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奢侈私享

> 珠宝设计师的自我修养:好东西人人爱

珠宝设计师的自我修养:好东西人人爱

http://feicui168.com 2012-07-04 18:06:00
陈世英的珠宝设计品。 陈世英的珠宝设计品。 陈世英的珠宝设计品。 陈世英的珠宝设计品。

  “大师”的称谓自古以来便已有之,不过我们看古代的艺术品或文字资料中却很少出现某某大师这样的叫法(当然出家人例外),直到进入了现代社会,受利益的驱使,由组织授予。

  比最好还要更好

  我们常说“好东西人人爱”,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是你一眼望过去就会被它所打动,而不需要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听专家讲解。陈世英的珠宝就属于这一类真正好的艺术品,它与其他品牌的高级珠宝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这种区别不是设计风格上的,不是选材用料上的,甚至也不是审美品位上的,而是成品与半成品之间的差别。

  在看过陈世英的作品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以往所见的很多大牌珠宝,在细节上都还有未经修饰的地方,就像写完文章没有润色一样看上去很生硬。之所以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是因为现代的高级珠宝基本都是采用的“流水线”的方式制造。

  即由专人负责创意设计,由专人负责宝石的甄选,由专人负责蜡模的制作,最后交由工匠去完成。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师的意图未必能得到百分之百的领会和贯彻,就好比一部剧本交到了导演手中,就是由导演和演员的水平所决定了;就算工匠表现得完美无缺,充其量也只是达到而不可能超越设计师的要求。

  而陈世英的作品,从创意阶段开始,包括设计、蜡模的制作、宝石的选取、加工、镶嵌,全都由他本人参与,而且大多都是由他亲手完成,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对设计进行调整,对产品进行改进,即便在作品完成之后他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从细节上提升的机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做到没有更好的余地才罢休。

  成长的艰辛

  陈世英的创作方式是独一无二的,这与他独特的成长经历有关。陈世英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差,当时(那是在1973 年之前)香港没有免费的教育,陈世英上不起正规的小学,就只能在屋顶天台上念书。那场景和叶问开的武馆有些相像??老师在天台中间挂一块黑板,黑板两边各有一个年级上课,这边讲话或者打骂学生那边也都能听到,条件之艰苦就不用说了,学费是每个月3 块5 港币。

  后来香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陈世英的父亲失业,付不起学费了,陈世英只能辍学到一家私人开的石雕厂给人当学徒,一个月挣几十块钱的工钱。做了一段时间之后,陈世英对那里的环境很不满意,因为除了工作之外,他还得帮师傅带孩子、做饭、整理家务,像个佣人一样,根本学不到东西。

  于是,他不顾家人的集体反对,毅然离开了石雕厂,结束了8个月的学徒生涯,开始自己练习着雕一些中国题材的观音、菩萨、图腾等等。这样又过了几年,又一次陈世英去逛书局的时候,看到书中的西方雕刻,大受启发??原来雕刻还能从这样的角度,于是他又有了新的目标。由于没有师傅教,他就自学,一个人跑到香港有个基督教的墓地,模仿着雕天使、人像。

  随着技巧的不断提升,陈世英逐渐进入到一个瓶颈??无论他再怎么努力,工艺再怎么提高,他始终觉得自己是在模仿前人,活在前人的影子里,思想境界没有改变。陈世英觉得与其这样,不如干脆换一种方式,不做石雕了,改以水晶雕刻。

  从那以后,陈世英开始了他个人对于雕刻艺术的钻研。他在透明的水晶上尝试各种雕刻手法,包括从正面、反面,采用浮雕(阳雕)、阴雕、内雕,他的作品中也终于展现出了前人所没有的技巧。由于水晶是无色透光的,陈世英觉得它的表现力还不够,就开始找有颜色的宝石,最初是用紫水晶、黄水晶、海蓝宝这些比较便宜的半宝石。

  因为水晶和宝石的雕件毕竟不是配饰,雕得再美也不方便佩戴在身上,于是接下来他又开始尝试首饰的制作。通过研究光线穿过宝石所产生的折射,陈世英于1987 年创造出了一种名为“世英切割(Wallace Cut)”的宝石雕刻法,他在宝石内部立体雕刻出多个折射面,让产品显现出玄妙的视觉效果,并荣获了当年的香港珠宝设计大奖。

  可以说,在成为珠宝艺术大师之前,陈世英就已经是一名雕刻家、各种宝石和光线处理的专家和首饰设计师,他在技巧上已经没有任何障碍,这也为他日后创建自己的高级珠宝品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神奇的钛金属

  大概在2000年前后,陈世英无论从工艺技巧、思想境界还是名望上都已经积累到足够充分,才开始设计制作真正的高级珠宝。他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对耳环,一边用的是一颗27 克拉的钻石,另一边用的是28 克拉的钻石,这件作品也标志着陈世英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即对高级珠宝和金属冶炼的研究。

  我们通常所见到的高级珠宝都是用贵金属如金、银、铂金打造的,而陈世英却选择了廉价的钛金属,并且在钛的冶炼和加工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在陈世英看来,每一颗宝石都是天地孕育出来的瑰宝,它需要在一个特点的地壳环境里,经过几百万年才能形成,再经过机缘巧合来到世间,而不是从地里随便挖一颗石头出来人们就会为它动情的。

  但是要想实现一颗宝石的价值,让它发出光彩,必须要借助现代的工艺设备,掌握正确的切割方法,精密地计算它的角度和弧度,这些都必须由专家做把关,切割之后还有用钻石粉末打磨。但是仅仅如此的话还不够,因为宝石跟人的身体还拉不上关系,还需要一个媒介比如黄金、铜、银,建立起与人们穿戴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称之为珠宝。

  陈世英所倚赖的媒介就是钛金属,它虽然不算贵金属,但是如果工艺能够达到顶点的话,也有无可估量的价值。陈世英举例说:“就好像一幅很精致绘画,它的价值是完全建立在工艺上面的,建立在人的精神创造上的,至于花费的墨和纸如果从成本上来讲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珠宝当然不是绘画,它比绘画更难以控制,因为宝石本身就很昂贵,而且它没有韧性,没有记忆力,在打磨和镶嵌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破裂掉。另外珠宝是需要戴在身上去感受的,只有戴在身上,珠宝才能与人沟通,人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它的内涵,如果只是放在那里看珠宝就失去了意义。

  但是很多传统的高级珠宝是不能佩戴的,因为它们所使用的金属太重了,戴在耳朵上,耳垂会变形;戴在脖子上,脖颈会受不了。而陈世英使用钛金属做珠宝的结构,它的性能远胜过贵金属,重量却只有18K黄金的六分之一,而且它与人的身体十分亲近,是用来做人造骨骼的材料,不会出现皮肤敏感等问题。

  珠宝设计师的自我修养

  在世人眼中,陈世英毫无疑问是一位珠宝天才,但他却坚称自己只是人才。他说:“人才、鬼才、天才,天才是与生俱来的,鬼才是靠顿悟的,而人才只能靠苦修得来。”陈世英生活最艰苦的是,家里只剩下一把米,他把它分成三份,熬粥撑过三天,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动摇过追求珠宝艺术的决心。

  请看这件陈世英专门本届巴黎古董双年展所制作的“悟禅知翠”缅甸翡翠玉蝉胸针,它由多件鲜艳清脆、纯净澄明、色泽均匀的翡翠组成,钛金属制作的镶嵌结构自然融入到产品中,栩栩如生。“蝉”是陈世英珠宝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主题,也是他人生哲学的缩影。

  因为蝉的幼虫要在地下的污泥里生活3 年甚至更长时间,当它长成之后,就达到了一种餐风饮露的境界,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一种非常清高和高尚的表现,我们叫它不食人间烟火。而且佛家里讲的“禅”和这个“蝉”是同一个音,“禅”在梵文里是“见本性不乱”的含义,佛家修行的人都知道,当你进入一种坐禅的物我两忘的境界的时候,你的就能感受到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

  陈世英做的每一只蝉也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坐禅就是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如果每一次做得一样,也就意味着没有进步。陈世英解释说:“所谓‘悟禅之翠’,是让人从红尘滚滚中到一个翠的环境里,使你的心态慢慢平静下来,了解到生命的趣味。陈世英常年都在闭关修行,往往隔一年半载才出关一次,而且接受媒体的采访。

  他的作品之所以能不断精进,也在于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基础的研究上,了解到工艺的过程和各种材料的性能,同时也在做思想文化和哲学上的修行。在他看来,学习是自我的提升,而不是在市场上互相学习,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最后变成同样的东西。“只有从一开始就是自己的创意,自己研究的成果,才能制作出好的作品。

  如果大家都跟着市场走,那基础就成了空白,就不是你去设计珠宝,而是市场去设计你。



来源:新浪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