两不误
把装馒头的箱子卸下来,再把三轮车放进车棚……已经接近晚上8点,60多岁的黄昌东结束了一天走街串巷卖手工馒头的奔波,回到家随便吃点饭,便摊开画纸挥毫泼墨。厨房里馍香扑鼻,书房里墨香四溢,黄昌东沉醉在研习书法中。
很难想象,骑三轮卖馒头的、扛锄头种地的、开拖拉机卖煤球的,这一个个看起来和文化艺术不沾边的农民,回到家却变成了“文化人”,提笔竟能写出让人啧啧称赞的一手好字。在茴村这个被誉为“豫东书法村”的地方,几乎人人都会书法。
记者走进茴村文化服务中心大院,布衣堂、彦博斋、乐心斋、汉风堂等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书画室名字映入眼帘。墙上一幅幅书法作品,尽显示着“书法村”的风采。据介绍,文化服务中心大院拥有多间书画室,免费提供纸和墨,为茴村书法爱好者提供了良好条件。记者在一间书画室邂逅了一位老者:肤色黑中透红,一脸皱纹,双手关节粗大、长着老茧??一副庄稼人的模样。而他的一席话,将写书法和种庄稼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他说:“写字一定要走正路,有灵感,还得写出风度。字的风度像庄稼的长势,不是种地能手种不出好庄稼,没有硬功夫写不出有风度的字。我写书法拿到奖后,就跟庄稼丰收了一样,能高兴好一阵子。”
■ 书法拓宽致富路
近年来,茴村人围绕书法,有的经营字画买卖,有的开店办培训班,还有的发展服务业,家里因此而建洋楼、买大房、开轿车的不在少数。
茴村镇镇长梁素华告诉记者,如今茴村书法已经由“娱乐化”转为“产业化”,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量优秀作品走向市场,带动了书法产业蓬勃发展。一业带动多业兴。茴村镇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大戏、花鼓、竹马、旱船、舞狮都是永城的重要文化名片。由于书法艺术和产业的发展,这些民间文化也随之活跃起来。书法艺术的繁荣,在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还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讲求文化涵养和文明素质成为人们的追求和理念。
同时,茴村书法文化大大提高了茴村镇的知名度,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不少外地客商赞叹道:“茴村人文化素质高,在这里投资办事最可靠!”据了解,茴村镇近两年招商引资2.6亿元、新上马项目51个,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
据永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晓五介绍,永城茴村文化产业园区作为2012年商丘市确立的六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将于今年动工开建。该项目包括农民书法主题公园、书法碑刻长廊、书法展览馆和名作陈列馆等六大板块。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永城打造书法之乡、旅游城市以及茴村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