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第5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选结果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丹麦摄影师Mads Nissen的作品《俄罗斯同性情侣》被评为年度照片。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131个国家和地区的5692名摄影师的97912幅作品,6名中国摄影师获奖。
荷赛奖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主办,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关于年度照片
评委会主席 Michele McNally (纽约时报副总编、摄影总监):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获奖图片需要有美感,有力量,并要有成为标志性的潜力。这张照片很美观,也具有人性。
Pamela Chen(Instagram编辑部主任):
我期待着一张开放又有多重解读的图片,不仅只是针对单一事件,而应该提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张照片给我们演示了一名职业摄影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什么,给“用图片讲日常故事”设立了一个标准。
Alessia Glaviano(Vogue Italia,L’Uomo Vogue杂志资深图片编辑):
这张照片超出了同性恋的范畴,是一个关于爱的全球性问题。它向世界发出了强有力的信息,不仅是同性恋,更有关平等、性别、黑白,以及所有有关少数人群的问题。
Donald Weber(摄影师):
荷赛比一场竞赛更有趣,年度照片不仅在摄影社区引起一些诸如“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我们要说些什么”的争论,它还会在更大范围内起作用,图片将被数以万计的人讨论。
社会的变迁、技术的更迭都让今天的影像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约翰?伯格说:“每一影像都体现了一种观看方法。”“荷赛”的获奖照片正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观看环境和观看方式。
我们正生活在视觉文化的时代。今天,视觉资源空前丰富,而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转换。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影像的世界,人们接受着高强度的视觉轰炸,我们一方面对不够刺激的视觉形象无动于衷,另一方面又会对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视觉符号产生依赖。于是,我们的视觉期望值和对视觉快感的要求变高了,我们的观看往往需要越来越强的视觉诱惑。所以,对照片进行华丽的修饰成为一种普遍的趣向,也成为一种必然。荷赛获奖照片几乎都是浓妆艳抹后出炉的。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影像的制造、输送和传播对高科技日益依赖,视觉的狂欢与高科技的狂欢在同时进行着。比如,我们可以发现,遥控无人飞机航拍已经在摄影圈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比利时摄影师TOMAS VAN HOUTRYVE在本届比赛获得当代热点类组照三等奖,他继南都的陈坤荣之后,成为连续第二届获奖的航拍摄影师。
在图片社交时代,即便是人们的私人影像,也往往存在于公共空间中。今天,私人和公共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摄影既深刻地根植于个人视角,又广泛扎根于大众的意识形态。越来越多的个人体验、私人视觉记忆,进入了公众视野,成为公众记忆。获得本届比赛日常生活类组照二等奖的摄影师,似乎就是在用第一人称在讲述一个私人故事,这种私视角也打破了读者习以为常的一种视觉刻板。而获得本年度大奖的照片其实正捕捉了这样一个隐私的瞬间。当然,今年来自西方的评委对俄罗斯的特殊关注,也是容易理解的。其实,假如在美国2014年度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那张一帮好莱坞巨星的自拍合影成为荷赛的获奖照片,人们可能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在社交媒体发布当天,那张照片的转发量就破了世界纪录,后来共有336.9万条转发。
说得远一点,迎合图片社交时代大众视觉狂欢的心理,也许将成为摄影传播者的重要课题。今天,用手机生产和分享影像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而中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刘铮,就在去年利用移动互联网,激发普通人完成了《自拍 Selfie》这个项目。刘铮没有“原创”,他只是激发着普通人随时随地用影像来记录、表达、传播、互动。在刘铮们看来,更“当代”的艺术,必然要和移动互联网发生紧密关系。
近二三十年来,当代艺术开始热情地拥抱摄影,进入摄影。于是,很多摄影作品与当代艺术的议题开始密切相关,有些来自传统媒体的纪实摄影也被改造为画廊和美术馆化的观看机制。当代艺术摄影家往往采用一种反报道的创作立场,他们放慢拍摄节奏,避开火爆时刻,并常常使用风格化的手法。
与他们不同的是,面对传统新闻摄影受到的质疑,一些摄影师则利用艺术的策略去坚守摄影的纪实力量,从艺术的潮流与脉络里寻求创作空间。他们不断挑战纪实摄影的边界,不断尝试与其他摄影、艺术形式的融合。于是,“荷赛”中当代艺术的痕迹日益明显。比如,本届的两组肖像类组照作品和当代问题类组照一等奖的作品都是有着明显冷面(deadpan)风格的摄影作品。据《这就是当代摄影》一书的介绍,deadpan意味着一种不带强烈情绪,但在空洞平淡、冷静的表面下另有深意的中性美学。冷面美学几乎成为当代摄影中最普遍的一种风格。
时代造就影像。今天,摄影师们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得到的个性解放,却有可能使他们成为艺术上的流浪者。今天的新闻和纪实摄影者需要变化,也需要坚守。
本报记者 赵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