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泰勒(PaulTaylor)
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所研究员
本书读来趣味盎然并发人深省,堪称我多年来所读过艺术史著作之翘楚。虽然性质属于附加解说评析的画作目录(catalogue raisonne),但本书重点在于“附加解说评析”并非仅列出受到认可作品的枯燥清单,而是生动探讨整套作品的鉴定方法学。
徐小虎的研究对象是十四世纪中国山水与墨竹画家吴镇,目前归在他名下的作品超过五十幅。但根据徐氏的看法,真迹仅有四幅。而且她也相当合理地怀疑,名下泰半伪作充斥者,吴镇在中国画家里并非特例。她认为,艺术史家对于中国绘画的时代风格,迄今未能建立一套适当的分类法。这就好像一直把提也波洛(Tiepolo,1696-1770)的作品归到拉斐尔(Raphael,1483-1520)名下。
徐氏一开始就采取质疑的态度,无论画上盖了多少皇室印章,有多少知名收藏家题款,除非能相当肯定确实出自吴镇本人之手,否则她拒绝接受。当然,她总得有个起头,而这里她具有胜过西方艺术史同行的优势,因为中国读画诗(ekphrastic poetry)的传统远比欧洲发达。她可参考十五则一千四百年之前有关吴镇艺术的诗文,其中两首诗写于吴镇尚在世时。再者,这些诗文出自文人笔下,旁征博引中国当时已经发展得相当繁复的美学语汇。
根据这些诗文,可归纳出具有一致性的吴镇形象。他的艺术严谨、宁静、内省,喜描绘月夜雾气与雨景。不论画作或宗教信仰,他都展现出辽开的空间与精神,笔墨则平和氤氲。综合这些特质,加上前面几章论述的时代风格,徐氏发现四件作品似乎符合诗文中的吴镇形象。接下来她就以这些画作的特色为准,剔除近五十幅其他作品。
她在数据上还有另一项优势,就是可以依据题在两幅真迹上的诗作,分析吴镇的书法。如此一来,某些题有混充大师款识的低劣伪作,就更难逃过她的法眼。不过大师作品未必都有本人亲笔题款,因此书法仍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她还得仰仗鉴定的功力。
徐氏本身有一半欧洲、一半中国的血统,而她所创的鉴定方法学,结合西方的概念与流程如时代风格与学术论文写作的架构以及中国传统的方法。她称之为“类感、参与的方式阅读艺术作品,即欣赏者由内心深处,重温艺术家创造过程种种心理与生理微妙之处一番,追索每一笔的移动,分享艺术家创作行为时精神与心灵的状态”。运笔在此很重要:徐氏在界定风格准则时,就借用中国书法研究的丰富语汇。但类感(empathy)在她的方法中也至为关键。她认为,要判定艺术品的作者,仅注意外在风格特性并没有意义:
本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彻底阐明:相同的风格并不构成作者为同一人的充分证据。想要更准确辨认任何画作的作者,母题、甚至是笔墨风格本身几乎都无法作为真正的证据。……在感知上、在实体与空间的形态上、尤其是在用笔上,去辨识个人的特征是很重要的。构图的设计与母题的配置是类型化而可以复制的??它们属于皴法或风格,亦即外表。但在用笔时支配手腕运动的节奏是直觉的冲动,属于本体而无法模仿??它们属于用笔,亦即??举动。
尚未读到徐氏对画作本身异常完整而精辟的细节分析之前,读者不免怀疑,她在前几章所勾勒的方法是否真的管用。她笔锋充满感情,时而醉人,时而辛辣,迥异于伦勃朗研究计划委员会稳重、理性的行文风格。然而到头来,我们反而开始怀疑,该委员会靠X 光、红外线以及画作样本所架构起来的科学方法,是否有点偏离重点。徐氏的方法深具说服力:把艺术家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人,而非某些风格特征的集合体,而且以近乎修行者的无我心态,全然开放地看待作品。她就是遵循这种方法进行鉴别,经常精准得惊人。有时她锐利的眼光(与言词)可能令人不快,就如她直指一件墨竹册页为十七世纪的低劣伪作,尽管它是大多数学者公认的吴镇精品,也成为1980 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某位倒霉博士的论文主题。不过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她如何仔细辨别两幅风格几近一致、也一直被认为出自一人之手的山水画。相较于她灵活运用有机而整合的方式,西方莫瑞里(Morelli)式“鉴定的科学”(science of attribution)似乎显得肤浅而浮夸。
探究创作者归属问题的艺术史专业人士,都应该阅读本书。一般大众读来也会津津有味,因为其中乐趣无穷。由于写作如此精彩,即使是探讨中国书法鉴定的技术性章节,同样令人着迷。优美动人的文字比比皆是:罕有艺术史家具备如徐氏的天赋,能传神表达艺术杰作的内涵。而最重要的是,本书亦为外国人提供中国文人画理论与实务的绝佳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