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铜鎏金嵌宝石坛城
坛城一词即梵语中的“曼荼罗”。起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其眷属聚集的道场。常陈设于桌案以供礼拜。
此座圆形坛城中央位置作莲花状,并分为双层结构,上层结构居于中心位置的主尊为胜乐金刚。金刚与金刚亥母身躯为青金石与红珊瑚镶制而成。下层花瓣内各有护法一尊,为红珊瑚镶制,造型威武,凶煞。此座坛城外圈镏金火焰纹,象征火圈。尽管此处如同一个圆环,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球体,直径数兆亿公里,涵盖整个宇宙。象征着坛城智慧无所不在,涵盖一切经验领域。火圈之内镶嵌红珊瑚、绿松石、金刚杵组合为金刚链。金刚环内嵌绿松石一周成圆环状,它代表“本真之源”,环内四周东、西、南、北各方通有四道大门,门外用各色宝石分别饰五重光线,每道大门分别用红珊瑚砌制护壁,并各有一对神兽把守。
此座坛城做工极为考究,掐丝及雕凿有明显乾隆工艺特征。无论品级及价值仅此一例,属宗教法器之巅。
五代-宋 七重玲珑金佛塔
金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属楼阁式建筑。
金塔七级八棱,塔座为仰覆莲座,无封装,内底刻摩羯三钴杵密教纹样,座之底沿有一周小联珠纹。莲座上有平台,楼阁式塔身置于其上。
塔之平面为八角形,楼层间距较大,从上至下多层之直径递增,整个塔身有明显之“收分”。多层造型相同。
以最上层为例:有四门四窗。门呈“葫芦”状,以细碎之联珠为门边,又以三商云、白云、如意云头组成的竖式“折枝花”装饰两侧,并錾刻细密的鱼子纹底以增加装饰效果。
与门相间隔的为小肩?路纹花窗。花窗之?路纹采用掐丝焊手法,精致规整,一般竖有六?,横有八?。
层与层之间的门窗间隔排列,上层为门则下层为窗。门内多供奉释迦牟尼一尊,当门放置。佛螺吉,似着交襟大衣,右手作降魔印,按于膝头;左手掌心向上,平置于腹下。结跏趺坐于仰腹莲座上,有火焰式背光。
塔身八面均设栏?。每组栏?裙板两端有饰宝珠的立柱各一。裙板上有长方形圆角“?门”二。?门四边及裙板上沿饰细碎联珠,唯第一层塔身之栏板为双层,下层与各层之栏?相同,其上又有小朵掐丝梅花,与上下之横杆焊接。
每层塔之塔檐上挑,瓦栊明显,有板瓦平铺,筒瓦盖缝。塔檐有八脊,每脊有卧龙一条。龙长吻独角,圆目昂首,伸出檐角之外,极具装饰效果。塔檐出挑处,亦即龙头之下有重环悬方铃一,每层塔檐八枚,全塔共计五十六枚方铃。最上层塔檐顶部有八棱薄脊台。脊台之每面以錾刻的联珠组成齿状纹样。
薄脊台之上有覆钵,刻三重单相莲瓣,莲瓣下有一周联珠纹。覆钵之上为塔刹。塔刹中有轮竿,等距离焊接錾刻有三重或两重的覆莲瓣“伞盖”三枚。第二层盖边沿等距设有金丝编成的金链八股与塔檐八脊上之龙角相连,八股金链上端根部多有金铃一枚。三层伞盖间焊有两枚宝珠。塔刹上最顶端有尖状刹首。轮竿上端为实心,下端呈管状,从塔尖贯通莲座。最末端之轮竿蕊中焊有掐丝梅花,且有辖孔,以楔形金辖插入,使七层浮屠与莲座连为整体,工艺极为讲究。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