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热点收藏

> 香港巴塞尔直通车:成绩单的背后岂止于卖

香港巴塞尔直通车:成绩单的背后岂止于卖

http://feicui168.com 2015-03-18 13:27:37
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从3月13日到3月17日,为期五天的第三届香港巴塞尔结束了,巴塞尔艺术展的自身品牌能量,以及经过严格筛选后的全球233间顶级画廊组成的强大阵容,想让这届艺术盛会不成功都很难。的确,单是翻阅巴塞尔对外公布的成绩单便足以让人称赞,而雅昌的记者团队经过实际的数十家画廊的走访后发现,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要比这一份份成绩单更为可喜。正是在这份骄傲的成绩单背后,无论是巴塞尔的香港策略还是参与画廊的观念,都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向。

  情理之内、意料之外的成绩单

  Leo Xu Projects负责人许宇:“我们这次在香港巴塞尔上的表现出意料的好,展位上你能够看的到的很多作品都已经被预定掉了,而且是在VIP之夜,那时候我们还在考虑是否要换一批新的作品。”

  香港Ora-Ora画廊主徐锦熹:“销售得非常好,我们大部分重要的作品都售卖完了,所以也是很鼓励我们的。”

  长征空间展览总监李欣格:“仅仅在开展和第二天的贵宾预览就大概有七八成的作品被预定了。”

  ……

  如果可以的话,类似的话语能够罗列成一串长长的清单,而“出乎意料”、“惊喜”、“兴奋”、“开心”等绝对是里面的关键词,虽然是再寻常不过的词语,却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参展画廊胜利的喜悦。

  促成这种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来自巴塞尔的可以用这届参展画廊MAI 36的负责人维克多?吉士乐所说过的一句话代替,那便是“巴塞尔这个品牌给全世界很强的安全感,它代表着高质量和高姿态”。然而,这种既定事实并没有让它的负责人掉以轻心,守在瑞士45年和迈阿密12年运营铸就的金字招牌下不思进取,从这届巴塞尔最重要的几点改变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所花费的心思。

  今年香港巴塞尔画廊的评选制度是“画廊选画廊”,参展画廊主要由评审委员会筛选,尽管巴塞尔主办方会共同参与并提出自己的方向意见,但画廊选择的决定权依旧掌控在委员会手中,“这个评审团的成员都是公认的最有公信力和学术基础的画廊负责人”,巴塞尔全球总监Marc Spiegler强调,“他们选择的画廊必定是能够代表最高水准的。”

  另外,香港巴塞尔的展览时间从5月提前到了3月恐怕是最大的改变了,虽然苦了部分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画廊,因为年前的特别展示以及春节假期的耽搁,让他们在准备香港巴塞尔展览的时间上很是吃紧,但是这一做法,却让香港巴塞尔有效的拉开了与6月瑞士巴塞尔的冲突,给欧美的画廊及藏家、策展人,甚者普通观者带来更充裕的时间。很多画廊主也都表示出了同样的看法,那便是今年欧美藏家数量的急剧增长,如学古斋相关人员提到的,“去年还是亚洲这边的人比较多,但是今年,加拿大、美国、欧洲这一块的藏家也都来了”,通过采访过的多数画廊,我们了解到,亚洲与欧美购买者的数量基本是持平的。

  再者,就是巴塞尔亚洲新总监黄雅君的任命, Marc Spiegler介绍,黄雅君熟悉巴塞尔博览会需要打交道的所有艺术领域??包括画廊、艺术家、藏家等等。她曾经运营过画廊,知道画廊的需求是什么;她也做过策展人,也知道策展人想要什么,艺术家想要什么。她之前就曾与巴塞尔有过合作,作为我们东南亚地区的VIP经理,帮助我们开发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和许多国家的藏家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因此,这也让她知道藏家的需求是什么。作为巴塞尔总监,需要去理解与我们打交道的艺术圈内所有环节人群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单一人群的需求。

  策略上的正确,并没有让他们高枕无忧,在头两天来过现场的人可能都会注意到一件事情,Marc Spiegler、黄雅君两位总监亲自带队,为一个个庞大的藏家群体耐心的讲解展览中的艺术品,他们的亲自出马不能不说为这届香港巴塞尔的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这也是今年香港巴塞尔上很明显的一点,作为展会的组织方,他们在努力扩大展会的藏家群体,“我们确实也看到了藏家群的扩大,藏家的有效程度也是明显的有所增高。我想,作为一个展会的组织方,他们的执行绝对是起到重要作用的,他们在整个国际上的沟通也是非常充足的”,长征空间展览总监李欣格说,“他们很专注在展会的开展前,到世界各地去宣传,像总监Marc也是亲历亲为,除了跟藏家、跟策展人及时沟通,甚至跟我们参展商的沟通都做得很到位、很充分。”

  艺术“博览会”向“展览会”的转变

  在采访的过程中,大家提到香港巴塞尔时,总是在其之后加上“博览会”三字,或者仅仅以“巴塞尔”、“香港巴塞尔”简称之,似乎并没有多少人真正会去在意它的全称。其实,它的全名叫“2015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而今年“艺术展”上的“展览”而非展铺,也是它相较于第一、二届香港巴塞尔的不同所在。

  可能大家还会记得第一、二届的现场,尽管也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获得了高度的公众参与,但是对于走进巨大会场的人来讲,多少都会觉得有些眼花缭乱,很多展位上都被尽可能地挂满了作品,空间处则以雕塑、装置填充,甚至画廊与画廊间所出售的艺术家作品间的雷同度也是很高的。

  而在今年,一切都在悄无声息的变化着。大未来林舍画廊带来了刘炜、周春芽等人的作品,尽管与第二届代理的艺术家基本相同,但在展览的布置上已经很经得起推敲,展品间的关系也更加明确。值得一讲的是,林舍画廊同时带来了陈界仁的一件影像装置作品,一个巨大的黑色集装箱,且不论陈界仁已有的名气和去年在上海艺术双年展上的高调亮相,单单把展位超过三分之一的空间献给了他的这件《推移者》就足以证明了画廊负责人不再单单期望多展示作品、为销售是瞻。

  长征空间选择的艺术家与往年相类,在今年的呈现上也出现了转变,“我们的想法是让展位显得比较聚焦,其实相比较去年而言,我们单次展出的件数比较少……在规划的时候能够比较自如地去让每一件作品跟另一件作品以及空间产生对应关系。”李欣格介绍说。

Mai 36Mai 36

  作为这届新加入的台湾画廊Michael Ku Gallery,他的负责人似乎也很清楚此次前来的目的,“大家很清楚台湾一些重要的艺术家比如陈界仁,但是却很少了解在他之后还有哪些后继者。我们选择带来台湾年轻的艺术家,尽管知道这要冒很大的风险,我想,能够向来自全球的画廊展现我们画廊的品格和策展能力,让我们代理的年轻艺术家能够亮相,也就足够了”。确实,若非他的解释,仅仅安排了三件装置的展位,的确让人为他们感到担忧。但这种敢于为了自己的策划需要,一面墙上仅仅展示一件作品的画廊绝对不在少数,其实,据Michael Ku Gallery相关人员的透露,正是他们的策展方案才让巴塞尔组委会通过了他们的参展申请。

  不单单是参展画廊在观念上的转变,巴塞尔组织方在参展画廊总量上的削减也体现出了这一点。尽管“画廊荟萃”从上一届的171间扩大到179间,但是“亚洲视野”则从上一届的47间减少到34间,“艺术探新”也从上一届的27间减少为20间,就总体而言,参展画廊从上一年的243家缩减为233间,“香港博览会今年数量较去年减少,因为我们决定少做一些小的展位,而多做几个大的展位。瑞士也是一样,瑞士巴塞尔画廊数以前一直是305家左右,但今年将减少到285家。所以我们并不想招揽更多的画廊,我们想要减少数量,但是展位的质量有所提高。这样会加强竞争,加强竞争有助于画廊提高质量,画廊想要一直留在巴塞尔中,就必须在每一年展出高质量的作品。如果你今年做得不好,明年就可能会被排除在名单之外。” Marc Spiegler强调。这多出来的空间,则分给了一些策展出色、带来作品质量较高的画廊,如高古轩、佩斯、白立方、汉雅轩、长征空间等,好让他们有更大的空间来策划自己的展览, “这个博览会的空间和场地,让我们可以放大作品,这些大作品可以很好地反映艺术家作品的含量、体量和完整性,这是很难得的一次呈现艺术家的重要作品的机会。”白立方香港空间总监周晓雯说。

  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的高度参与

  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年仅三岁的香港巴塞尔从过去的“卖场”向“秀场”转变,前两届的试探,足以让精明的各画廊主摸清楚什么样的作品是容易卖出去的,当赚钱不再成为问题的时候,新一轮的竞赛又开始了,那就是各画廊在这个世界舞台上的“走秀”,一些画廊选择一半一半的策略,保证部分销售的情况下,做出试探性的亮相;一些画廊在确定好卖作品不变的情况下,开始真正选择哪些作品应当展示,而那些不相和谐的则存放在展位后的储物空间里;自然,也有一些如Michael Ku Gallery那样推荐青年艺术家,以及像MAI 36那样以策展方式推介欧洲知名但在亚洲却不太为人所知的艺术家的作品。

  “有时候我们挑选作品也不见得只是针对展销的目的,相信你也很了解,现在整个艺博会的体制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来参观的不仅仅有购买者,也会包括媒体、艺术理论家、策展人,或者是美术馆的从业人员。”某画廊负责人说到。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引来了一种连锁式地互动,今年,香港巴塞尔上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出现了,国内、国际的大量策展人,以及博物馆、美术馆的人员来到了现场,“尽管这一点从现实来讲与香港巴塞尔的质量是分不开的,香港巴塞尔已经帮每一位人设定了一个确定的时间点,好让这些人可以同时集中在每年的这个时间里,一起浏览各个画廊、艺术家,他们之间也会有交流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比较便利的方式,胜于他们一直在世界各地到处去飞,寻找艺术家和优秀作品,即便他们在博览会上只看到某个艺术家一件作品,他也可以大概理解他的艺术语言以及他作品的基础状态。”但是,组织方在独立画廊策展上的倾斜与宣传,以及亲自召集、带队与讲解才是促成这一趋势的重要原因。

  在这些众多首度前来的重量级博物馆总监及国际艺术机构的策展人中,包括悉尼4A当代亚洲艺术中心(4A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sian Art)、悉尼新南韦尔斯(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阿德莱德南澳艺廊(Art Gallery of South Australia)、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新加坡当代艺术中心、墨尔本Ian Potter Museum of Art、伦敦当代艺术学院(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高雄市立美术馆、首尔三星美术馆、北京M Woods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牛津Modern Art Oxford、香港M+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PS1、台北当代艺术博物馆、马尼拉当代艺术及设计博物馆 (MCAD)、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深圳华侨当代艺术中心馆群、上海外滩美术馆、伦敦Serpentine Gallery、沙迦艺术基金会、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湖南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悉尼澳洲艺术理事会、华盛顿The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 、 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及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等等。

  他们的到来不仅仅是受邀参观,也为整场香港巴塞尔的成绩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如去年在北京现在画廊举办“36天”个展,计划与铁丝床为伴36天,并供观众参观的周洁的作品,据北京现在画廊透露,她的装置作品《美妙的规划》就获得20多个私人藏家及美术馆的青睐,以将近20万美元的价钱被其中一家美术馆购得。学古斋在VIP之日,售出了4件作品,其中白南准的作品《Internet Dweller 》是被加拿大的一家美术馆收藏;李雨寰的装置在采访时也已经有一家美国的美术馆在关注,并处于购买议价过程中。另外,香港奥莎画廊带来的欧凯琳、梁美萍、石家豪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也分别被美术馆收购,等等。  最后,还是让我们看一下部分参展画廊的感言吧。

  部分参展画廊的感言:

  卓纳画廊(纽约、伦敦)创始人戴维卓纳(David Zwirner):“众多来自本地区的年轻收藏家对我们的展品,特别是我们的具象派画家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让我非常鼓舞。这个展会在亚洲地区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艺术家Neo Rauch远道而来参展也获得了极大回响。画廊的销售成绩也超出了我们的期望。”

  长征空间(北京)展览总监李欣格:“在今年的展会上我们认识了众多新的藏家,而且我们注意到今年的藏家眼光独到、品味更佳。”

  耿画廊(台北)创办人耿桂英:“我们很高兴地见到收藏家都有备而来,而且决定果断。首日预展我们已见到众多新老藏家,许多旧客户更经常向别人推荐我们。我们也特别荣幸能展出赵无极在1980年创作的三联画《24.11.80》,该作品收到了一位国际藏家高达3000万美金的破纪录出价。”

  嘉图现代艺术(香港)总监欧阳宪“我们在今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观察到活跃藏家的地域分布有了变化。我们的展位呈献了当代水墨艺术的群展,而对于当代水墨艺术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欧洲藏家数量明显增多。我们很高兴看到来自香港和世界各地的藏家都对于当代水墨有极高的关注,我们这周的销售成绩十分可观。”

  Hauser & Wirth(苏黎世、伦敦、纽约、洛杉矶)高级总监Neil Wenman:“又是出色的一年!巴塞尔艺术展继续稳固作为亚洲最具分量的当代艺术展的地位。这星期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销售纪录,单在开展首48小时便已得到骄人成绩。这证明了大会改在三月举行是十分成功的决定。”

  佩斯北京及佩斯香港(香港、北京、纽约、伦敦)亚洲合伙人及总裁冷林:“巴塞尔艺术展每年都为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欣赏世界各地最顶尖的艺术作品,对艺术市场起到了绝佳的带动作用,而且也使得市场更加多元化。此外,展会也对本地区的艺术界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Andrea Rosen Gallery(纽约)总监Andrea Cashman:“我们今年首次参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带着雄心壮志,希望能启动全程参与,并让展品成为香港的其中一部分。我们很高兴能与K11艺术基金会携手呈献Felix Gonzalez-Torres的地标性广告牌作品 《Untitled》 (1995),于K11商场、电车站,以及城中交通枢纽展出,公众反应热烈,当我们在城内各处展示艺术作品后,人们都能与之彼此联系,令我们尤感欣慰。能让Gonzalez-Torres的作品在今年展会上大放异彩,让我们非常高兴。”

  Leo Xu Projects(上海)创办人兼总监许宇:“我们今年首次在画廊荟萃展区参展,取得了空前成功。我们接触到来自不同背景的藏家,首日开展已售出半数作品,今年来港的收藏家水平非常卓越,充满热忱而且有备而来。”

  艺术门画廊(香港、新加坡、上海)创办人林明珠:“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落户香港以及M+美术馆的奠基,令香港艺坛在过去几年发展迅猛,如此的成熟与深度是我此生一直所期盼的!”

  Galeria Nara Roesler(圣保罗)总监Daniel Roesler:“今年的买家来自亚洲不同角落,如上海、北京、东京、首尔、香港等,也有欧美等地的买家向我们购买作品。收藏家们亦不拘泥于地域,亚洲当代艺术在这方面十分的自由。巴塞尔艺术展能提供一个自由对话交流的平台,不受传统东西方的藩篱所限制,能在此展出实在是件赏心悦目的作品。”

  Thomas Dane Gallery(伦敦)合伙人Thomas Dane及Martine d'Anglejan-Chatillon:“作为首次参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画廊,我们对展会所展示的非凡活力印象深刻,策展人与收藏家同样表现热切,其中更包括不少年青一代的代表。区内的丰富文化底蕴在展会上表露无遗。”

  德萨画廊(香港)总监Pascal de Sarthe:“过去三届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可谓越战越勇,艺术品与收藏家的水平均不断提升,充分证明香港的确是亚洲的艺术枢纽。对于展会决定将艺术展改之三月举行的决定,我感到非常高兴。”

  Roslyn Oxley9 Gallery(悉尼)总监兼创办人Roslyn Oxley:“我们自巴塞尔艺术展在2013年首度来港就已经开始参展,今年大会的水平又创新高。大家对参展艺廊的信心与期待都显着提升,我们更取得有史以来最理想的销售成绩。”

  Gladstone Gallery(纽约、布鲁塞尔)总监Simone Battisti:“我们曾参与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今年卷土重来,很高兴见到来宾对艺术的认识越发加深,而且更专注在作品之上。我们非常高兴能向到访的国际来宾展示艺术家的作品,并接触了一些亚洲地区的新客户,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学古斋画廊(首尔、上海)总监禹灿奎:“来到香港总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而且展会新的日期起到了极佳的作用,不仅吸引了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更多藏家和美术馆代表参展,还有众多来自欧美的来宾。这体现了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全球影响力有多么强大。”

  Victoria Miro画廊(伦敦)联合总监Glenn Scott Wright:“本次是我们第四年来到香港参加艺术展,而今年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动力。我们今年与来自美国、中国大陆、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各地的客户达成了七位数字的成交。”

  Van de Weghe Fine Art(纽约)总监Pierre Ravelle-Chapuis:“这是我们第五年在亚洲参展,也是第三次参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展会的潜力从一开始就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更兴奋见到大会的水平逐年递升,展会是联系亚洲藏家,特别是中国大陆藏家的极佳机会。”

  大未来林舍(台北、北京)总监林天民:“巴塞尔艺术展是全球最优秀的艺术展,每次参与我们都能遇见新的收藏家,除了亚洲及欧美等地的收藏家外,不少更是来自香港及中国大陆的,令我们尤其兴奋。此外,许多我们遇见的年轻收藏家更对我们所展示的作品大感兴趣,开展首两天我们已售出摊位内九成的作品。”

  Michael Werner(纽约、伦敦、柏林)总监Justine Birbil:“今年度的巴塞尔艺术展令我们非常满意,展会水平屡创高峰,我们遇见不少再度前来的收藏家,又和新买家互相交流,整体销售成绩理想,各基金会与美术馆对我们作品的兴趣更不容忽视。”

  Dominique Lévy Gallery(纽约、伦敦)欧洲高级总监Emilie Streiff:“来宾们对 Pierre Soulages、白发一雄、赵无极及草间弥生的作品深感兴趣,销售情况非常理想,其中Soulages的作品《Peinture 195 x 155 cm, 7 février 1957》更大受亚洲及澳洲收藏家欢迎。在展会上,我们认识了大批来自香港的收藏家,亦乘其地利之便,接触到来自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澳洲的收藏家。”

  Timothy Taylor Gallery(伦敦)常务总监Timothy Taylor:“从一开始我们已经参与香港巴塞尔艺术,每年的展会均越趋完善,来宾水平亦不断提升。Sean Scully目前在中国的巡回回顾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来宾对他的作品反应非常热烈。大众对巴塞尔艺术展的认知与兴趣均令人欣慰,实在难能可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宝秀行翡翠商城 品牌正品,假一赔十    
图片文章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