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开淘宝图,可以清晰地圈出高青县木李镇“老董村”这个地名。
穿过惠青大桥路口,来到老董村,时间仿佛倒退了几个世纪,这个沿黄的小村庄竟然汇集了各个朝代的奇珍古玩,有商周青铜鼎、战国刀币、汉朝铜制吊锅、唐宋字画卷轴等等。
各地的车辆已经井然有序地停靠在村头,前来淘宝的古玩收藏爱好者,争相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经过一座门楼,上有清晰的大字:古董专业村。淘宝人不少来自省城和周边地市,京津和东北口音的也不少。
老董人长于赏古玩古和贩古都并非偶然,还要从开拓古玩收藏先河的世家董彬家中谈起。据董彬介绍,1977年,自幼爱好古玩的爷爷董振全当时已有60多岁,每逢青城大集都喜欢到该集市的“缨子市场”闲诳,所谓的“缨子市”就是今天所说的旧货杂品交易市场。后来董振全通过赶集结识了章丘的收藏爱好者刘培英,刘培英指点他可以收集些古砚台卖给他,没想到董振全竟收益颇丰。后来得知刘的真实身份??山东省纺织品公司珠宝经理。在刘培英的指点帮助下,村里从事古董的人越来越多,收集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砚台扩大到瓷器、玉器、字画等各个领域。改革开放以后,收藏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初,老董在古玩界已是名声远播。冀豫等地时常有人前来淘宝。几年后,老董人也发展成了一支强大的交易古玩队伍,奠定了文化收藏的底蕴。
随着时间的飞跃,人们理想观念的转变,如今,老董370余人中,从事古玩生意的占半数以上。平日里男人外出寻宝,老人和妇女留守看家。现在高青县城有名的博古楼和聚宝斋两处收藏古玩店就是老董人开的店,高青县域的各个古玩交易集市都有老董人的身影。
45岁的吴翠萍24年前嫁到老董,婚后便开始卖古玩。外人看来高深莫测的古玩生意,在她口中平常得像是操办一日三餐,市场里卖的古玩书,瓷器木器玉器她也都看过一些。如今丈夫带回东西来,只需交代收价,至于年份、品相和出手价位,她见了东西便有数。如今老董人嫁闺女,时兴陪嫁瓷器玉器等,档次视家庭条件和出嫁者本人兴趣而定。古玩之于老董人,是谋生手段,也是一种生活。
老董人董兴,现已是中华民间收藏鉴定委员会的委员,据他介绍现在民间的古玩资源已接近枯竭,古玩村人便宜收好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老董古玩业之所以能在夹缝中继续生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及时转变思路走出去,拓展了古玩资源和市场。
潍坊市一位资深收藏家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他曾在老董淘到过不少货真价实的好东西,一次光收藏铜钱就有2吨,如今在老董淘到好东西的概率越来越低,价位也水涨船高。
为了弘扬和保护这一老董收藏文化,木李镇于今年9月1日,成立了木李镇收藏协会,培育、聘请和引进具备行业资格的经纪人和鉴定专家,组织开展古玩拍卖、收藏讲座、现场鉴宝等活动,全面提升老董古玩业的档次、品位和专业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