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秀行
当前位置:  中国翡翠网 >

奇石新闻

>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图)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图)

http://feicui168.com 2008-02-07 12:26:24
 

   [读山品水]

                          刘满红 侯胜芳 文/图

   俗话说,“世上无水不朝东”,然而,湘江,却自南向北,奔流不息注入洞庭湖。

   橘子洲,纵贯江心,西临岳麓山,东濒长沙市,像柳叶漂浮,又像巨舰劈波斩浪。橘林满园,江风习习,清香弥漫。

    一尊奇石,琥珀色,镌刻毛主席的手迹。在苍翠葱郁的雪松和油碧生辉的苏铁衬托下,更为稳实。有人情不自禁地吟诵:“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首《沁园春?长沙》词,是1925年秋毛泽东前往广州担任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任所长时,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在这里度过长达13年的生活经历而作。

    眺望市区湖南第一师范楼宇,自然生发联想。
 
    湖南第一师范创建于1903年,具有百年的历史。1913年春天到1918年夏天,毛泽东在这个学校读书。常偕同学挚友,击水湘江,游憩于橘子洲头,登岳麓山,浴风雨,啸雷电,为担当起改造社会的“天降大任”而“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导游说,毛泽东和同学挚友,“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成为立于潮头的新青年,和教师言传身教是密不可分的。其中,首推杨昌济先生。
 
    戊戌政变后,杨昌济留学日本和英国9年,游历了德国、瑞士,见多识广。回国后,他不满现状,想从教育着手,为国家培养人才,从而实现改造旧世界的抱负。他在第一师范任教,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常以“惟于坚忍”之毅力教育学生,并强调对国情要深加研究,“何者当因(继承),何者当革”了然于胸,确有把握再抉择而行,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世界趋势。可以说,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精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年毛泽东说过,读书,不仅要会读有字之书,还要会读无字之书??参加社会实践。1917年7月,他邀了学友进行游学,沿途调查民情,历经宁乡、安化、益阳、沅江,行程数百里,历时一个多月,写下了许多笔记。使他更加了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更加了解到群众的疾苦……1918年,他和蔡和森以“我们都是杨昌济的学生”为向心力,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五四运动爆发,创办《湘江评论》,批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号召民众联合起来改革和斗争……
 
    有位游客,是教师,慨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良师的人格和学识是学生心中的一盏明灯。教育不是单纯传授知识,其核心精神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有位游客沉思着说:“没有调查研究,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掩耳盗铃,瞎子摸象,只会损害和谐社会的构建。”
 
    橘子洲,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50?200米,是世界城市中最长的内河绿洲。
 
    导游介绍,一个是湘江上游有“瓶颈”??昭王潭猴子石,狭窄河道束使水速度加快,奔腾向北;出了昭王潭,河面突然变宽,流水变缓;另一个是洞庭湖水面顶托。一收一顶,大量泥沙便慢慢沉积下来,形成江心滩。开始是彼此孤立的小沙滩,后来逐渐并拢,大约在清代前后,橘子洲才成为现在的样子。因为盛产美橘,故名橘子洲,并且随着杜甫、毛泽东的壮丽诗篇而扬名于世……
 
    岳麓山,郁郁苍苍,青秀可接。橘林,连绵数里,春绿秋金。滔滔湘江,百舸争流,“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江天一色与精神浑融!
 
                                         来源:梅州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翡翠网无关。中国翡翠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公司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生态湿地公园小渔村景区三栋