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时尚的合作,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艺术和时尚似乎保持着越来越深的暧昧关系,时尚与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如胶似漆。一些耳熟能详的实力时尚品牌近几年与当代艺术更是频繁合作,而且还冠冕堂皇地美其名曰“跨界”。近期,随着展望与LV在国家博物馆的合作、2011年“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的亮相、汪建伟与爱马仕的合作,各种艺术和时尚媒体的的频繁报道更是将有关艺术与时尚的讨论更加焦点化、白热化。
艺术与时尚的暧昧关系素来已久,早在中世纪时期,艺术品就如同奢侈品一样成为贵族、皇室家族的日常用品。蒙德利安与时尚的结合成为了艺术史和时尚史上的神来之笔,曾经一段时间他的红黄蓝被广泛被运用到建筑、服装等各个领域。法国作家Cecile Guibert在一篇致安迪?沃霍尔的文章中把艺术与奢侈品的结合称作“商人艺术家”的扩散,宣称沃霍尔的设想??“所有的商铺都成为艺术馆,所有的艺术馆都成为商铺”正在成为现实。艺术家村上隆更是将艺术和商业联姻的功力发挥的淋漓精致,同时发出了这个时代最富有争议但也是最强有力的声音,更引发了前不久和王广义艺术产业化的PK之争。
艺术和时尚的那些事儿
艺术与时尚的搭界和合作主要有三种形式:赞助艺术(品牌冠名)、艺术与时尚联合秀场、奢侈时尚品牌暨艺术品。笔者继续以前面提及的几个展览入手,着重分析艺术与合作搭界的那些事。
赞助艺术(品牌冠名):“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创始于2004年,是由法国著名干邑品牌马爹利独家推出的年度国际艺术大奖,其旨在奖励艺术领域勇于创新,取得杰出成就的艺术人物。但从此奖项的名称来看,马爹利与艺术合作的性质已是一目了然,马爹利直接以其品牌命名艺术奖项名称;进而从其奖项的宗旨可以窥见其目的,其主要采取艺术资助形式与艺术家开展合作。马爹利与艺术的合作不管是从外在形式和其内在目的而言,向来是直接而干脆的。
相比马爹利而言,爱马仕企业基金会发起的“HBOX”影像展在与艺术合作的形式上相对隐晦很多。“HBOX”是由爱马仕集团在2006年发起的一个项目,并专门邀请著名策展人本杰明?维尔策划。因此,“HBOX”影像展相对而言,在艺术展览的学术上似乎更具独立性和专业性。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从展览本质而言,其并没有逃脱出时尚品牌赞助艺术的商业合作模式,因为“HBOX”每年都将斥资巨金为4位艺术家用创作的单频道视频作品买单。
艺术与时尚联合秀场:举办艺术与时尚品牌的PARTY、秀场似乎是迪奥的拿手好戏。2008年,“迪奥与中国艺术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迪奥作品展”在798艺术区的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主办方一再标榜此次展览是两块大陆之间与两种不同表达方式??与时尚之间的对话。然而,这种对话并没有表现在展览学术和展览水准上,而是体现在当晚奢华的名流派对上,展览开幕式演变了艺术圈、时尚圈大腕、新贵阶层的名利场和交友狂欢。但不管如何,迪奥还是借此次艺术活动塑造了它们的形象,艺术的力量也通过秀场传递给了时尚。
时尚品牌暨艺术品:关于高端奢侈时尚品的艺术性与商品性的争论,时尚圈好像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时尚圈的一流设计师甚至更愿意自我标榜或被外界称为艺术家,而不是所谓的裁缝、珠宝设计师等等……著名的时装评论家曾经说过:“真正的时尚必须是功能性的,因此只能被划归应用艺术或手工艺一类。如果服装不能穿,它就不是时尚,但它可能是艺术。”展望与LV在中国博物馆的展览合作似乎恰好体现了这一边,灯光闪闪的玻璃橱窗里的LV包,凭借其高端的设计和手工技艺,再凭借高的离谱的价格,谁敢说LV就不是艺术品呢?而LV此次与艺术家展览的强强联合,正是能够打入国家级别博物馆举办展览的基础。有意思的是,从LV品牌的艺术性出发,这个展览似乎更像是两位艺术家的联展。
条条大路通罗马,时尚要想与艺术搭界、合作,其采访的方式可以各种各样。但是,“DVF:夜之旅”与佩斯北京画廊的合作出乎大家的意料,就连画廊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佩斯北京画廊还没做这样的展览,这也是一次新的尝试”。艺术家孙原也曾这么形容这个展览:“这是一个吸金的展览”,但似乎这又不是一个我们所熟知的“展览”。这种不同,是因为此次“展览”确实了普通展览意义中的主角??艺术家。它更像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服装展示,只不过这次服装展示并没有选择在高级的星级酒店或者高端休闲场所,而是选择了艺术氛围浓厚的798艺术区。其合作方式,更像是DVF单纯租赁了佩斯画廊的空间场地。
艺术与时尚,谁引诱了谁?
时尚品牌缘何钟情于赞助艺术?在高端奢侈品公司完成早期的资本积累之后,更需要向自身文化品牌的自我塑造和成长。时尚品牌要想永葆活力和其自身影响力,在其满足了自身提供给大众最基本的物质消费以为,还要将其品牌的精神影响力传达给消费群体。而艺术似乎正好满足了艺术品的这种精神扩张需要,艺术正是奢侈品的审美终极标准,离开了艺术趣味的奢侈品如同缺失灵魂的傀儡,沦为昂贵却庸常的生活器具。只有当奢侈的生活方式被奉为一种文化艺术之时,这盘买卖才能脱离世俗趣味,攀升至更高境界。
高端奢侈时尚品牌通过各种渠道与艺术结合、合作,似乎将艺术从神圣的殿堂拉到平凡大众的生活之中,艺术通过时尚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变得更具大众化。艺术家同样在依傍实力品牌之后,更能迅速的被媒体和大众和认知,与时尚的合谋似乎成为了一列幸福快车,成为艺术家名利双收的最有效、最简单的途径。
随着艺术家与时尚品牌密度合作,“艺术家”这个名词的定义也不断进一步地丰富??他们不但纯粹地创造美好的作品,而且还是个靠艺术谋生的商人,是瞄准各种资源、不放过任何商机的生意人,是应当考虑生存与利益的社会人。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艺术家似乎迷恋上这种美女如云、达官新贵云集的秀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更是喜欢成为闪光灯下的天之骄子,成为各种时尚杂志的封面人物。
时尚是在人为操作之下创造出的满足自我需要的产物,而他毕竟将于生产、消费、传媒仅仅绑定在一起。而艺术家介入到时尚品牌的各种秀场之中,是否能抵抗住艺术家的思想沦为时尚消费机制的一个环节?艺术家在于时尚品牌的合作之中是否还能保持其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和个性化。艺术创作强调的是原创性和个性化,而时尚讲究大众消费,艺术与时尚的结合,似乎在商业双赢的利益之外,似乎没有了任何合作的共同点和价值基础。当艺术家创作的艺术语言和个人符号被广泛一致到时尚品牌的包装和标志之上,艺术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也随着消解,艺术家、艺术作品毫无知觉的陷入了时尚的“幸福”绑架。艺术与时尚的相互交融和渗透到底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黔驴技穷、江郎才尽,还是艺术家实在扛不住名利双收的诱惑?或者,这又是一次互利互惠的商业运作?
艺术与时尚,何去何从?
在艺术与商业、时尚的跨界狂欢的背后,艺术家应该不断反思和追问自我,艺术介入到时尚、商业之中,艺术本体的价值和社会批判功能是否存在?当代艺术在消费社会中充当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时尚文化作为消费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不仅使当代艺术家们感受到了物质的异化,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提供给艺术家们艺术针对性、批判性创作的突破口。如果说艺术与时尚、商业在某种意义上存在共赢的话,那当代艺术还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自我追问和批评,更应该在物质消费的今天彰显其社会批判功能,时刻警惕人们不要在消费今天的时尚中忘记过去与明天。
中国当代艺术作为开放社会的产物,必定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构成一种同步关系,所以当代艺术对经济发展中形成的时尚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运用和体现。艺术与时尚,不管是谁动了谁的奶酪,它们肯定在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形影不离、相互渗透。正因为如此,当代艺术不能在商业的温床上自我堕落,当代艺术更应时刻保持警惕,更要植入社会批判的内容,只有这样的社会批判才能唤醒我们,让我们意识到在今天这样一个娱乐至死、拜金主义盛行的消费社会与时尚文化背后,还有一条更为宽阔、更为坚实的精神上的康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