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中国书画

> 郑慕康:中西人物画的结合

郑慕康:中西人物画的结合

http://feicui168.com 2012-11-21 15:35:43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宣家鑫

  在中国人物绘画史上,郑慕康对于人物画的革新值得一提。他将西洋画中的明暗法和透视法与中国的工笔人物糅合为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郑慕康(1901?1982年),名师元、师玄,号慕康,室名柽华馆主。师从冯超然,擅长人物画,兼工诗书。所作仕女,相貌古雅秀丽,仪态端庄。1918年进入上海美专,以素描中的肖像画为主攻方向。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郑慕康是首批入聘的画师之一。

  此幅《探梅图》(见右图)尺寸:41×27cm,题识:探梅图。壬午平月写于柽华馆,慕康郑师玄。钤印:慕康、郑师玄。作品为郑慕康1942年所画,画面描写的是一个策杖的老伯站在两棵梅树的中间,望着其中一棵梅树,全画采用远、中、近的手法,使画面更有层次感,远处的梅花,时而淡墨,时而浓墨,体现了远处观望的感觉,而近处的梅树每条枝干和梅花都画得很清晰,树下还画了一点杂草点缀,使画面更加富有真实感。梅花高洁、坚强、谦虚、坚贞不屈、独立、奋进的品质,在这幅画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此画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其时,民不聊生,此画中老伯深情地望着梅花,我想其中的含义是希望中国人民应该像梅花一样有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去保卫祖国,奋斗到底,也体现出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近代中国画史上,徐悲鸿对于人物画的改进是值得一提的,他将西洋的素描与水墨相结合,成为学院派中国人物画的典范。而郑慕康的人物画虽同受西洋画的影响,但却实为殊途。徐氏水墨人物得益于状物写生,无论从题材、画法都当归属现实主义。郑氏的人物基于传统工笔的写真,“写生”和“写真”,形而上虽同理,形而下则为殊途。郑慕康受冯超然的影响,领会到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本质区别,他画中人物的表现并不是直接的,而往往是含蓄的,他对人物的着色用的是晕染的方法,类似于明代“波臣派”曾鲸的肖像画风格。此幅画作中的策杖老伯画得松软有弹性,勾勒衣纹线条挺劲流畅,人物气质鲜明,运笔不僵不滞,显示了画家深厚的功底。整幅画作在用色的烘托、绘画的严谨程度和技法的熟练程度上都无可挑剔,在画面的布局、人物的刻画、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敷染等都在经意与不经意中求得统一与变化,是郑慕康绘画作品中的精彩之作。

  有无数的画家,拜倒在前人的脚下,依样画葫芦,却始终不能融会贯通,难有成就,正如齐白石老人所说“学我者死”,有所突破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画家。郑慕康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将中国和西洋的人物画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颇有成就,在人物画家中首屈一指。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