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李渔在《风筝误?遣试》中写道:“毕竟是伊家地气灵,产出惊人宝”。这里所说的“地气”,是指山川大地所赋予的灵气。当代生活日益现代化,由钢筋水泥铸造成的生活家园,渐渐阻隔了自然,断了“地气”,失去了冬暖夏凉的那份舒适和惬意,也断了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流,失去了那份悠远而熟悉的传统气息。
当代画家大多生活在由各种书籍画册、纸质媒介、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构成的文化环境里或狭窄的个人艺术圈中,尽管可以尽情地享用其间大量现成的知识和图像,或进行圈内的专业交流,却逐渐远离了知识、图像和艺术的原发地??现实世界。他们对现实世界的变迁或发展往往不够关注,对当代文化的现实处境也缺少应有的把握,总是抱守着那套“万能”的绘画技巧或“永恒”的美学法则,试图以不变应万变。他们钻进画室,封闭在一个极其私人化的自我空间里,面对一堆漂亮的画册和新式的画架苦思冥想、闭门造车,各种花样和绝技不断翻新,或直接临摹照片,或先喷绘再做制作,或拿经过Photoshop处理的图片进行临摹和加工,或借用他人的绘画图式进行东拼西凑,或依照他人绘画材质的实验成果进行模仿性的体验,即便偶尔出门对景写生,面对绘画对象也常常是视而不见,仍然重复着自己习惯的那一套,精雕细刻的写实美,点、线、面的构成美,色彩的和谐美,材质的肌理美等等,完全无视活生生的客观现实和画家的个性感受。在这样的画面中,生动鲜活不见了,情真意切不见了,绘画个性化也不见了,留下的只有那些空洞乏味的语言技巧和形式套路。看来,当代绘画同样断了“地气”。
当代绘画不单单应该重视画面结构的形式、造型的素养、色彩的修养和材质的运用,更应该注重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在与绘画对象的深入对话中,捕捉独特的视觉感受,从而表现出画面结构的个性化气度、画面造型的特有姿态和韵味,以及画面色彩的“表情”和笔触的“情绪”。画面的整体构架和细节结构不仅应该反映出画家的绘画形式修养,而且应该体现绘画对象的整体气质和画家的个性化气度,有时严肃庄重,有时从容大度,有时执着严谨,有时坦然舒展,有时张扬,有时内敛……正是这份扑面而来的画面气质和个性气度撼动着观众的内心。如果总是主观化地运用那些老套的“三角形”、“S”或“L”型等构图,或者仅仅运用一些“对称与均衡”、“对立与统一”等基本的构成规律,而置对象的鲜活生动和画家的个性气质于不顾,那么断了“地气”的画面必将呈现出一种理性化或公式化的形式结构,削弱了艺术的感染力。画面的造型不仅应该细致严谨,而且应该真实地反映出画家对绘画对象的直觉把握,展现出不同的姿态,或端坐,或斜立,或横卧,或张望,或紧绷,或松弛,或坚硬,或圆润……丰富而多变。而不能仅仅符合解剖或透视的规律,不敢有一丝的强调或夸张,总是一种缺少生气的呆板僵化的“立正”式标准造型,或者是一种概念化的变形样式。画面色彩不仅应该具有涵养,而且应该表现出创作现场的某种气氛和画家的某种心境,体现出一种此时此刻独有的色彩“表情”,有时灰暗沉闷,像是沉着脸,令人窒息;有时清朗靓丽,像是满面春光,喜形于色;有时阴冷诡异,像是面目狰狞、凶神恶煞,让人惊心肉跳……而不能总是强烈的黑白对比或响亮的色彩关系,或者是装饰画一般的优美颜色和淡雅色调,永远长着一副缺了“地气”的模式化的“微笑的脸”。画面的笔触是画家在与客观现实对话的过程中留下的印迹,不仅仅表现出运笔的自由与流畅和肌理的丰富性,而且真实地记录了画家创作过程的情绪变化和思维演进,时而行色匆匆,时而稳步慢行,时而思如泉涌,时而慢条斯理……而不能总是一种习惯性的制作套路,相似的运笔痕迹,相似的肌理效果,相似的油彩韵味,致使画面显得极其空乏无味。
巧伪不如拙诚,当代绘画不应该停留于熟练的语言技巧和形式套路,只有实实在在地接了“地气”,方能重新焕发艺术的生命力。(文/宋永进)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