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现代家居装饰中一道重要的风景,而在古代,地毯最初仅是用来铺地御寒的。后来由于民族文化的陶冶和手工技艺的发展,逐步成为一种高级装饰品,只有王公贵族用得起。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有个镜头,大臣们跪在地毯上直谏秦始皇注意天子威仪。那条长长的地毯是红色的,中间有蓝黄相间的花纹,雍容华贵,从始皇帝宝座下一直铺到朝堂门外,富丽堂皇,尽显皇家气派。
我们就来说说古人和地毯的生活。
远古时候,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人类捕获野兽取其皮铺在崖洞、草屋内的地面上,睡觉休息就不感到潮湿和寒冷了,这是地毯的来源。后来,北方古老的游牧部落专门用羊毛捻线、编织成毯,铺地取暖,形象地称之为“地衣”。用羊毛编织的“席”、“?(jì)”等织物,便是地毯的前身,这在史书《尚书?禹贡》中有记载,从青海、新疆等地出土的文物中也进一步得到证实。
汉朝对外开放时期,地毯曾同丝绸一样在中外交流中受到青睐。罗马、印度以及波斯(伊朗)、阿富汗的地毯编织技术和使用文化也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地毯也远销到中国腹地。
到了唐朝,已经有山西、四川、云南、安徽等省份生产毛织和丝织地毯了。地毯经营规模宏大,但都是给权贵享用的,还一度激起民怨。贞观年间,安徽宣州进贡宫廷的红丝毯,栽绒厚,质松软,品质极好。白居易在《红线毯》诗中有“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的名句,说的就是这个事儿。当时后宫的地面上铺着厚厚的丝绒地毯,奢侈华贵,而这些地毯大多是宣州的贡品。原来,宣州太守为了巴结皇帝,邀功买宠,便横征暴敛,强迫百姓大量织造。白居易看到这么多丝绒铺到地上供践踏,而宣州地方的很多百姓却缺少衣服穿,故而感叹道:“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电影《十面埋伏》中的牡丹坊有雕花窗四五百扇,宫灯几十盏,在我看来这全是陪衬,因为那个巨大的蝴蝶形地毯着实惊艳。如果这个场景没有虚构,那么晚唐权贵的生活真是穷尽奢华。
从现存史料可知,在馆阁楼堂铺地毯,到明代时已成为权贵富豪的生活时尚,而地毯的织造技艺在明清宫廷则达到了雍容华贵的极致。故宫博物院的明清藏毯有一千多件,颜色各异,虽然历经沧桑,仍不失当初风采。紫禁城曾有过“凡地必毯”的辉煌景象,传说在没有光源照射的情况下,地毯像踩在脚下的“灯厢”,金灿灿,明晃晃,亮晶晶,足以照亮整个房间。
地毯在清朝的待遇最为牛叉。大清皇帝们心情好的时候喜欢做“艺术总监”,一是关心宫廷瓷器艺术品的烧制,二是重视宫殿内的地毯织造艺术。曾亲自组织珐琅彩瓷器生产的“超级瓷器发烧友”雍正皇帝,也曾盯上了脚下的地毯,下御旨不让在殿内铺龙纹毡毯,“铺地龙毡与人脚踏不宜。将现有龙毡另有用处且用,嗣后不必做毡。”脚踏“龙”纹不合适?那就换嘛!
十多天后,内务府主事海望拿着按雍正要求画的四张不同的花卉毡毯纹样让他御览。“此花毡样俱好,但花纹太细了,恐其难染。尔将此样收,或做坐褥、或做毡子时用。再照龙形大小改画花卉毡样呈览。”雍正要求花卉纹饰也要做得有龙纹的华贵大气。雍正五年(1727年)十月初一,雍正嫌圆明园殿上的毯子花样不好,又让内务府画样,交时任西北大将军岳钟琪织造。花样纹饰要钦定,谁人织造也要钦点,可见雍正对地毯的厚爱非同一般。岳钟琪监制的毯子中有一款是宫廷极品,即“盘金线银毯”,长4米宽6米,被铺在圆明园殿上,以棕红与蓝色为主色调的毯面花纹图案,金光点点,银光闪闪。
雍正不喜欢“龙纹”地毯,乾隆却和他老爸唱反调,最爱龙纹毯,而且钦定毯子的花样。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清宫地坪台上铺的“栽绒木红地五条龙地坪毯”粗糙残旧,准备撤换。有“番草样”“云龙样”两种画样选择,乾隆看中后者,批示“地坪毯照样织做,其踏跺上毯子准云龙样织做。”于是从地坪到台阶,全铺上了龙纹毯。
乾隆在共商国是的政务大殿的地面上也铺满了龙纹毯,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宽阔的大殿,不是几块大型地毯就能铺完的,一般需十几或二十几块地毯拼接。皇帝正中宝座前的龙纹地毯是最大最完整的,出于忌讳,不会拼接。
大清皇帝们喜欢地毯,这和他们的祖先以前过游牧生活以毯取暖御寒的传统有关。虽说宫里暖和了,但不能没有地毯,此时它的作用就变成了装饰。乾隆的《冬夜》诗里有“帘幕重重下,兽炭旋轩燃”的句子,这里的“帘幕”可不是老百姓家里门上挂的棉帘子,而是华贵的“壁毯”,这可以看做地毯的“升级”版,直接挂到墙上了。本报记者 郭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